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 第 122 章 尾聲(1 / 3)

金秋十月。

紅楓如霞,爽菊飄香。

孤山腳下的桃林陣中,一名虯髯大漢正輕聲念著,“乙庚相合,丁為陰火,應該是往西啊……”

他身邊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年麵目俊秀,神情十分不屑地看著他,譏諷道:“我看你也沒什麼本事!連孤山都上不了,還大言不慚說要做我的師父!你還不如找棵樹,一頭撞死好了!”

虯髯大漢絲毫不以為忤,反而和顏悅色,道:“你以為青雲先生傳下來的陣法是那麼容易破的嗎?否則他當年怎麼能輔佐秦三擔得了天下?”

少年大怒,指著虯髯大漢罵道:“你這賊子!敢對太祖皇帝如此不敬!難怪做出……做出那等禽獸之事……”他雙眼瞬間變得通紅,似觸到了心中最傷痛的事情,話也說不下去了。

虯髯大漢神情一黯,歎了口氣,“是,是我張若穀行事糊塗,對不起你爹。我早說了,我這條性命是你的,你為何不殺我,為你爹報仇呢?”

這虯髯大漢正是張若穀。

他當日在薛蘅和謝朗的掩護下離了涑陽,一路向東南而行。待到海州時,內傷也已痊愈。他到鐵禦史墓前祭拜,搭廬守孝的鐵家公子鐵卓起始以為他是爹的故交,正要還禮,待聽張若穀報出名號,頓時咬牙切齒,戟指大罵。

張若穀任鐵卓辱罵,待他平靜一些,便要他取了自己性命,以祭鐵禦史在天之靈。

鐵卓接過他手中的墨風劍,將劍抵在他胸口,想起爹的教誨,這一劍便怎麼也刺不下去。他咬咬牙,把劍扔在地上,流著淚道:“爹說,未經律法審判誰也不能無緣無故取人性命。你雖然是我的殺父仇人,我卻也不能違背爹爹的教誨,隨便殺了你。”

張若穀聽了,更覺羞愧萬分。見鐵卓不肯殺自己,張若穀便提出收他為徒,要將自己的滿身藝業都傳授給他。

鐵卓哪肯做殺父仇人的弟子,更何況他自幼家教嚴謹,飽讀詩書,一心想通過科舉進入仕途,承繼爹的遺願,怎肯拜江湖之人為師,棄文學武?

他操起孝杖,要趕走張若穀,可張若穀卻點上了他的穴道,死磨硬泡,一定要將滿身武藝傳授給鐵卓。

鐵卓咬定牙不同意,還將張若穀罵了個狗血淋頭。張若穀留了封信給鐵夫人,抓著鐵卓就上了路。這一路,一個任打任罵,一個死不拜師。

直至到了涑陽,張若穀給薛謝二人送了賀禮,回到客棧感慨萬千,說起平生敬佩之人,薛蘅當算上一個。鐵卓心中也感激薛蘅破了安南道之案,為爹報了仇,自然語多敬重之意。

張若穀聽了,心中一動,便提出鐵卓若是不願拜他為師,可願到天清閣讀書學藝?隻要鐵卓去天清閣讀書學藝,滿十八歲後,還可以來取他的性命。

鐵卓聽了,便默不作聲,張若穀大喜,便帶著他一路向西。接下來的一路,鐵卓對張若穀不再破口大罵,但總是冷嘲熱諷,張若穀心情大好,開始傳授鐵卓內功心法,也不管他聽進去了幾分。

這日二人終於到了孤山,卻被困在了桃林裏。

張若穀不理鐵卓的冷言冷語,凝神思考,約一盞茶後,他雙眸一亮,笑道:“原來是逆其道而行之!不錯不錯,不愧為天清陣法!”

他拎起鐵卓,身形一閃,躍入東首兩棵桃樹之間,再在樹叢和石頭間閃來閃去,半盞茶後,終於走出了桃林陣。

剛出桃林陣,便聽見極輕的一聲,“咦?”

張若穀眉梢一動,身法快捷無倫,落在一名黑衣少年麵前。黑衣少年再想往左溜走,張若穀倏忽而動,再次將他攔住。

如此數次,黑衣少年也露出讚服之色,豎起大拇指道:“你的輕功比我三姐強!”又傲然抬頭,道:“不過你休想我帶你上山!”

張若穀微微一笑,拱手道:“敢問小兄弟可是薛定薛五俠?”

薛定一聽,十分訝異,瞪大眼睛道:“你叫我什麼?”

“故薛先生五位高足,江湖中無人不曉。”

薛定心中飄飄然,但仍板著臉道:“不過是些虛名罷了。敢問閣下是——”

張若穀道:“在下張若穀,特來拜會薛神醫。不知薛神醫可在閣中?”

薛定一聽他就是薛蘅口中武功蓋世的張若穀,頓時轉變了態度,連聲道:“在在在,你們來得巧,二哥剛回來。”

聽聞張若穀到訪,薛忱迎出了天清閣。二人寒暄一番,張若穀道明來意,薛忱聽說是鐵禦史的兒子,欣然收下了鐵卓。

鐵卓與薛定年歲相仿,薛定敬鐵卓之父之清廉正直,鐵卓喜薛定之率真性情。兩位少年一見如故,當晚便共榻而眠。

鐵卓自然想拜薛忱為師,可一想到拜了薛忱為師之後,便要稱薛定為師叔,心有不甘。薛定也不勸,聊起薛蘅與謝朗之事,鐵卓聽得感慨萬千,第二日一早便提出要拜薛忱為師。

鐵卓是薛忱收的第一個弟子,天清閣隆重擺下香案,鐵卓在青雲畫像前叩首,又給薛忱敬茶,便正式成為了天清弟子。

張若穀看著鐵卓在薛忱身前拜下,放下心頭大事,拱手道:“薛神醫,在下還有要事,就此告辭,他日再來拜訪薛神醫!”

張若穀畢竟是朝廷欽犯,薛忱也不便多留,微笑著拱手,“張兄慢走,恕不遠送!”

張若穀再看了一眼鐵卓,轉身飄然而去。

眼見他的身影就要消失在山路盡頭,鐵卓心情複雜,想起一路上,自己對他又踢又罵,從沒給過好臉色,但此人從來任打任罵,還傳授自己內功心法,對自己委實很好。而且一路相處下來,他也看出此人豪氣幹雲,急公好義,絕非奸惡之徒,若非是自己的殺父仇人,倒確實是個值得敬重和結交的良師益友。如今就要和他分別,不知為何,心中竟然產生一種依戀難舍之情,他忽然踏前幾步,大聲道:“姓張的!你記住!你的命是我的!”

張若穀並不回頭,大笑兩聲,悠悠道:“小子放心!我一定會活得好好的!就看五年之後,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來拿!”

鐵卓立於原地,望著碧空浮雲,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