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一個觀眾朋友問,參加工作兩年最近不愉快辭職了,老板說我事無巨細做事的成本太高,我不是太懂,難道把工作做好也是錯嗎?
梅燕:我覺得兩方麵可能都有問題,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覺得自己把工作做好了,也許確實做好了沒有得到欣賞。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做的工作非常理想,而卻不是你老板所要求的,這樣工作是功虧一簣,你沒有理解老板要的東西。自己覺得很鬱悶就辭職了,這是很情緒化的決定。回去好好想一想,在下一個工作前總結一下,究竟你上一個工作是哪出了毛病。如果你覺得自己盡力了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找老板談一談,老板也會告訴你怎麼回事。幹什麼事情要搞明白,走要走的明白,留要留的明白,這是對自己負責任,對自己負責任才能對工作負責任,才能對家庭、對社會負責任。
主持人:一個觀眾追問,他說我是在一家國有銀行工作,老板對那些有背景的員工不怎麼敢處罰,甚至有些時候找聽話的員工當替罪羊,怎麼辦?
梅燕:這是一個企業文化,這個事情可能確實是有發生的,這是很大的遺憾。一定意義上這個文化可能不是一成不變的,你自己自信了也會散發出氣質,這個氣質可能也會在工作環境中帶來新的文化。
觀眾:一個公司在被收購之後,是不是一並購的時候就該辭職?還是確認自己不適合新文化以後再走?
梅燕: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可以查到的,如果這個公司都到收購你們公司的階段了,那你一定會有所了解。企業精神是一個精髓的東西,好的企業企業文化基本上是一致的。還是在你自己把握,就是要搞明白,留有留的明白,走有走的明白,這也是一個學習發現的過程。
主持人:我們經常談到企業文化,具體到我們每一位員工,我們是不是那麼極端,比如事先了解並購我們公司文化大體上一聽覺得不適應就走,這是不是會錯失機會?
梅燕:還是了解和發現的過程,人言可畏,在國內買房子也是一窩蜂的買,買減價品也是一樣,還是自己做好自己的選擇,別人說的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當然一個公司被另一個公司並購,其實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就是說你能夠自己做出認為對的選擇,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稱讚的事情。
把自己的人生做到無怨無悔
主持人:我想問問梅燕老師您過去生活的經曆裏有沒有特別不自信的時候?
梅燕:這個肯定會有,而且現在我也不是百分之百自信,我也要問很多為什麼,但這是一個過程。我也換過工作,也覺得有些事情不盡如人意,但是不管你怎麼樣,如果在不盡如人意的環境不盡如人意的工作,但是如果這個工作是你目前所做的,這個公司這個單位付了你工資你要對得起,自己要做到自己將來離開這個公司不後悔,也不讓別人說。我覺得做什麼事情要有責任感要有責任心,這是對自己的把握。在這裏要跟大家探討的不是怎麼樣在職場越走越順,而是怎麼樣把自己人生做到無怨無悔。
主持人:您會在什麼樣具體的事兒上,或者對自己哪方麵不太自信?
梅燕:我不自信的事情多了,女兒讓我幫忙做數學題,我說這可是大難題,找你爸爸去。我的同事也找我問,這個東西要坦誠,不要不懂裝懂,你要坦白不是說不自信,我就覺得這個東西要分明白,不懂的就是不懂。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不懂的事情要去再學習,再去問別人,再去討教。
觀眾:在職場中,有些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大專或者本科的文憑,但是也被單位不認可,這時候他們已經有了一定工作經驗,按理說應該很好找工作,但是被學曆這個門檻卡住了,麵對這宗情況怎麼辦?
梅燕:學曆不過是一紙文憑,但是學曆也是你在學校裏對你學習成績的認可,但是將來在社會中闖蕩完全是靠自己。把你的學曆拋開,應該把自己心態放好,真正在工作當中發揮、學到或者繼續探求你自己的工作,在學校裏學的東西,說老實話真正在工作中間用得上的時候很少,更多的時候是自己不斷地學習掌握,自己再去發揮,更多的還是靠自己。
觀眾:應該找一個自己喜歡但是前途並不明朗的工作,還是找一份比較安穩的,但也許不太喜歡的工作,更看中哪個,或者哪個更影響自己的職場走向?
梅燕:人各有誌,怎麼樣把夢想化為現實?很難用幾句話回答。但像老板、工作這些都是外界的,都是外部環境,你自己要知道心裏最想要做什麼,還是要朝你自己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