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心靈的陽光能夠照亮原野(2 / 3)

日趨進步的社會,帶來日益繁複的各類資訊,甚至連帶的,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加複雜。許多人認為想要成功,就得在這些複雜的障礙中理出一條清晰的大道來,方便自己行走。於是便求助於迷信或算命占星等方式,企圖提早看清自己未來的方向何在。

正如故事中眾人紛亂地找尋手表一般,如果不能真正了解成功的法則,再多的問卜相命,不僅是徒勞無功,同時也損失自己的金錢。其實,真正的大師應該是你自己。

成功的法則其實很簡單,而成功者之所以稀少,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太簡單了,而不信或不屑去做。

專注與單純,是成功法則中極重要的兩項態度。正如故事中貧窮小孩一般,為了獲得巨額賞金改善生活,在眾人放棄後,執意要找到手表,甚至克服了對黑暗的恐懼。而在穀倉安靜下來之後,當周遭環境不再複雜,他便輕易地找到了他所要的。

成功法則正如穀倉內的手表,早已存在你的心中,隻要你真的要去找到它,並且讓自己靜下來,耐心而單純地思考,你將可以聽到清晰的滴答聲。

如果你能循著這個聲音找下去,而能不被外界紛繁誘人的果子所幹擾,不被萬紫千紅的世界所迷惑,那你即將成為自己所追逐的那個花園裏的頂級花匠,可以快樂而隨意地將它打扮成你愛戀的樣子了。

讓眼光高明一點

做人過於功利是不好的行為,那樣既有損於你的名望,又有損於你的前途。當落魄的人站到你麵前時,與其落井下石,倒不如雪中送炭。有眼光的人樂於做這樣的事情,因為助人即是天助。

其實,一個人是否能發達,要靠勤奮、天才和機遇。你的朋友當中,有沒有懷才不遇的人,如果有,你應該給予幫助。如果對方境況不好你可以送些錢,讓他自己買些實用的東西。他雖不曾還禮,但心中卻絕對不會忘記你,也不會忘記未還的禮,這是他欠你的人情債,人情債越欠越多,他想還債的心情就越切。所以,日後他若否極泰來,他第一要還的人情債當然是你。他有清償的能力時,即使你不去請求,他也會自動還你。

有的人能力雖然很平庸,然而因一時時運通達,也會成為不可一世的人物。人在得意的時候,一切就看得很平常,很容易,這是因為自負的緣故。如果你的境遇地位,與他相差不多,交往當然無所得失。但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不及他,往來多了,反而會有趨炎附勢的錯覺。即使是極力結納,多方效勞,在對方看來也很平常,彼此感情不會有多少增進。隻有在對方轉入逆境:以前車水馬龍,今則門可羅雀,以前一言九鼎,今則哀告不靈,以前無往不利,今則處處不順,他的繁華夢醒了,對人的認識,也就比較清楚了。

如果你認為對方是個英雄,就更應該乘時結納,或者乘機進以忠告,指出其失敗的原因,勉勵其改過向善。如果自己有能力,更應給予適當的幫助,甚至施予物質上的救濟。而物質上的救濟,不要等他開口,要隨時采取主動。有時對方很急著要,又不肯對你明言,或故意表示無此急需。你如得知此情形,更應盡力幫忙,並且不能有絲毫得意的樣子,一麵使他感覺受之有愧,一麵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寸金之遇,一飯之恩,可以使他終生銘記。日後如有所需,他必奮身圖報。他若一朝翻身,也絕不會忘了你這個知己。

對朋友的投資,最忌諱的是急功近利,因為這樣就成了一種買賣,說難聽點就是一種賄賂。如果對方是有骨氣之人,更會感到不高興,即使勉強接受,也並不以為然。日後就算回報,也是半斤還八兩,沒什麼好處可言。

其實,英雄落難,壯士潦倒,都是常見的事。隻要一有機會,風雲突變,仍可以一飛衝天、一鳴驚人。

器利才能功倍

沒有金鋼鑽兒就別攬磁器活兒,以免在人生的岔路口上選錯位置而痛苦不堪。倘若那看似不可能的是你認定的夢想,要想堅持下去,就必須找到修煉自己的正確方法,要知道器利才能功倍,否則即是徒勞。

法國著名生理學家貝爾納說:“良好的方法能夠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恩格斯也指出,方法正確,可以“免得走無窮無盡的彎路,並節省在錯誤方向下浪費掉的無法計算的時間和勞動”。可見正確的方法在一個人成才的道路上該有多麼重要。

成功的好方法之一:化劣為優:

