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是繼續合作的基礎
激烈的競爭,需要真誠的合作,長久的合作需要“雙贏”為保證,協作的任何一方,不贏反虧,就失去了繼續合作的基礎,處在合作中受到傷害,那必然會陷入“你死我活”的遊戲惡圈中。
有這麼一則寓言故事。
一隻獅子和一隻狼同時發現一隻小鹿,於是商量好共同追捕那隻小鹿。它們合作良好,當野狼把小鹿撲倒,獅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這時獅子起了貪心,不想和野狼平分這隻小鹿,於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拚命抵抗,後來野狼雖然被獅子咬死,但獅子也深受重傷,無法享受美味。
試想一下,如果獅子不如此貪心,而與野狼共享那隻小鹿,豈不就皆大歡喜了嗎?
這個故事講述的道理就是人們常說的“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遊戲規則!
我們說,人生猶如戰場,但畢竟不是戰場。戰場上敵對雙方不消滅對方就會被對方消滅。而人生賽場不一定如此,為什麼非得爭個魚死網破,兩敗俱傷呢?
大自然中弱肉強食的現象較為普遍,這是出於他們生存的需要。但人類社會與動物界不同,個人和個人之間,團體和個體之間的依存關係相當緊密,除了競賽之外,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遊戲對自己都是不利的。
當你在社會上行走時,建議你也采用“雙贏”的競爭策略,這倒不是看輕你的實力,認為你無力扳倒你的對手,而是為了現實的需要,如前麵所說,任何“單贏”的策略對你都是不利的,因為它必然會有這樣的結果:除非對手是個軟弱角色,否則你在與對方進行爭鬥的過程當中,必然會付出很大的心力和成本,而當你打倒對方獲得勝利時,你大概也已心力交瘁了,甚至所得還不足以彌補你的損失。
在人類社會裏,你不可能將對方絕對毀滅,因此你的“單贏”策略將引起對方的憤恨,成為你潛在的危機,從此陷入冤冤相報的循環裏。
在進行爭鬥的過程當中,也有可能發生意外的情況,而這會影響本是強者的你,使你反勝為敗!
所以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那種“你死我活”的爭鬥在實質利益、長遠利益上來看都是不利的,因此你應該活用“雙贏”的策略,彼此相依相存。
在人脈資源上,注重彼此和諧與互助合作,麵對利益時與其獨吞,不如共享。
在商業利益上,講求“有錢大家賺”,這次你賺,下次他人賺,這回他多賺,下回你多賺。何必如此貪心?
總而言之,“雙贏”是一種良性的競爭,更適合於現代社會的相互競爭。不過,人在自己處於絕對優勢時常會忘記前麵那則寓言所描述的狀況,其最終的結果也必然是贏得淒慘。這種贏又有何意義?
善於用“借”的力量
用別人的力量壯大自己,用別人的金錢做自己的生意,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財富。
當年,美國富豪路維格惟一的家當就是一艘老油船。
有一天,他跑到大通銀行,對銀行職員說他要借錢。那位職員看了看他的破襯衫領子,輕蔑地問他拿什麼做擔保。路維格便搬出了那艘老油船,說他正把船租給一個石油公司,每月的租金正好可以分批還這筆款子。銀行還是有點猶豫,路維格便建議把租契交給銀行,由銀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
一般來說,銀行是不會接受這種非份要求的,但他們看重了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而路維格當時是沒有什麼信用可談的,因此,銀行借給了他一筆錢。
第一筆貸款到手之後,路維格看這樣可以從銀行貸到款,於是他用貸款來的錢又買了一隻舊貨船,然後改成油輪租了出去,再拿著租契到銀行貸款,再買船。如此反複了好幾年。他已經擁有八艘自己的船了。這時候,他開始搞起航運,雖然規模不大,不能和那些大的航運公司對抗,但是他已經能賺到了300多萬美元了,而且,這些錢還在不斷地增長。在幾年的時間裏,路維格把一艘舊船變成了擁有八艘油輪的船隊,這對他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
當你兩手空空又想成就一番大業時,不妨巧借他人之力為我所用,這種方法又被稱作“借雞生蛋”、“借船出海”“借殼上市”等,這是古今中外白手起家的最高經營之道。
現代許多赫赫有名的大企業中,赤手空拳闖天下而成為大老板的人並不在少數。創業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成為財富的攜帶者,那麼,這個時間最好是越短越好。但是,在創立的初始階段,一般都沒有多少本錢,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在最快的時間裏獲得更多的財富呢?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別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