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三種實踐消費者的負麵情緒管理技巧(3)(1 / 3)

那麼就必須剔除自己這種完美心理,才能消除自己的"選擇恐懼症"。要轉變一下想法,一件商品不可能每一個功能都具備,也不可能在每一方麵都很好,物美又價廉這種兩全其美的事情也是少有的。要學會退而求其次,這次"先買這一件,以後有機會再買那一件。"煩惱不就解決了嗎?

2、讓自己變得有主見

人若沒主見,在選擇時必定會不知所措。所以,在選擇商品時,要訓練自己變得有主見。在買東西之前,先在家裏想好:我想花多少錢買?我更傾向於質量,還是傾向於外觀?買來主要是做什麼用的?先把這些問題想好,心裏就有譜了。

例如,你去超市買牛奶,牛奶的品牌種類太多了,買之前,你心裏就打定主意了:給老人喝的,中檔價位的。那麼到了超市,稍微看一看,就可以輕易地選擇一箱牛奶,根本不可能在眾多牛奶麵前徘徊、糾結半天。

隻要調整好了這兩種心態,相信你的"選擇恐懼症"會很快就消失了。

找個環境好的地方消費,你的情緒會好一些

坐在江邊的咖啡館裏喝茶,你的心情一定會非常愜意;到一個寬敞明亮的餐廳裏吃飯,你的情緒一定會非常舒暢。反之,到一個髒兮兮的小餐館裏吃飯,你一定難以下咽;在路邊買衣服,你很可能會被攤主嗬斥:"要買快買,不買不要摸!"

瞧,在不同的環境消費,我們的情緒有明顯的不同。其實,消費購物,我們同時購買的還有現場的環境條件。寬敞明亮、色彩柔和、美觀典雅、氣氛祥和,這樣的環境會讓我們的情緒變得愉快、舒暢,使我們更願意在這裏消費,在這裏多逛一會兒、多坐一會兒。

中午,小陳和朋友一起去吃飯,由於肚子很餓,他們就隨便找了一家飯館。飯館麵積不大,卻擺了將近10張桌子。屋裏很灰暗,今天是陰天,老板也不舍得把燈打開。他們找了一張桌子坐下來,桌子上和腳下都是髒兮兮的。

小陳叫服務員收拾桌子,服務員過來隨便抹了兩下桌子,竟然把桌子上的垃圾都帶到了他的身上,小陳生氣地說:"你不能慢點啊?"服務員好像沒聽見一樣轉身就走。

小陳連忙叫他:"你把桌子下麵打掃一下再走啊。"服務員頭也不回。

小陳不禁搖了搖頭,說道:"這什麼飯館啊?如果不是肚子餓了,絕對不會來這吃。"

小陳讓朋友先點菜,他去洗手間,可是他剛走到洗手間附近,就一下子摔在地上。這一下可摔得不輕,小成坐那兒半天沒起來。旁邊服務員跑來跑去,也沒人拉他一下,像是沒看見地上有個人一樣。

小陳終於爬了起來,拉起朋友就走:"走!不在這吃了,飯沒吃到嘴裏,好情緒全沒了。"

這次,他們挑了一個環境相當好的地方:古典式的裝修、窗明幾淨、柔和的燈光、輕柔的音樂、穿著幹淨製服的服務員,尤其是他們的服務態度特別好,他們看到小成的褲子上有汙漬,馬上拿來了紙巾讓小陳擦掉。

小陳坐在這樣的環境裏,吃著飯,和朋友聊著天,情緒變得好多了。酒足飯飽之後,小陳和朋友仍然舍不得離開這裏,他們喝著茶,聽著音樂,欣賞著牆上美麗的圖畫,靜靜地享受著這愜意的時刻。

從髒兮兮的小飯館到裝修雅致的飯店,小陳的心情可謂天壤之別,由此可見環境對人的情緒的影響舉足輕重。每個人都向往美好的東西,而環境美是我們觸目所及的。人們生活在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的自然環境中,就會有"心曠神怡,榮辱皆望"的感受,而在美的環境中消費,會有同樣的作用。

而不幹淨的、嘈雜的環境,卻會使人的情緒不安、精神異常。這是因為情緒活動不僅僅是一種心理反應,也是一種生理活動,適合的環境,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會產生舒適的條件反射,情緒也往往是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