周信芳的嗓子,青年時並不帶啞,後來變得帶啞了。在這種情況下,練功可以起到一定的好轉作用,但唱圓可能,唱潤難辦。於是他就把功夫放到唱得清晰有力、聲情並茂上,終於成了一代名伶。

成功的好方法之二:尋根究底:

勞倫斯(1901~1958年)物理學家。美國南科他州人。193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回旋加速器的發明者,研製第一顆原子彈的領導者之一,也是將放射性同位素應用於醫學和工業上的先驅。勞倫斯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凡事都愛刨根究底。

幼年的勞倫斯有一雙藍色的大眼睛,總是不停地眨動思索著,或是全神貫注地傾聽別人談話。他尋根究底的問話,常常使他的父母不知所措,無言以對。這不,他又盯住了壁爐上的一盒火柴。

“媽媽!那是什麼?”他想把那盒神秘的東西拿到手。

“放下!”媽媽一把奪了下來,隨手放到圍裙的口袋裏,“那是火柴,點火用的。”

“媽媽,火是什麼?”

“火嗎……就是亮的熱的,你看,就像壁爐裏的一樣。”說完,媽媽又到廚房忙碌去了。

“火是亮的熱的。那麼,電燈也是亮的熱的,那也是火;太陽也是亮的熱的,也是火。”勞倫斯自言自語地說著,隨手拿起一根木柴,在火上點著了。他想,木柴可以點著,那其他東西能不能點著呢?對!先試試我的衣服。他邊想邊點著了自己的衣服,看著衣服燒著了,他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但無情的火並沒有隻讓他試試就完了,而是繼續嘩嘩啪啪地燒了起來。勞倫斯慌了,大聲哭喊起來。媽媽從廚房趕來,撕下了他身上正在燃燒的衣服,熄滅了火焰,才免除了一場災難。為此,勞倫斯的嘴角留下了一塊傷疤,成為永久的紀念。這是勞倫斯兩歲生日的前一周發生的事。接下來的事情我們可以想象,也會這樣發展,那就是勞倫斯開始了自己向科學進發的全過程,他在不斷追求中完善了自我,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無論你想做怎樣的大事,都不要先望眼“大環境”,而要認真地審視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在某些事情上還有所欠缺,就不會將它做得圓滿漂亮。相反,先完善自我,你會發現原本荊棘滿布的前途自動地就讓出一條道路給你了。也許成功對於你我來說都還隻是件理想中的事,不知道什麼時候它願意從天而降砸到你的腦袋上,但當它愛意濃濃地俯衝向你,因為你早已把自己做成了合適的容器,所以輕而易舉的就會相擁、結合,一切都那麼自然,那麼水到渠成,當然賞心悅目了。先“利”器,再創業,也是絕對的真理。

榜樣

榜樣是什麼呢?是你在看《飄》時暗下決心自己也應該擁有斯佳麗的細腰,還是你津津有味地回味著邦德時覺得自己應該有的那些機智、勇氣、體力、神秘的職業以及包括這一切的快意人生?

要知道再沒有什麼比榜樣的力量更強大了。榜樣可以引導我們去做那些沒有榜樣便無法完成的事情。因此,假如我們以放蕩的人、性情暴躁的人或殘忍的人作為榜樣,那麼它將對我們的靈魂產生強大的破壞力。然而,如果我們以相反的人作為榜樣,它就會對我們的靈魂產生相反的效果。所以,以成功者為榜樣,追隨成功者的腳步,我們就可以得到成功的經驗,找到脫離平凡讓人生煥發光彩的途徑。

1951年,鮑比·湯普森的一個本壘打堪稱全年的奇跡。紐約“巨人”隊和布魯克林“道奇”隊在爭奪全國聯賽的冠軍,一切就看最後一場比賽的結果了。“道奇”隊的比分處於領先優勢,在第九局下半節,“巨人”隊發起了奇跡般的得分戰,湯普森神奇一擊跑回本壘,創造了曆史性的本壘打,為“巨人”隊的勝利掃清了障礙。“巨人”隊最終奪得了冠軍!那一刻著實令人激動。

此刻,阿拉巴馬州莫比爾市,有一個小夥子正通過收音機收聽這場比賽。解說員實在抑製不住,近乎瘋狂地對著麥克風嘶喊道:“好一擊本壘打!巨人隊奪得冠軍!巨人贏得冠軍!這是響徹世界的一擊!”那位小夥子叫漢克·艾倫,他一邊聽著,一邊暗下決心:有朝一日,我也要創造一個響徹世界的本壘打。1974年4月14日,漢克·艾倫果真創造了“本壘打”,突破了鮑比·湯普森的全壘打紀錄。

