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實驗:
心理學家把一隻饑餓的狗關在一個鐵籠子裏,籠子外麵另一隻狗當著它的麵吃肉骨頭,籠內的狗變得急躁、氣憤和嫉妒,在這些負麵情緒狀態下,籠子裏的狗產生了神經症性的病態反應。
這兩個實驗告訴我們:負麵情緒有強大的破壞性作用,長期被這種情緒困擾,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情緒對動物的影響尚且如此,對頭腦高度發達的人類來說,影響力可想而知。
既然負麵情緒對人的身心有這麼大的破壞作用,我們就必須找到合適的方法來避免負麵情緒對我們的侵害。事實上,負麵情緒對人的身心並非隻有破壞作用,合理的負麵情緒可以使人規避危險,保證自身的安全。例如,對未來恐懼,我們就不會盲目的冒險。
我們探尋情緒的目的並非隻是為了了解情緒是什麼,更是在於學習和掌握如何利用正麵情緒、規避或釋放負麵情緒、化負麵情緒為正能量。這才是探尋情緒的真正意義。隻有掌握了更多情緒的內在規律,才能真正地實現這一目的,既讓情緒為我所用,並助我們擁有一個快樂、成功的人生。
探索情緒對我們的生活具體有這樣的積極意義:
1、通過情緒可認識他人
我們說過,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體現,是一個人心境、情感等的外在反應,它真實反映了一個人內心的信念與價值觀。所以,通過觀察一個人的情緒,我們可以對這個人有更多的了解和認知,才知道如何與之相處,使彼此的關係更和諧。
2、善於利用情緒的人,人生更容易幸福
既然情緒的作用有積極的和消極的,那我們就應該化消極為積極,讓積極更積極,也就是說讓情緒為我們服務,讓我們成為情緒的主人而非奴隸。
積極的情緒人們隻要自然地追隨它的腳步,就可以對我們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而比較有難度的,則是如何與負麵情緒相處。可以這麼說,人的一生就是一部同消極情緒作鬥爭的曆史。你克服了消極情緒對你的影響,你的人生便更容易成功和幸福;反之,你若被負麵情緒牽著鼻子走,那麼你的結果很可能就像實驗裏那隻小羊和小狗一樣,會活的非常痛苦和失敗。
3、每一種情緒,都讓我們變得更好
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們使人生變得更好的機會,情緒也不例外。每一種情緒都有其意義和價值,不是指引我們一個方向,就是給我們一份力量,甚至兩者兼具。想想看,如果不是被人看低令你鬱悶,你怎會奮發向上改變自己?如果不是被失敗的痛苦折磨,你怎麼會化悲痛為力量,再次尋找成功的機會?如果不曾戰勝過恐懼,你豈不是永遠脆弱?
能戰勝消極情緒的人,一定是克服了自己身上很多缺點和弱點的人,自己會因此變得更完善。戰勝了悲觀,你就變得樂觀;戰勝了憤怒,你就變得平和;戰勝了恐懼,你就變得勇敢。當你身上的正麵情緒越來越多,你的能量也越來越大,做事情自然就更容易成功!
破解情緒的"達·芬奇密碼"
關於情緒,不但普通人認識膚淺、概念模糊,就連很多心理學家對情緒的定義和分類都沒有統一的定論。在情緒的這個箱子裏,究竟收藏了多少還未被我們知曉的東西?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破解情緒的密碼,打開情緒的密碼箱。
童童在和媽媽看電視,電視劇裏的人正在一邊哭一邊摔東西。童童問:"媽媽,他怎麼哭了,還在摔東西?"
"哦,他在發脾氣,他情緒不好。"
過了一會兒,電視劇裏的這個人又笑了,童童跟媽媽說:"媽媽,他又笑了。"
"嗯,他情緒過去了,現在心情變好了。"
"媽媽,為什麼他情緒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啊?"
"情緒就是這樣,有時候來得快去得也快,情緒是很短暫的。"
過了幾天,童童的媽媽和爸爸吵架了,爸爸好幾天都沒跟媽媽說話。童童問媽媽:"媽媽,為什麼爸爸不和你說話?"
媽媽生氣地說:"哼!你爸爸在和媽媽鬧情緒。"
"媽媽,為什麼哭是鬧情緒,笑是鬧情緒,不說話也是鬧情緒呢?"童童弄不明白了。
"嗯,情緒就是這樣,有很多種表現,是很複雜的。你慢慢就知道了。"
的確,情緒是複雜的,並有多種表現形式。這一點,通過情緒的定義我們就可以得知: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是內心的感受經有身體表達出來的狀態。我們來拆分這個定義:首先,情緒是一種情感體驗;其次,情緒有其外在表現形式;再次,情緒的這種表現形式有它獨有的特點。
既然情緒是一種心理現象和情感體驗,那麼情緒與心理、情感、心態、感覺等是分不開的,但同時又有區別。情感、心態等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係,具有穩定性、持久性、隱藏性,不一定有明顯的外部表現;情緒與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聯係,具有情景性、暫時性、短促性,有明顯的外部表現。情感的產生伴隨著情緒反應,而情緒的變化也受情感的控製。情感、心態等決定情緒,情緒是情感、心態的外在表現。
情緒的外部表現形式有哪些呢?這個問題當代心理學家已達成了初步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