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不平凡的開頭,必定會有不尋常的結尾。
〔中〕張揚:《第二次握手·金陵道上》
黑暗無論多麼深沉,光明遲早還是要到來的。睡眠無論多麼甜蜜,也遲早有清醒的時候。
〔中〕古龍:《火拚蕭十一郎》
兩個人騎一匹馬,總有一個人在後麵。
〔英〕莎士比亞:《無事生非》
早結果的樹木一定早凋。
〔英〕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疾走者先顛,遲茂者後萎。
〔中〕邵雍:《南壤集·觀棋大吟》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
〔中〕洪應明:《菜根譚》
低垂的烏雲不會預示有什麼好結果。
〔意〕維加諾:《兩個少女的故事》
思想家如果追問原因和效果,那就犯了一個大錯誤:因和果兩者的結合才會構成不可分割的現象。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隻要太陽照著它,汙物也會閃閃發光。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哪兒有肥骨頭,哪兒就招狗。
〔德〕孚希特萬格:《戈雅》
發出光彩的寶石裏麵,自身並沒有光源。
〔蘇〕巴烏斯托夫斯基:《金薔薇》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日〕揚雄:《太玄·玄瑩》
雲厚者雨必猛,弓勁者箭必遠。
〔中〕葛洪:《抱樸子·喻蔽》
速成不堅牢,亟走多顛躓。
〔中〕範質:《誠兒侄八百字》
走對了路的原因隻有一種,走錯路的原因卻有很多。
〔中〕古龍:《風雲第一刀》
強使土地多產而卻不給上地上肥料,隻會把土壤弄得枯竭。
〔英〕狄更斯:《遊美劄記》
享有與放棄,得與失,代表了生活的兩個不同方麵。
〔印度〕泰戈爾,引自《泰戈爾評傳》
接觸著,你許會殺害;遠離著,你許會占有。
〔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不知與之為取。
〔中〕範曄:《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
進有退之義,存有亡之機,得有喪之理。
〔中〕吳兢:《貞觀政要·征伐》
天下者,得之艱難,則失之不易;得之既易,則失之亦然。
〔中〕蘇過:《土曼論》
太容易獲得的東西便不是貴重的東西。
〔中〕茅盾:《茅盾全集》
你若得到了一些東西,你就同時失去了一些東西。
〔中〕古龍:《那一劍的風情》
閃光的不全是黃金。
〔英〕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
漂亮的詞句可以導致品行端正,但是品行不端正的人隻能用漂亮的詞句來說謊。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人們的內心世界感到神清氣爽,那麼他們的外表,也必然是精神煥發的。
〔德〕歌德:《五十歲的男子》
聽真理的人並不弱於講真理的人。
〔黎〕紀伯倫:《沙與沫》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桔,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中〕《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十》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中〕老聃:《老子》
外愚而內益智,外訥而內益辯,外柔而內益剛。
〔中〕柳宗元:《答周君巢餌藥久壽書》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中〕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颶風後的海洋波平浪靜,而底下隨時潛伏著洶湧翻騰的力量。
〔中〕錢鍾書:《圍城》
發亮的不一定是金子。
〔中〕馬識途:《清江壯歌》
一個人隻要生動地掌握了個別,他也就掌握了一般。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在一座森林裏麵你找不到兩片完全彼此相同的樹葉。
〔俄〕列夫·托爾斯泰,引自《托爾斯泰傳》
一個麵具套不下所有人的臉。
〔蘇〕高爾基:《高爾基文集·舊事》
天下沒有一個無性格特征的人,就像天下沒有兩個像兩滴水珠那樣無差異的人一樣;即使有一個毫無性格的人,那毫無性格也就成了他的性格特征。
〔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
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
〔中〕《呂氏春秋·慎行論·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