如果你僅僅以為湯普森本壘打激起的興奮之情成就了漢克·艾倫打破湯普森的全壘打紀錄那是有偏見的。艾倫是位天分極高的球員,也得了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他的家庭非常拮據,父親每天要給他25美分供他吃午飯。漢克明白,正是父親的25美分使他維持了所需的體力和精力,也知道父親為此犧牲了自己的午餐。

漢克·艾倫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決非一人之力。他的父母顯然貢獻不小,他的幾位教練不僅教他掌握基本要領,還使他的技術突飛猛進。然而,自身的立誌、進取和不懈努力才是促成艾倫實現夢想、創造非凡成績的主要動力。

換一種角度去想,如果艾倫沒有收聽那次廣播,他會不會打破紀錄呢?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一日他下定決心要打出“響徹世界”的本壘打,也抱定理想去實現自己的棒球之夢。正如莉蓮·惠亭所言:“時刻準備著迎接機遇,讓心情平和而自信,滿懷希望和喜悅,磁石般聚集所有力量於一處。莫問機會是否自動出現,而要努力迎接機會。機遇不會降臨給懷疑、拒絕和不自信之人,機遇隻會賜給滿懷期盼、銳意追求、持之以恒的努力者。”

你應該堅信,適時中肯的話語會給一個人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幸而,你可以選擇在適當的地點聽取中肯的話語,正所謂從善如流。如果你有意抱著尋找和結交成功人士的目的走向生活,那麼你成功的機會就會增加。“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如汀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此話飽含著真理。主動置身於容易聽見鼓舞、激勵人心話語的場合為自己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並向他發起挑戰,發起進攻,是一定會給生活帶來積極的變化的。更智慧一些吧,與創造機會的人為伍!

哭的效應

淚水總是能夠成功地將人打動。即使你是強硬的石塊,堅不可催的精密鋼,都抵禦不了水流的溫柔攻勢。成功的路上,淚水是助人成功的秘密武器,而且大家都有,關鍵是看你怎樣運用了。

據動物園的飼養員介紹,凶殘的鱷魚在吞噬獵物時,總要假惺惺地掉下幾滴眼淚。不知這種說法是真是假,但從另外一點折射出了鱷魚的狡詐之處。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為了升官發財,竟然也用哭來達到目的。翻開曆史,會哭的男人、女人不少,哭得妙的人哭出了天下,次一點的也哭出個財運亨通。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是精於哭道的高手。說得誇張些,劉備能當上蜀國皇帝,與他愛哭會哭,是分不開的。李宗吾在《厚黑學》中稱劉備的特長“全在臉皮厚,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知恥,而且生平善哭。寫《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勝。”俗話也有“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說法。哭的確是辦事時的“秘密武器”。

亞伯拉罕·林肯出身於一個鞋匠家庭,而當時的美國社會非常看重門第。林肯競選總統前夕,在參議院演說時,遭到了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位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林肯看看他,沒有表現出憤怒的樣子,而是深沉地說:“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總統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麼好。”聽了林肯這一席話,參議院陷入一陣沉默裏,林肯又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就我所知,我的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隨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技術。”然後,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對參議院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保養,我一定盡可能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無法像他那麼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說到這裏,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都化成了真誠的掌聲。後來,林肯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美國總統。

作為一個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沒有任何貴族社會的資本。他惟一可以倚仗的隻是自己出類拔萃的扭轉不利局麵的才華,這是一個總統必備的素質。正是關鍵時刻的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使他贏得了別人包括那位傲慢的參議員的尊重,抵達了生命的輝煌。林肯在關鍵時刻的眼淚,讓人們看到了他的鐵骨柔情,從而為他贏得了最後的成功。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時。對於一位情感豐富的男子漢來說,哭未必就是罪過。隻要巧於用哭,善於用哭,用“哭”辦成了事情,就是值得高興的事。

其實哭裏乾坤無限,哭的方法千奇百怪,哭的效果奇妙無窮。眼淚是流給別人看的,不要不好意思,要以哭為榮,要哭出感情,要哭出風度,要讓人們為你的哭而傾倒。辦事時,成功和眼淚是不可分離的,為了成功而哭不亦樂乎!抓住人性的弱點,就能為自己打開成功之門。

看人說話

文科生有文科生的矜持、細膩,理科生有理科生的嚴謹、果斷。如果你不能對症下藥,無異於是將烈火投入河水,沒有任何效果。要想讓火燒得更猛烈,就添把幹柴吧!

