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借力規則(2)(2 / 3)

得了吧,大多數的人會說:“噢,對不起,別哭嘛,我不是故意的,或許我火氣大了些。”甚至更進一步道:“別哭了,我答應你就是了,你要怎麼做就怎麼做好了。錢在桌子上,自己拿去買東西吧!”

不僅僅是女人的眼淚,男人的眼淚有時比女人的更有用。這是因為一般人都相信“男兒有淚不輕彈”,一旦哭起鼻子來,那一定會使在場的人丟盔棄甲而逃。

日本國會有一次在討論政治倫理問題時,中曾根首相為了征詢田中角榮的意見而和他會晤。在談話中,田中前首相感歎地說:“我聽孫子說,在學校同學們都譏笑他,所以不想上學了。我心裏很難過,爺爺的錯誤竟要孩子來承擔。”說罷,已是淚流滿麵。

中曾根首相看了,不禁也熱淚盈眶,並立刻告訴田中角榮:“我們必須在政治與倫理間訂立規範。”

後來,敏感人士認為,中曾根首相被田中角榮的眼淚蒙騙了。

可見,人都是情感型動物,隻要你能博得同情,你的所求目的就可以達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利維在美國經營一家影片進出口公司。

有一次,利維到英國去洽談生意,倫敦的一家公司邀請他去看該公司正在研製的一種電視試播,也就是今天的閉路電視。利維一下子對這種隻要自己喜歡看的節目便可隨心所欲地放映的設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著手組織班子來研究閉路電視。

利維的新產品研製小組有三位主要專家,其中有一位叫弗蘭克,他脾氣很怪,性情暴躁,動輒和別人爭吵,他幾乎和研製組的上上下下都吵遍了,連利維也不例外。可自從發生一件小事後,他對利維感激不已,言聽計從了。

一天,為了一個實驗問題,弗蘭克同研製組的另一位助手爭執不下。他大動肝火,又拍桌子又摔東西,利維過去勸阻也被弗蘭克大罵了一頓。正在他們鬧得不可開交時,弗蘭克的小女兒走進了實驗室。小女兒看見她爸爸那副怒發衝冠的樣子,嚇得哭了起來。

弗蘭克見狀再也顧不上同別人吵架,趕忙跑過去,賠著笑臉哄逗她。

看到這一情景,利維心裏猛地一亮,發現弗蘭克雖然看誰都不順眼,但對留在他身邊的小女兒卻是百依百順,視為掌上明珠,不難看出這小女兒是他的主要精神寄托。

為了使弗蘭克有充實的精神生活,利維立刻在公司附近為他租了一幢非常漂亮的房子,好讓他經常和女兒生活在一起。

本來,利維手頭的資金十分緊張,在這種情況下,還為弗蘭克租房,使弗蘭克心裏很是過意不去。因此,盡管利維再三動員他搬進新居,但他堅持不搬。

利維說:“搬不搬家,恐怕由不得你了。”

“什麼?”弗蘭克提高了嗓門,“我自己不願搬,你還敢強迫我不成?”

“我當然不敢逼你,不過,你的千金安妮已替你作主了。”利維繼續說,“她說你心境不好,容易發脾氣,這會傷身的。如果她能住在附近照顧你,你就不會發脾氣了。起初,我也拿不定主意,可是安妮最後還說:‘我爸爸多可憐呀,我不能讓他再忍受孤獨了。’”

聽完了這番話,弗蘭克的眼裏充滿了淚水,他最終順從了利維的安排,搬進了新居。

利維為弗蘭克租房,雖然破費了不少金錢,可這件事所產生的影響遠遠不是這點金錢所能比擬的。利維在資金狀況窘困的時刻,仍然把弗蘭克的生活快樂看得比金錢更重要,這就不能不使弗蘭克感恩戴德,甘為利維所利用。這樣利維做事不是離成功更近一步了嗎?

抓住家長溺愛孩子的心理,向“小皇帝”“小公主”獻殷勤,做事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常說:要討母親的歡心,莫過於讚揚她的孩子。一些乖巧的人常常利用孩子在求人過程中充當溝通的媒介,一樁看似希望渺茫的事,經過對孩子的讚揚和獻殷勤,反倒迎刃而解。

利用矛盾,借刀殺人

借,就是自己不出麵,利用其他力量打擊對方,這是一種為了保存實力巧妙地借力使力,充分運用各種矛盾的藝術,是為了撬起成功的杠杆而尋覓的良好支點。借刀殺人雖然難免陰險毒辣,但是政治鬥爭和它的延伸戰場,你死我活無所不用其極,哪還顧及什麼君子小人之類的褒貶減否。借刀殺人,正顯出謀略的機巧,從敵人內部的矛盾入手,尋其裂隙,挑起事端,分化瓦解敵對勢力,從而一招置敵人於死地。

西漢元帝時期的太監石顯就是一個典型。他善於用君子邏輯在皇帝麵前裝點自己,又善於用小人邏輯打壓群僚。最令人不解的是,明明他害了人,大家似乎又都認為他是好人。他把好壞人的界限都攪和亂了。

石顯是濟南人,因為犯罪而被處以宮刑,收入宮中做了太監。當時,朝廷注重法治,賞罰嚴明,一般的官吏都精通法律。石顯認為,要想有出頭之日,就必須熟悉法律。因此,他一方麵猛攻法律,一方麵揣摩漢元帝的心意。由於他旦夕侍奉在漢元帝的身邊,元帝經常問他一些法律方麵的事情,石顯的應答往往十分合乎元帝的心意,因而博得了元帝的歡心,提拔他做了中書令,掌握機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