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怎麼在國內這麼複雜的環境下依然站得住腳,有什麼方法和技巧跟我們分享嗎?
梅燕:方法跟技巧還真沒有,我也沒有覺得在國外就這麼簡單在國內就這麼複雜。我就要反複強調一句,要對自己有信心。你一定要真正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其實到哪兒都不是很簡單,到哪兒都不是很複雜,事在人為,要人為的創造環境,要創造你的團隊。因為你們還很年輕,剛剛進入職場,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要把自己的本位工作做好,更多的發揮你的團隊精神,幫他人把工作做好你一定會得到認可,得到讚賞,而且會得到升職。
主持人:有的人盲目自信但是後來在過程中發現,自己可能有點欠缺,比如兩個觀眾朋友問了外企的問題,“我在德資外企工作一年多,公司外國員工和中國員工比例是1:5,與外國領導當麵溝通比較妥當,怎麼能夠正確的表現自己?”
梅燕:還是對自己沒有自信。你說什麼其實都可以,是怎麼說的問題,是怎麼爭取想要的東西,這不是技巧,這是在人生曆練中對自己的把握程度。可能初進職場會有一些膽怯、忐忑、不安、困惑,但是我覺得這些都是很自然的,體會自己的路,體會你們自己將來要什麼,怎麼爭取,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主持人:一個觀眾朋友追問,對自己有自信會不會讓別人覺得有點驕傲啊?
梅燕:其實我覺得驕傲也沒有什麼不好,要做的好就應該為自己驕傲。中國人最致命的就是自卑感,月亮都是外國的好,那麼現在就覺得中國的好,中國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你既對自己成績感到驕傲,又同時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是很難得的,中國人講自知之明,就是知道自己把握住自己,自信並不等於盲目做事情,自信隻不過是你在自己人生道路上選定了你自己所要走的路,你對自己的自信並不是表現為你把自己高架於別人之上的,那個不是自信是自傲。
性格內向也是種優點
觀眾:我工作上下班時間不是很固定,就感覺工作和生活比較矛盾,不知道如何處理?
梅燕:我跟你一樣,我的工作時間也不固定。確實人應該有生活,不是全工作,但很難有早八晚五。盡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但是不工作的時候盡量享受生活,因為隻有能夠享受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到假日時可以盡量放鬆,這是自我調節的事情。
觀眾:我這個人性格比較內向一點,有時候應酬多,大家都批評我不太愛說話,尤其在酒桌上,怎麼辦?
梅燕:要對自己有信心,內向是性格問題。性格內向或者性格外向沒有什麼,都是優點不是缺點。但不要以為自己性格內向了就不去和別人交往,那這樣你把自己的優點變成缺點,我覺得性格內向的人都挺聰明,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不是缺點,缺點都是自己加上去的。
觀眾:我有個同事非常喜歡說實話、說真話,但會被人誤解、議論,他是應該改變自己說實話說真話的風格?還是說在保持說真話說實話的前提下怎麼樣避免那些同事的傷害?主持人:就是說老板喜歡哪種?
梅燕:我喜歡說真話的,這毫無疑問。不應該改變說真話的性格,這主要在於一個公司的文化,公司文化究竟鼓勵什麼,排斥什麼。作為一個老板應該鼓勵大家說真話,而且敢於向老板提意見,敢於提公司的意見,這樣我們的公司才能有前途。
觀眾:但是他說實話的方式可能有些問題,語言上會讓其他同事感到心裏不舒服。
梅燕:那這個就是方式方法的問題,說實話就是坦誠相見,這個應該鼓勵。但是評論人的時候說實話,就說你今天穿的衣服真難看等等,我覺得這個沒有太大必要。所以什麼事情都有原則、方式方法,要把握住原則從而改進,這是最佳的選擇。
觀眾:現在很多公司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你怎麼看?幹同樣工作可能底薪不一樣再一個是提成不一樣,比如大家去拉廣告,有的20%、有的30%。怎麼處理?
梅燕:每個公司有自己的原則和尺度,所以很難評價。因為我覺得很多事情不是一刀切的問題,有遺留下來的問題,這個事情是很難講的。
主持人:有一個觀眾,他說我已經畢業三年了,現在依然在原地沒有什麼進展,這種情況怎麼處理?
梅燕:我覺得你對你工作現狀不滿意那你就改變,你自己覺得無事可做,你自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學習其他東西。所以一切都靠自己,不要老抱怨,怨天尤人沒有必要。浪費生命。
走要走的明白,留要留的明白
觀眾:我現在是普通的銷售,對市場比較感興趣,所以希望從事市場策劃類的工作,但是目前沒有專業背景,轉型方麵有什麼比較好的方式?其次是周期是什麼樣的?
主持人:首先他的心態和方向應該是對的,要去行動。比如到專業策劃類公司從事策劃類工作,因為目前不具備這樣能力,但是可以到這個公司從事其他工作。人生沒有捷徑,每個路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你想讓我說什麼捷徑你怎麼做,我也不會,我也不可能給你這種方法,但是如果知道自己想要做策劃,你又覺得在你還進不了的話,那就去學習。丟掉現在穩定的工作尋找自己的夢想,我覺得這太可稱讚了。可以上夜校,可以上電視大學,學習的過程是哪兒都有,不一定要重新回到學校裏重新學,如果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麼還是要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