《鬼穀子·權篇》將“看人說話”的技巧演繹得淋漓盡致:“與智者談話,要以淵博為原則;與拙者談話,要以強辯為原則;與善辯的人談話,要以簡要為原則;與高貴的人談話,要以鼓吹氣勢為原則;與富人談話,要以高雅瀟灑為原則;與窮人談話,要以利害為原則;與卑賤者談話,要以謙恭為原則;與勇敢者談話,要以果敢為原則;與上進者談話,要以銳意進取為原則。”這些都是與人談話的原則。

不同的人愛聽不同的談話內容,這是容易理解的。但困難的是在麵對一位陌生的談話者,你怎麼知道他愛聽什麼、不愛聽什麼呢?這就要“看”人說話——邊“看”邊說,邊說邊“看”。這“看”,即是觀察:在與對方談話時,要善於一邊說一邊察言觀色。

1.表情泄密

狄德羅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劃得很清晰,很明顯”。有時對方口頭表示讚同你的意見,但他的眉頭卻不知不覺地緊皺了起來,或者他的嘴唇突然緊閉,而且嘴角向下撇。這些表情恰恰是內心不愉快的流露。因此他說的讚同的話其實是言不由衷的,或者礙於情麵,或者屈於權勢,才不得不這樣說的。

2.肢體語言

幾乎每一種體態,每一種動作都是一種特殊的語言,都在宣泄著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問題在於我們要能看懂這些體態表情,要能領會它們的內在含義。假如與你談話的人雙腳並立,雙臂交叉在胸前,這就表明此人對你懷有某種敵意,他在作自我防衛;而當他不僅雙臂交叉,而且雙拳緊握時,那就是說他不隻在自衛,還要向你進攻了。又如,如果談話者常向你攤開雙手,這就表明此人是真誠坦率的,他對你毫無提防之心。

3.直接從言語中挖掘

與人交談時不但要看他說什麼,而且還要看他怎麼說。這就是要從對方說話聲音的高低、強弱、快慢、腔調等等看出他的言外之意,聽出他的弦外之音。這是因為說話聲音的種種變化不但是表現一個人的性格——急性的人說話節奏快、聲音響亮,慢性子說話節奏緩慢、聲音低沉——而且能夠表明一個人的情緒與心境,例如,憂傷時語速慢、聲音低、節奏平緩,而興奮時與之相反,語速快、聲音高、節奏強烈。

所謂“看人說話”,主要是“看”上述三種表情。從這些表情變化中,我們便可隨時猜度對方的心理態勢,透視對方的心理需要,然後也就可以隨時調整自己談話的內容與方式,使之更適應對方的思維線索。這樣,說話便可獲得預期的良好的效果。

看人說話,將使你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綠燈,處處順暢。

讓玩笑活色生香

會開玩笑的人總能贏得他人的好感,因為至少在大家心目中,他是個熱情、開朗又有不凡智商的人。可是,如果玩笑開錯了地方,那就成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了。看來,你還是要明白這個玩笑怎麼開,火候怎樣掌握。

開玩笑有四個要點:合時宜,看對象,分清場合,尊重他人。

熟人之間相處,免不了開開玩笑,這樣可以融洽關係,活躍氣氛,增強團結。但是,凡事都要有個分寸,開玩笑也要適“度”,不要違背禮儀。如果過了度,做出了有失禮儀的事,則其效果肯定也將適得其反。

開玩笑的“度”如何掌握呢?簡單些說,要因時、因人、因內容和因場合而定。

1.時間是關鍵

當別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和煩惱時,情緒比較低沉,常常需要的是安慰和幫助,如果這時去打趣逗笑,便不合時宜了,弄不好,人家還以為你是幸災樂禍。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裏也會有不同的情緒。例如:工作不順利,遭到領導批評,家庭發生矛盾等等,情緒都可能會出現低落。這時,就不適宜去開玩笑。

2.不要對所有人都開同一種玩笑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人活潑開朗,有的人沉鬱寡言,有的人豁達大度,有的人則小心多疑,對不同個性的人,要做到因人而異。同樣的玩笑,對有的人可以開,對其他的人就不能開,對男性可以開,對女性就不能開,對青年人可以開,對老年人就不一定能開。如果不注意各人的特點和承受能力,就會傷害別人的自尊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本來是一次比較愉快的聚會,結果也可能弄得不歡而散。

3.玩笑也應身體“健康。”

