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劉曉光:職場新人要做好哪些準備(3)(1 / 2)

當然我的看法,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可能是混合所有製的企業更有前景。這個企業的股權結構,有國有的、有外資的、有民營的、有股民的,這種體製下的企業可能更有生命力。因為他股權是多元化,治理結構更嚴謹,各方股東來條件約束,他的動力機製更強勁他的效率速度可能更快。

主持人:這位網友叫做“蘿卜葉”,他說:“我畢業兩年,已經換了3個工作了。每次工作一段時間,就發現沒有興趣和激情了,找不到動力。這是不是一個正常的尋找職業的過程?”

劉曉光:肯定不正常,太頻繁了,每到一個地方你一會兒沒興趣了,那誰敢用你呢?我覺得一開始你幹的工作,跟你的興趣專業是不是相吻合?如果相吻合,你應該紮紮實實的學下去幹下去成長起來。可能跟他的自己的工作的興趣自己對工作的態度,自己的責任感和價值觀都有關係。

觀眾:現在高素質人才是各個企業都必爭的一個資源,您作為一個企業家,您的公司是怎麼樣留住高素質人才的?

劉曉光:高素質人才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叫做價值,所得的問題。價值所得問題有兩個問題,一個他的經濟價值,比如他有價值你給他500塊錢,他肯定也不給你好好幹,一個是他的社會價值。怎麼留住人才,一方麵是所謂物質方麵的東西,給你一個動力機製,比如給社會平均水平比較高,或者企業相符合的一種待遇,這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能給他施展才華的舞台,讓他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來,他所想能夠實現,他有他能夠發揮自己空間的舞台,這兩個東西可能是相輔相成的東西。

你光有很豐厚的收入這也是不行的,人到了一定收入水平之後,可能更重要的是舞台,精神的引領,可能比物質的收入成分占的更大。

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觀眾:劉總你好,劉總剛才談到台灣年輕人對房地產房子看法跟大陸年輕人不太一樣,您覺得我們這些年輕人應該怎麼看待房子問題?

劉曉光:房子問題確實有矛盾,我們平均按揭貸款年齡28歲,國際上平均我看了一下42歲差的很大。我們現在20多歲的想買房。我看台灣很多年輕人是租房,但是現在中國的國情跟他們不太一樣,以前國外他是自己去打拚去買房,國內可能是老人父母也得出點錢親戚朋友出點錢付首付買房。

剛才我說的是台灣人那種心態,從房子角度來講,中國現在發展的不太平衡,大城市核心城市的房價比較高,像我們在沈陽、西安、重慶五、六千多塊錢,但是建安的標準成本差不多,在海南島建一平米跟在東北建一平米兩千八九三千塊錢差不多,房價不太一樣。我怎麼看這個問題,我覺得買房也是一個夢,美國有美國夢,有汽車、有洋房。新加坡講叫做一二三四五,一個老婆,兩個房子,三個孩子,四個輪子,五位數字,也很具體。

中國青年人也有中國青年人的夢,自己有一個房也是一個夢。如果這個夢沒了,我想他的動力也就差多了。所以現在從國家角度講,一方麵是商品房,一方麵是經濟保障適用房一方麵大量租賃房會出現。可能年輕人特別大學一畢業以後,用自己的收入供得起房可能暫時還做不到,你要奮鬥一段時間得有一定基礎。至於說依靠父母給你買房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依靠自己能力,你可能要奮鬥、要努力、要積累、要成長,最後你有能力買房開始供房。你說一畢業我要好房子而且不依靠任何人不現實。

主持人:總結就是在北京等大城市二環以內有一套房子,可能是他們的一個夢想。

劉曉光:這個標準太高了,二環以內大家知道價格已經很高了。如果說這次新政以後我覺得,可能核心地塊的房價,二環、三環以裏這樣的可能不太容易,為什麼?沒有資源沒有地。大城市周邊地區的價格可能會下來,因為大家知道很多盤在開的過程中應該開兩萬五他現在按兩萬開了,已經降了20%。二、三線城市的房子,你讓他降下來很難,為什麼?它隻要能平穩住就行,因為價格本身很低,成本非常多,賣到五、六千塊錢毛利有一千塊錢。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比較特殊。

你像我在日本東京看了看,他的大的企業家,或者大的比較有錢的人,郊外有一個別墅城裏有一個公寓,城裏的公寓比郊外別墅還貴,銀座中心的公寓很貴的。所以說由於資源的稀缺,可能特大城市的房產的資源來講,供求角度來看他也是確實他有價格的這個特點,比較高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