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劉曉光:職場新人要做好哪些準備(3)(2 / 2)

但是作為年輕人來講,肯定要有自己的奮鬥目標,自己的事業到什麼程度。我希望將來是一個什麼樣的收入,我希望有一個房子,這個我覺得都是正確的,不是什麼錯誤,他是心中美好的夢。而且來講他也希望有一個好的財產,將來自己還要有子孫,將來給子孫也提供一個可以傳宗接代的財產,這個本身並不是壞事,有夢就有目標,有理想他就有行動,應該是好事。

觀眾:請劉總從您自身的二次創業的經曆中,跟我們分享一些經驗,或者說您對我們有什麼建議?

劉曉光:我相信每一個在座的咱們的大學生們都是有自己專業,而且我也相信大多數的人選擇這個專業是自己的一個意願,可能有個別人少部分人學這個專業本身不願意學,結果學了這個專業了。我覺得可能這裏頭有兩條,一條你既然學了這個專業,應該好好鑽研下去,好好圍繞這個專業學習、實踐、成長。

如果說你學了這個專業,心猿意馬老想別的專業的事,老想幹別的事,這樣會走很多彎路。另外一種情況是我學的這個死也不喜歡,我就喜歡那個東西,有的學經濟學的非要做服裝設計這種也有的,那就幹脆轉向也別耽誤時間。

我遇到一些很有趣的,學的是經濟學,他喜歡的是服裝設計,或者喜歡那種工業設計。我說你幹脆你就改,幹你喜歡幹的事,學你喜歡學的專業。那麼我想可能有一部分的青年人將來創業失敗,可能再創業。我覺得這個失敗了沒有關係,總結一些經驗教訓選擇好新的切入點,再去努力再去堅持。

我遇到很多年輕人都是,好不容易攢了五萬塊錢幹了一件事情失敗了,回過頭來打打工又開始幹了,有些人是成長起來了。包括我遇到的一些年輕人,可能帶了一兩千塊錢到北京來,有的身家也在幾億,他開始從很小的事情做起,開個麵館,搞點運輸,慢慢搞點資源回收,慢慢開始做小型地產慢慢就起來了。

我想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就看你的眼光你的捕捉機會的能量,和你對資源的判斷能力和你的刻苦程度,和你運作的能力。作為一個創業者來講肯定有很多艱辛,但是我覺得可能隻要是有這種信念,有這種理想不斷的去努力去奮鬥,我覺得大多數人能夠取得自己的一種比較好的結果。

有一部分人肯定做的會非常成功的,這幾年實際上來講,並不是說咱們看並是說特別有知識的人,有知識的專業發大財了。實際上人家做煤炭的,做一些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搞運輸的這幾年也不錯,他享受了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機會,也趕上這一科。也不是說你學的特別尖端的,非得做IT的賺大錢了,非得做證券賺大錢了,也不是這樣。

觀眾:我們公司也像首創集團一樣,最近提出二次創業的理念。要進行海外擴張,我們公司國際化人才特別缺乏基本上是沒有的。而我作為基層業務員,在外語方麵還是有一定優勢,我想問劉總,在我們公司進入國際化擴張的過程中,我應該做一些什麼工作?或者說我應該做哪些準備,可以達到更高的一個位置?

劉曉光:國際化什麼概念呢?第一個,你這個公司的結構,股權結構可能是國際化的,也可能你的資金來源是國際化的,也可能你市場是國際化的,也可能你的這個業務是國際化的,也可能是其他方麵是國際化的,但最重要的國際化,還是一個國際化的理念、觀念。

國際化的概念過程當中來講,可能人才結構不一樣,你在中國市場上進行循環和在國際市場上進行循環完全不一樣。我覺得想從你的台階想奔到更高的台階。第一個你在國際市場在你這個專業你這個產業產品的國際化產品理解程度掌握、把握程度;第二你的專業技能,你外語的技能,尋找客戶的技能,推銷產品的技能;第三個來講,我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讓你在海外某一個點去做,如果有機會然後就看你的業績,看你的開頭業績。我看了很多日本企業我很震驚,在歐洲的一些大山裏邊,都有它的營銷點。也就是說他的東西滲透到世界各地,我想這裏頭肯定有人才係統的支撐,如果沒有人才係統支撐,你建了很多市場營銷網點,將來會有很大的問題。

所以我說,第一,有基本的技能,第二,熟悉國際化的市場營銷,第三,運用你的資源網絡或者你的客戶群體,第四,有你明顯的業績,你肯定一個台階一個台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