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空上萬裏無雲,風和日麗,端是一個好到不能再好的天氣。
而今天,也就是新魏王的登基大典。
整個魏王宮中遍布綾羅綢緞,身著堅鎧手持利刃,雄赳赳氣昂昂的侍衛從宮門一路排到處於魏王宮正中心的祭天壇邊!每一個侍衛都是從軍中以及宮中精挑細選,全是身材壯碩雙目有神之輩。而侍衛的身後,每隔三步便有一麵迎風招展的王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深宮內院祭天壇處,也是熱鬧非凡,無數宮女將一盆盆的鮮花擺放於分立在兩側的草地上。而壇下則是兩排整齊的墊子,每個墊子前都有一個青銅矮桌,桌上滿是水果美酒,後麵則有著一柄高高的華蓋,蓋麵用彩絲細線繡著各種華麗的樣式。
在清洗中僥幸逃過一劫的那些歸屬於舊魏王的大臣貴族,以及早就投靠新魏王的大臣貴族們聯袂而來。不過兩幫人馬的心情則是截然不同,前者不是膽戰心驚就是憂心忡忡,深怕今天新魏王再正處什麼幺蛾子。而後者卻是意氣風發,滿心期待著祭天之後的分封大典。
不一會,空蕩蕩的墊子上就布滿了跪坐的大臣貴族。而那些沒有資格跪坐的,則是按照各自的身為站好位置。不過此時人數雖多卻是一點都不嘈雜,所有的人無論心情如何,都是靜靜等待,沒有一人交頭接耳。
時間匆匆流過,很快就到了祭天的吉時!一百名身強力壯的鼓手來開始擂鼓,在隆隆的鼓聲中,主殿的大門緩緩敞開,兩排手持羽扇的宮女魚貫而出,整整二十對宮女過後是手持木盤,盤上滿是各式珍寶的宮女出現!又是二十對過後,新的魏王大步走出正殿。此時的魏王身著玄色的長袍,袍子上用金絲銀線一固定的樣式修滿了魏字。而腰間是粗長金線織出的腰帶,正中間是一塊晶瑩剔透品質上乘的寶玉。頭上戴著高聳的王冠,前後各有兩排同樣大小的珠簾!隨著步伐左右搖擺。
而原信陵君,現魏王的臉上也滿是威嚴之色,在場的眾人都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威壓從他身上放出。一些經曆過改朝換代的老人知道,這是身份帶來的壓力,是魏王的無上威嚴!
“吉時已到,開始祭天!”一個身材壯碩的男仆用洪亮的聲音宣布道。
下一刻,震天的鼓聲、沉悶悠長的號角,讓祭天壇邊的氣氛極為肅穆。而麵色凝重的魏王魏無忌則是恭敬的彎著腰,雙手平舉,手上有著一卷竹簡。很快,魏王就來到了祭天壇邊。鄭重其事的跪了下來,衝著蒼天三跪九叩,隨後邁上祭壇。在祭壇上有著一方青銅矮桌,桌上有著豬牛羊三畜之頭。在青銅矮桌的前方還有一個大鼎,也是青銅所鑄。這個青銅鼎是魏國代代相傳的祭天重器,造型甚是華麗。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麵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麵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麵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整體來說,其鑄造工藝已經達到戰國時期的巔峰!一直在旁觀的趙學雖然不懂,但是看著這個青銅鼎卻也覺得精美異常。
魏王在祭壇上對著青銅鼎再次三跪九叩,隨後一名老態龍鍾的老祭司在兩名年輕祭祀的攙扶下走上祭壇。
“參見大王!”走起路來巍巍峨峨好似隨時要倒下的老祭司在喊了一聲後就恭敬的施了一禮,而魏王則是連忙將其扶起。這老祭司都七十多歲了,有個磕磕碰碰的就可能過去,魏王可不想讓他在今天出問題。
“念,祭文!”行禮完畢後,站在老祭司身邊的一個年輕祭司中氣十足的喊道。
下一刻,整個場上無論是宮女、奴仆,還是侍衛、大臣、貴族,均是單膝跪地,就連威望都不例外。整個場上一片寂靜。
幾息後,老祭司用一種蒼茫悠遠的語氣頌道:“玄曾孫某某等謹以香花清酒牲肴之儀,敬獻於我皇祖軒轅黃帝之墓前而泣告曰:惟我皇祖,承天禦世,鍾齊孕靈。乃聖乃靈,允文允武。舉修六府,彰明百物。翦蚩尤於涿鹿,戰炎帝於阪泉。揮斥八埏,疆裏萬國。用是奠基中夏,綏服九州,聲教覃敷,訖於四海。凡有血氣,莫不尊親。自是以後,聖子神孫,曆世相承,堯舜以禪讓緝熙,湯武以征誅定亂……”足足上萬字的祭文在老祭司的口中源源不斷的突出,別人如何不知道,但趙學卻是聽的頭昏腦脹,根本沒聽出來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