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虛實規則(3)(1 / 3)

“捧”字好像有些貶義,其實這無所謂。“捧”就是宣傳,宣傳是政治家的“捧”。“捧”就是廣告,廣告是商人的“捧”。不過商人的廣告是自己“捧”自己,政治家的宣傳,是雇人來“捧”自己,與這裏的“捧”人家有些不一樣。“捧”別人的辦法,自古有之,叫做互相標榜。但是所謂“捧”,並不是胡說,更不是瞎吹,也要根據對方的具體情況來看。每個人都有所短,也各有所長,一般人對於別人,隻看見短處,看不見長處,把別人的短處看得很重大,把長處看得很平凡,所以往往有覺得欲“捧”而無可“捧”之處。其實隻要你知道“人無完人”的道理,原諒他的短處,多發現他的長處,可“捧”的地方多著呢!而且你“捧”某甲,並不欺騙大家,隻是使大家注意某甲的長處,也使某甲對於自己的長處,因大眾的注意,而格外珍惜,格外努力,養成比目前更為優越的長處。所以你“捧”人家就是“捧”自己。“捧”絕不是卑下的行為。俗語說:“人捧人,越捧越高。”你也高,他也高,這不是人己兩利的事嗎?

但捧人是有講究的。當著某甲一個人的麵來捧他,某甲也許不領你的情;當著大眾來捧某甲,把他的長處,作一次大力宣傳,他一定非常高興。隻要“捧”得不過火,大家也不會覺得你在有意地“捧”。或者在某甲的背後,宣講他的長處,把幾件具體的事實,加幾分渲染,使聽到的人對於某甲產生良好印象,事後再傳到某甲耳朵裏,他定會特別高興,這比當麵“捧”他更有效果。一有機會,他也會回敬你,把你大“捧”一場。俗語說:“有錢難買背後好。”足見重視背後“捧”,是人之常情。如你會寫文章,那麼寫文章也是“捧”人的一法,若有機會就把某甲的長處作為你文章的舉例,說出他的真實姓名。你的文章,有一百人讀,就是向一百個人“捧”他,有一千人讀,就是向一千個人“捧”他。被你捧的某甲會是多麼高興,多麼得意,對你的感情,也一定會與日俱增。聯絡感情,原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捧”來聯絡感情,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就道德論,還正與古人揚善之旨相吻合。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肯“捧”人,第一是誤認為“捧”人就是獻媚,有損自己的人格;第二是自視清高,覺得一般人都比不上他;第三是怕別人勝過了自己,弄得相形見絀。如果能夠摒棄這種不健康的心理,而用心研究如何“捧”人的方法,必然能領略到其中的好處。

其實,在某些時間、場所,人們的確不能坦然對他人說出禮貌性的讚美之詞。在這種情況下,不妨換個方式來表達,效果是同等的,甚至會超出所期望的效果。

這個訣竅就是“貶低自己”。讀者都玩兒過蹺蹺板吧!如果一邊貼地,蹺蹺板的另一邊必定是蕩在高空。這種“蹺蹺板原理”同樣也能應用在人際關係上,亦即適時地貶低自己,將能相對地捧高對方。即使是不善言辭或不善於稱讚的人,也能輕而易舉地使用這種方法達到高捧他人的目的。

進一步說,如果對他人采取輕視的態度,這對自己絕無半點兒好處。因為你刺傷他的自尊心,他會在極自然的情況下對你產生敵意。影響所及,你的人際關係必定一落千丈,連帶造成你事業發展的不順利。

比方說,當我們參加某店鋪的開幕慶祝會時,即使那是一家不怎麼樣特殊的店鋪,我們也要依場合不同來為慶祝會增添一些喜氣。我們可以貶低自己,捧高對方地說:“這店鋪看起來真不錯,室內的裝潢也很考究。不像我經營的那家店,門沒做好,窗戶也是一大一小的。”

這樣將對方和自己作具體的比較,並技巧性地批評自己略遜對方一籌,對方將因被人高捧而產生優越感,而他心中的舒坦自是不可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