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王陽明和張永商議道:“如果退讓一步,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勞讓出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假如堅持下去,不做妥協,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牆,做出傷天害理的勾當。”為此,他將朱宸濠交給張永,使之重新報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總督軍門的功勞。這樣,江彬等人便沒有話說了。
王陽明稱病休養到淨慈寺。張永回到朝廷,大力稱頌王陽明的忠誠和讓功避禍的高尚事跡。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免除了對王陽明的處罰。王陽明以退讓之術,避免了飛來的橫禍。
如果說翟方進以退讓之術,轉化了一個敵人,那麼王陽明則依此保護了自身。
就社會生活而言,積極奮鬥、努力爭取、勇敢拚搏、堅持不懈的行為,其價值和意義,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應該看到,人生的路並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當對複雜多變的形勢,人們不僅需要慷慨陳詞,而且需要沉默不語;既需要窮追猛打,也需要退步自守,既應該爭,也應該讓,如此等等,一句話,有為是必要的,無為也是必要的。就此而言,老子的無為思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退讓不僅是一種機智,也是一種堅忍的毅力和頑強的意誌,而瞬間的忍耐,是希望的藝術,是長久安樂的源泉。
9.幹杯的理由
法國影片《野鵝敢死隊》裏的男主人公簡·德斯,因籌劃“野鵝行動計劃”而與昔日的老搭檔佛克曼謀麵時,曾看似無可奈何實則深思熟慮地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佛克曼:“我們已經有9年沒有見過麵了吧?”
簡·德斯:“不,10年了!”
佛克曼(若有所思地):“我們那些夥伴……”
簡·德斯(打斷他的話)說:“嗨,別提它了——來,我們來找個理由幹一杯吧!”
兩個老朋友長久分離,一朝聚首就不由得撫今追昔,緬懷故人,感慨生命與人生的無常和無奈……
是啊,找個理由幹一杯!——即便毫無幹杯的理由?縱然危在旦夕,人,也不能讓煩惱和憂愁把自己憋死!我們雖然沒有能力拒絕所有的不幸和痛苦,但我們卻同樣沒有任何義務去承受任何憂傷和悲哀。讓煩惱和憂愁統統見鬼去吧!——我們來找個理由幹一杯!
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更是豐富多彩而又艱難曲折的。苦樂憂歡、鍾情失意、坦途坎坷、成敗榮辱、花前月下、落日西風……對誰都一樣。盤根錯節、繁雜紛呈、五光十色、千姿百態,絕不像傍晚聽音樂那樣舒暢陶然,輕鬆愉快,也不像夏日喝啤酒那樣可口可樂、愜意開心。馬克·吐溫說得好:“誰沒有蘸著眼淚吃過麵包,誰就不懂得什麼叫生活!”而世界不給貝多芬歡樂,但他卻咬緊牙關扼住命運的咽喉,用痛苦去鑄造歡樂來奉獻給世界。他們都找到了幹杯——寫作生命和人生的詩與歌,彈奏命運之神的痛苦與歡樂的主旋律——的種種理由!
因此,幹杯吧,哪怕僅僅就為了迄今為止,我們都還活著!
生命是一張上帝簽發給我們並且份額早已填好的支票,就看你怎樣去用。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就是使用這張支票的一種方式。
我們應該感謝生命,珍惜生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未免消極了;“為了全人類的解放”,固然壯麗,但政治色彩未免又太濃鬱了。人在旅途,能為他人、為社會、為自我,盡了心力,如果讓別人覺得你不是可有可無的人,你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不管有沒有理由,我們先來幹一杯。
人生好比一盤棋,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把每一步都走得準確,然而我們應當覺得每一步都是燦爛的,生活的每一分鍾都值得幹杯。
10.三萬頭綿羊的毛
有一個製造各式各樣成衣的商人,在經濟不景氣的波及下生意大受影響,因此他整天心情都悶,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
妻子見他愁眉不展的樣子十分不舍,就建議他去找心理醫生看看,於是他前往醫院去看心理醫生。
醫生見他雙眼布滿血絲,便問他說:“怎麼了,是不是受失眠所苦?”成衣商人說:“可不是嗎!”心理醫生開導他說:“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你回去後如果睡不著就數數綿羊吧!”成衣商人道謝後離去了。
過了一個星期,他又來找心理醫生。他雙眼又紅又腫,精神更加不振了,心理醫生複診時非常吃驚地說:“你是照我的話去做的嗎?”成衣商人委屈地回答說:“當然是呀!還數到三萬多頭呢!”心理醫生又問:“數了這麼多,難道還沒有一點睡意?”成衣商人答:“本來是困極了,但一想到三萬多頭綿羊有多少毛呀,不剪豈不可惜。”心理醫生於是說:“那剪完不就可以睡了?”成衣商人歎了口氣說:“但頭疼的問題來了,這三萬頭羊毛所製成的毛衣,現在要去哪兒找買主呀!一想到這兒,我就睡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