拿別人的生理缺陷開玩笑,這是故意揭別人的“瘡疤”,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的基礎之上;津津樂道男女之間的私情,繪聲繪色地傳播庸俗、無聊甚至下流的情節,這是在尋求感官的刺激;捕風捉影,以假亂真,把小道消息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料,這是種不負責任的低級趣味。凡此種種,都是屬於開格調不高、內容不太健康的玩笑,是不應提倡的。開玩笑的內容一定要清新健康、風趣幽默、情調高尚,使所開的玩笑帶有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大家在開玩笑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得到陶冶。

4.因地製宜

當別人在專心致誌地學習和工作時,不應去開玩笑,以免分散其注意力,影響別人的學習和工作。在一些比較嚴肅、緊張甚至是悲哀的場合和氣氛之中,例如,參加莊重的集會或重大的活動,包括平時參加各種會議時,也都不能嬉笑打鬧,以免衝淡現場的氣氛。在公共場合和大庭廣眾之前,也應盡量不要打趣逗笑,因為人多嘴雜,容易引起某些不必要的誤會。

生活中缺不了玩笑,可如何讓玩笑開得大快人心則是一件有趣的事。搞得好了,你很可能會樂在其中,搞得不好,你很可能遭人白眼、大跌眼鏡,不過隻要掌握了上述幾點,領會精神,應該還是大有裨益的。

每天進步一點點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如果不願每日充實自己,又夢想一步登天,這簡直是可笑之極。一個聰明人應該懂得,每天都要讓自己進步一點點,哪怕隻是比他人多記住一個單詞,一個月下來,你的收獲也是相當可觀的。

洛韋傑3年前在一家合資企業擔任媒體宣傳總監,因為忙於應酬,在“幹杯”聲中一晃3年就過去了。3年後的今天,他的一名下屬學曆比他高,能力比他強,經驗也在數年的商海中獲得了積累,銷售業績驚人,在公司最近的績效考評中名列第一,將洛韋傑從他自以為牢靠的位子上拉了下來,留給洛韋傑的除了美好回憶和一個有脂肪肝的身體外,惟有一聲歎息。

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歐美一些未來學家曾預言:“當人類跨入21世紀時,每周的工作時間將壓縮到36小時,人們將會有更多的時間休閑娛樂。”但當曆史真的邁入21世紀時,人們卻驚訝地發現,相當多的人每周工作時間在無限延伸,而那些不想工作、隻重娛樂的人都被“剝奪”了工作的權利,被市場無情地淘汰和拋棄了。未來學家們的美好預言被殘酷的事實無情地擊了個粉碎!假如你不提高自己,可能就會被別人超越。

“每天提高1%。”這是一位經理人時刻告誡自己的一句話。有眼光的職業人都懂得這樣一個道理。隻有每天不斷地進步與突破,你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一個人要獲得偉大的成就,必須天天獲取一些小成就,因為大成就都是小成就不斷累積的結果。假如你每天都沒有進步,沒有成就,那麼在心理上你可能永遠都不會認同自己,沒法獲得必勝的信心。

音樂大師們每天都必須進行練習,為了保持現有水平,他們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時間。一位古典音樂家坦言:“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妻子知道。三天不練,聽眾知道。”

每天都讓自己得到這1%的進步不是空談,而是有方法可循的。那麼怎樣更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才不致落空呢?

1.早上少睡一會兒。你想尋求一種能提高個人辦事能力的簡便有效方法嗎?那麼就請你每天提前一個小時起床上班。提前的這一個小時不會使你感到困倦,相反隻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不要把時間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盡力避開浪費時間的活動,比如參加那些專業協會、社區聯防隊、誌願者團體等,你一定要肯定其確有價值而且自己感興趣才行,不要去參加那種自始至終你都是一個盲目跟從者的會議,即使你在該組織中擔任領導職務,那樣也隻會浪費你和別人的時間。

3.讓腦筋轉得快一些。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樣,思考也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它可以被傳授,被學會,可以被實踐和發展。

4.最佳飲食原則節省時間。在實施全套提升體能計劃之前,工作中注意以下兩點:不要在午飯上花費太多時間,否則會使你懨懨欲睡;應試著“少食多餐”。

5.自己隻能在一兩個小時之內保持最高效率,這是集中精力工作的最佳時間長度。研究表明,全神貫注於某種活動90~120分鍾後,精力便難以繼續集中。這時你需要休息一會兒,以便於體內進行生化反應,恢複體能。

6.工作時不應飲酒。酒精會使你睡眼惺忪,影響思維能力。在工作午餐時,可以要一杯檸檬汽水或冰茶,而非葡萄酒或雞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