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種實踐員工的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3)(3 / 3)

或許你會說:我們不僅僅是同事,同時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但有一小部分人會從鼻子裏擠出一聲:哼!同事?同事就是競爭對手、是死對頭、是敵人!

看來,我們和同事的關係是多種多樣的。仔細算算,我們和同事在一起的時間並不比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少,所以,我們和同事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內容,其關係的好壞也影響著我們的心情。

所謂同事,就是一同做事情的人,為同一個公司或同一個工作目標而努力的人,所以說,同事應該是同行者。但同行者之間也會有很多矛盾。小摩擦就不用說了,牙齒碰到舌頭的時候總是有的;大矛盾則是同事之間的職業競爭,隻有一個職位,升他就不會升我。他鋒芒畢露,上司必然看不到我。於是互相排擠、互相打壓,最終矛盾升級,成為死對頭甚至敵人。

明麗在一大型公司做副主管,最近正主管辭職了。按工作能力、工作經驗,明麗繼續正主管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公司並沒有任命她,而是又招了一名新主管。這位新主管比明麗年輕,重要的是學曆比明麗高,人家是重點大學的本科生,而明麗隻是一個普通大學的大專生。

這讓明麗特別的鬱悶,加之和她關係好的幾個手下又拍她的馬屁說:"她有什麼呀,除了學曆比你高點,其他方麵哪點比你強?"

因此,明麗怎麼看都對這個新來的同事不順眼。新主管雖然是正主管,但畢竟剛來公司,對公司的工作不熟悉,少不了要請教明麗。明麗則陰陽怪氣地說:"哎呦,你是正主管,我可沒資格教你。"

不僅如此,明麗還攛掇下屬們不要配合這個新主管的工作,處處為難這位新主管,弄得這個新主管在剛開始的一段時期內工作非常被動。

這個新主管剛開始並沒有發作,但隨著她工作的熟悉,上下級之間關係的培養,以及權威的樹立,她開始"報複"明麗了--在工作中處處挑明麗的毛病,動不動就去上司那裏告她的狀,那些昔日拍她馬屁的下屬們也紛紛"倒戈"了。明麗成了孤家寡人,每天上班都小心翼翼、如坐針氈、在痛苦中度過。

像明麗這樣的經曆我們曾經或現在正在感受。也許,把職場比喻成戰場嚴重了些,但職位競爭,確實就是同事之間的"另一種戰爭"。

的確,誰不想在職業生涯上"更上一層樓"?這種上進心當然是要鼓勵的。但高職位應該通過自己正常的、友善的方式獲得,當無法獲得後,又可以坦然接受。這才是一個高素質的職場人應該有的作為和氣度。

和同事爭鬥,受害者是誰呢?當然是爭鬥的雙方。彼此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不再全神貫注在工作上,而是千方百計地找對方的毛病,同時又要小心翼翼地防止對方挑自己的毛病;見了麵時不再是友善地打個招呼,而是惡狠狠地彼此瞪一眼。長期處於這種緊張、劍拔弩張的情緒中,對自己的身心能有好處嗎?對工作本身能有幫助嗎?如果工作受到了影響,又要受到上司的責罵,情緒豈不是更糟糕?

因此,立刻停止和同事繼續"爭鬥"的想法,馬上停止這種不夠成熟理智的行為和心態,不要再把同事當敵人,而是要主動和同事做朋友,消除敵意。同事不僅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也可以是自己的朋友。

這不僅是因為我們和同事同處一個公司,是一個"戰壕裏的兄弟",更是因為慢慢人生路,能和我們成為同事、朝夕相處、結伴同行一程的人都應該是有緣分的,應該珍惜。就算同事的某句話曾令我們難堪,做的某件事曾令我們難受,但事情過去了就應該釋然。

所以,我們不妨大方地主動走過去,和同事握握手,一起吃個飯,化解彼此的敵意。從此互相學習,互相競爭,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關係從敵對變得融洽,彼此的壞情緒再也不會有了。

難相處的人哪裏都有,不要太煩惱

"真討厭,我又沒有得罪他,他為什麼要打我的小報告?"

"這人真自私,說話又難聽,和他搭檔真難受。"

麵對公司某個難相處的同事,你是否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抱怨。的確,我們踏踏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以此獲得了上司的青睞,卻有人惟恐我們捷足先登、占據他們謀劃已久的位置,所以就暗地裏搞小動作,打小報告,以此破壞我們在上司心目中的形象,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還有些同事,為人自私自利,說話陰陽怪氣,天天拉個臉,好像我們欠他錢似的;也有那麼一些同事,雖然沒有和我們起過衝突,但卻總是和我們保持著距離,令人難以接近。

這些難相處的同事是我們在公司裏難以揮去的煩惱,影響了我們工作時的心情,甚至讓我們懷疑自己:我哪裏做錯了?

吳明在這家公司工作已經一年了,他為人低調,工作勤奮,和公司大多同事也都相處愉快。唯獨一個女同事,吳明特別怕和她打交道。

這位女同事年長他幾歲,比他先進公司,因此總是擺出一幅"前輩"的姿態,自己不幹活,還特愛對別人指手畫腳,在職位上明明和自己同級,卻弄得好像是自己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