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二種實踐員工的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5)(3 / 3)

韓林的痛苦就在於想"魚與熊掌"兼得,既想要高工資,又想清閑,可惜世界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擁有此便會失去彼,因此他陷入了痛苦的漩渦中。

這不僅是韓林會麵對的痛苦,職場中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有些人的得與失衝突更大,更難抉擇。例如:獲得去外地工作的機會,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相當有利,但卻要和自己的女朋友分開,甚至會因此分手;這份工作雖然工作穩定,卻不能發揮自己的所長,但選擇了另一份工作,卻有可能暫時朝不保夕。麵對這些得失,我們都會心生煩惱,非常糾結。

對於這些得失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和認知呢?究竟該如何梳理才能讓我們的情緒得到舒展呢?看看下麵幾條建議:

1、眼光放遠一點,看淡眼下的得失

眼光放遠一點,就是說自己要有長遠的目標,哪一個選擇更接近自己的目標就選擇哪個。比如說在工作的選擇上,這一份工作雖然暫時待遇不好,但是自己的理想所在,長期幹下去必然能做出成績;另一份工作雖然穩定待遇好,但自己沒興趣長期幹下去。就長遠來說,前一份工作是對自己有益的,那麼就不必再煩惱糾結,毫不猶豫地選擇前一份工作。

又比如雖然升職了,但工作過於忙碌,失去了自己的個人時間,令你感到非常地不自由。但你有沒有想過,升職了你的工資就增加了,金錢也給你帶了另外的自由,比如購物的自由,選擇更好的生活方式的自由。其次,工作忙碌會讓你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工作能力更強,因此在未來你有更多自由選擇工作的機會。你的整個人生也許都會因這次升職發生大的轉變。

因此,不要盯著眼下失去的那點東西,對於你一生將要得到的,這點失去是微不足道的。當你有了長遠觀以後,你對待所有事情的看法都會不一樣,你不會再為眼下的一點失去而耿耿於懷、情緒不好,而是對待一切得失都更超然。

2、放棄兩全其美的想法,才會不心生煩惱

在得失之間痛苦糾結的人,都是"不好侍候的主兒",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們既想要這,又想要那,總是不滿足。

比如說想工資高,又不想太忙太累;想清閑一點,工資低點又接受不了。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狀態就是少幹活多拿錢。可惜世界上真沒有這麼兩全其美的事,真要有,大家一定趨之若鶩,還未必能輪到他。到那時,他們心裏又該不平衡了:"好事怎麼總是輪不到我?"

還有一些人對待工作是既想穩定,又想未來有大的發展,這樣的工作也少有。因為大發展總是和機遇、冒險連在一起的,但冒險也不是他們想要的。因此什麼樣的工作他們都不會太滿意。

所以,這些人要想讓自己快樂、不煩惱,必須放棄凡事都想兩全其美的想法,因為世界上真的沒有這樣的好果子吃。你必須學會滿足於一種味道的果子,心裏才會舒坦。

3、多耕耘,不要總是惦念著收獲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的工作,升職卻沒有我?""為什麼我煞費苦心做的方案,客戶卻一口否決了?""為什麼我付出了這麼多,卻沒有得到好的結果?"職場中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失落。是的,誰不想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呢?但世界上就是沒有這麼絕對的事。農民們辛辛苦苦一年的汗水,還會被一場大雨給毀了呢?很多時候,耕耘和收獲並不完全相等。

所以,不要總想著我付出了就一定要有好的回報,我努力了就一定有好的結果,而是要把注意力多放在努力耕耘上麵,最好是"隻問耕耘,不問收獲!"這不僅僅是一種"阿Q精神",更是因為:你隻有不停地耕耘,才有可能有收獲;你之所以還沒有收獲,是因為你耕耘得還不夠!因此上司沒有看到,因此沒有得到客戶的肯定。

不要總是惦念著收獲,你才不會總是拿根秤去衡量付出與得到之間誰多誰少。唯有如此,你才能坦然地麵對工作中的一切得與失!你的情緒才不會在得失之間不停地搖擺和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