第23章 爭辯未必得利,認錯未必吃虧——沉默是金,謙虛是銀(1)(1 / 3)

犯錯誤不是件可怕的事情,唯一可怕的地方,在於“隱瞞”自己犯下的錯誤,無論大小。因為,隱瞞錯誤的結果,往往比所犯的錯誤還要嚴重得多。

道歉並非恥辱

其實道歉並非恥辱,而是真誠的表現。當你對別人真誠道歉的時候,這意味著你很在乎你們之間的關係,傳遞著希望重歸於好的信息。真誠地道歉可以使你們冰釋前嫌,恢複以前的感情。

我們都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了錯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懂得用道歉來彌補錯誤。我們都要學會道歉的藝術。想一想,看看你是否毫不留情地出口傷人,犧牲了朋友之間的情誼;再想想看,有哪幾次你誠心坦然地道歉了?其實大家都不願意道歉的原因是自尊心在作祟。承認自己不對,心裏會很難受,做起來更不容易。不過,一旦麵對現實,不再勉強,便會發現認錯對於冰釋前嫌和恢複感情確有奇效。

當你決定道歉的時候要堂堂正正,不要奴顏婢膝。道歉就是想把自己的錯誤糾正過來,這是值得尊敬的事情。其實有時候,偉人也會道歉。丘吉爾對杜魯門印象很壞,但是後來他告訴杜魯門說以前低估了他,是以讚美的方式做出的道歉。

如果你覺得道歉的話說不出口,你可以采用別的方式來代替。吵架後,一束鮮花能夠冰釋前嫌;一件小禮物可以表述懺悔。大家不交談,觸摸也可以傳情達意,千萬不要低估“盡在不言中”的妙處。

應該道歉的時候,就要馬上道歉,耽擱越久就越難啟齒,有時甚至追悔莫及。當然,你如果沒有錯,也不必為了息事寧人而認錯。這是沒有骨氣的做法,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但是如果你想向別人道歉,就應該立刻去想辦法,寫信或者打電話,怎樣都可以。用足以傳遞心聲的東西,來代替你表示人間最能化幹戈為玉帛的三個字——“對不起。”

要說服不要壓服

人生,就是從不間斷的說服的過程。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領導員工,推銷產品,教書育人……離開了說服,都將一事無成。

說服,是以求得對方的理解和行動為目的的談話活動。說服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於引起對方的關注。如果非把單方麵的想法強加在他人的頭上,說服就不可能獲得成功了。就是說,說服的關鍵,就是在於幫助對方產生自發的意誌。因此,說服,不是為了使對方在理論上獲得理解而進行的“解說”,也不是迫使對方在無奈之下付諸行動。

說服的關鍵因素有三個:一是說服者的人格,即“說服者是什麼人”;二是勸告內容蘊含著的力量,即“說什麼”;三是說服者的應變能力,即“怎麼說”。這三者構成說服所不可缺少的要素。我們將它們統稱為“說服能力”。

日本著名畫家橫山大觀生前說過:“要塑造會繪畫的人是很難的。”歌劇歌唱家砂原美智子也說過:“歌是用心靈來演唱的。聽眾對歌聲有好惡之分,但心靈比歌聲更能夠打動聽眾。”這些名字都是在某一領域裏自始至終地有著自己追求目標的人。從他們的話中,我感覺到其中的分量。從理論上來說,就是說服者的悟性。

在生活中需要說服的對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顧客、你的朋友、你應聘的主考宮……”甚至於,當有些圖謀不軌的人想在你身上實施犯罪行為的時候,也需運用說服,以避免造成嚴重的惡果。

那麼,如何達到理想的說服效果呢?那當然需要運用一些聰明的方法:

★ 以對方的興趣為興趣

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動物,喜歡隻關注自己的興趣。可是,對於高效說服者而言,有時卻需要以對方的興趣為興趣,從而找到雙方的共同點。

古時候,有一位年輕人,去某國應聘一個高級職位。麵試時,年輕人對國王大談孔子的“仁道”。誰知國王對這套學問毫無興趣,差點聽得睡著了。年輕人隻得識趣地閉上嘴巴,告辭而去。

過了半個多月,年輕人又得到一個麵見國王的機會。這回他不談孔子的“仁道”,改談孟子的“王道”。誰知國王對這套學問也不感興趣,年輕人隻得再次告辭。

又過了一個多月,年輕人第三次去見國王。這一次,他不談“仁道”和“王道”,改談韓非子的“霸道”。這套學問正對國王的胃口,國王聽得津津有味。不久後,即任命年輕人為宰相級的高官,授權他進行改革。

這位年輕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商鞅,他憑自己的才智,演繹了一段轟轟烈烈的曆史。

假如商鞅不考慮秦王的興趣,執著於自己的好惡,那麼,他可能永遠也得不到重用的機會。

可以說,了解他人興趣的能力,是人生成功的最大能力。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事例:有些小學畢業生能成為世界級的大富豪,許多博士生卻終生碌碌無為。原因在於:前者了解人,後者隻了解書。

總之,懂得從他人的興趣出發考慮問題,才摸到了說服的門徑;反之,隻考慮自己的偏好,企圖將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正是失敗者的通病。

★ 攻心為上

每個人心裏都有是非觀,隻不過人們的是非觀存在某些差異。而且,由於情緒作用,人們也可能模糊是非的概念,做自己並不認為正確的事。如果你能讓對方意識到他是在做一件他認為不正確的事,並讓他冷靜地思考,就可能讓他改變主意。

有一個15歲的山區小姑娘,不幸被拐騙到上海當三陪妹。當天晚上,天下著小雨,小姑娘的房門被打開了,一個中年男人走了進來,小姑娘又驚又怕。不過,她很快鎮靜下來,叫了一聲:“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