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種實踐員工的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3)(1 / 3)

嘉信是一個公司裏普通職員,在這家公司裏工作已經兩年了。這兩年來,他沒有換過工作崗位,所以他也不會其他的東西;他也沒有去"充電"學習新東西,因為不想太累。他的工作不好不壞,能力馬馬虎虎。

所以,他的職位也沒有得到過提升,工資還是和入職時一樣多。頭一年他倒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但到了第二年,他逐漸感到不滿足了。尤其是看到和他一起畢業的同學,已經在所在的公司當上了主管,拿到了較高的工資,而自己仍是一個最基層的員工,相比起來不免相形見絀。

然而,他又看不到自己升職加薪的可能。想跳槽,好像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這讓他感到非常的鬱悶。一有了鬱悶的心情,他對工作也不認真了,生活也覺得沒意思了。上班隨便對付,下班到處溜達,整天一副精神渙散的樣子。漸漸地,一些重要的工作也輪不到他了,這讓他的心裏更加煩悶和無聊。

是的,職場中的每一個人都希望擁有高職位、得到高薪,因為這不僅可以讓我們擁有較高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是對我們工作能力的一種肯定,是自身價值的一種體現。所以,我們才會為此感到鬱悶和失落,同時也不免抱怨上司:為什麼總是不給我升職加薪?也不免嫉妒他人:為什麼你們就能得到機會?但很多人卻忘了問一問自己:我沒有得到機會垂青的原因是什麼?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先回答這個問題:怎樣才能得到高職和高薪?當然是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工作能力。所以,先反省一下自己,在這麼長的時間內,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沒有大的提升、是不是優於其他的同事?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你還有什麼資格要求升職和加薪?大部分上司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之所以沒有給你機會,肯定還是因為你的工作能力不夠。因此,盲目地、一味地埋怨上司給你了不公平的待遇,絲毫不會消除你的鬱悶情緒。

但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你確實有一定的能力,而且對工作盡職盡責,卻長期被上司忽略;或者上司非常了解你的工作能力,也肯定了你對公司的貢獻,但隻是口頭表揚你,卻小氣得不給你加一點工資,那麼你真的有理由鬱悶。

但是,我們不可能任由這種鬱悶的心情長期折磨我們,必須找到治療我們鬱悶心情的藥方,那就是做出改變。或改變事情、或改變心態、或改變認知,唯有如此,才能改變現狀,才能改變鬱悶的情緒。這藥方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坦然接受自己的現狀,不再鬱悶

如果自己的工作能力確實很一般,各方麵都不及其他同事優秀,那麼我們沒有得到升職與加薪也是理所應當的。這個時候,鬱悶也無濟於事,要明白這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將領隻有一個,士兵卻有一大堆。想明白這些並坦然接受自己的現狀,才能不再鬱悶。

2、立刻投入工作,停止鬱悶

當我們看清了自己的實力,並明白了薪水與成長孰輕孰重之後,就不會再為長時間的"止步不前"過於鬱悶和糾結了。但這其中有一部分人確實是有能力和有潛質的,若要他們的鬱悶情緒徹底消失,還必須再下一粒"猛藥":不能被動等待,要在積極準備中等待機會的垂青!

雖然目前高職和高薪還沒有降臨到他們頭上,但不代表他們永遠都沒有機會。不能因為機會長期冷落了自己,就澆滅了自己對未來的熱情。或許機會覺得我們準備的還不充分、經驗和能力還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所以機會隻是在我們身邊徘徊,卻不肯降落到我們頭上。

所以,立刻停止鬱悶吧,我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而且要在平和的心態中積極地工作。要相信:足夠的量變才能引起質變,厚積才能薄發!當我們的能力足夠的強,素質足夠的高,不僅現在的上司會注意到我們,就連其他公司也會向我們伸來"橄欖枝"。那時,我們的人生就會由長時間的"止步不前"而變為"質的飛躍",鬱悶的情緒也因此一掃而光!

3、不糾結職位和薪水,要慶幸得到了成長

我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簡單地說,一是在工作中得到成長和曆練;二是通過自己為公司所做的貢獻獲得薪水。也許很多人都更看重後者,覺得這才是我們努力工作的最大回饋。

但我們仔細想想,薪水總會花掉,但在工作中得到的成長和曆練卻永遠屬於我們。也許今天的薪水小於我們為公司的付出,但公司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成長的舞台。我們剛進公司時候什麼都不會,是上司、是更有經驗的同事手把手教我們,才讓我們學到了這麼多。這些工作技能和經驗一生都將伴隨我們,讓我們不斷增值,獲得在社會上生存、競爭的機會,這些難道不是這份工作給我們的回饋嗎?這些回饋不比有形、有限的工資價值更大嗎?

所以,我們看待問題的目光不能過於短淺和膚淺,我們要贏得的是未來,而不是一時的得失,這樣想,你就不會感到太鬱悶了。

豁達地看待比你強的同事

有時候我們會用這樣的眼光和心態來看待同事:

"人家不僅工作能力強,還那麼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看看我自己,什麼都不行,真讓人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