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馳騁職場的方法(5)(2 / 3)

可以想象,隻要你在自己的位置上真正領會到“認真負責”四個字的重要性,踏踏實實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不論老板是否在場,都能兢兢業業,那麼,你遲早會得到回報的。

如果你真的有責任,就應該接受別人的責備。承認“我錯了”意義非常重大。因為人人都難免犯錯,所以大多數人都能原諒別人的過失。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可以提高一個人的信譽,並且有助於自我完善。

徹底揮別工作怒氣

如果一天中都在生氣與抱怨,那麼每個人都成了最冷漠的敵人,情緒影響了工作的效率,毀壞了自己的健康,弄昏了清醒的頭腦。

工作中,你常生氣嗎?如果生氣是你的常客,建議你找出自己的“情緒溫度計”,或來一場“與怒氣的心靈對話”,徹底揮別工作怒氣。

小艾很苦惱地對朋友說,她脾氣越來越壞了。巧合的是,朋友王晴這個以前公認的“溫柔公主”也說自己變得很暴躁。那你呢?是不是一點點小事就會讓你生氣?比如汽車上人太多,某個同事無意中的一個行為。都會讓你火氣上升?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發現,四分之一的上班族經常生氣。

“經常生氣就像不斷的小感冒,嚴重影響工作表現。”耶魯大學組織行為教授巴薩德強調。

調查也發現,每天不生氣的人比每天生氣的人要快樂;每天生氣的人,除了有更多健康上的困擾外,並伴隨著憂鬱、焦慮、恐懼並且對別人較有敵意。

既然生氣嚴重影響健康,為什麼怒氣仍滿天飛舞?你曾靜下心來仔細想過“氣”從何來嗎?對付感染力極強的怒火,你找到破解之道了沒?

要破解生氣,第一步就是要先找到怒氣的根源。我們可以把生氣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為時間壓力或資源不足所導致。例如趕上班時車子不小心擦撞而遲到被罵;或小孩互搶玩具打了起來。這種急迫、在焦慮下引發的怒氣,來得快去得也快,負麵效應較小,運用一些行為策略可獲得改善,譬如早點起床避免過於匆忙。

不過,怒氣衝上頭時,一時難掩,遑論自我對話時,該怎麼辦?許多專家建議從生理來改變心理:

首先要閉上嘴,因為盛怒時的舌頭像把利劍,容易刺傷人。

接著深呼吸,強迫心跳、血壓回複正常狀態。或離開現場找個安全的環境,做做運動:打球或做體操。

盛怒時,跑去照鏡子,看見自己怒氣中的樣子覺得很滑稽,忍不住撲哧笑出來,氣自然消了。

日本是一個高度壓抑的社會,因此商人發明了付錢砸東西的“解脫室”,供怒氣難扼又無處發的人宣泄。來到解脫室的人需付費,依照費用高低拿到各種陶瓷花瓶、器皿或小雕像,客人通常會先寫上痛恨者的名字,邊破口大罵邊將手中小雕像往牆壁用力一砸。確實,適度地生氣其實也是一種能量的釋放。

不過,砸東西、踢家具等借著外物轉移情緒,雖然可暫時紓解怒氣,但許多人開始擔心會不會演變成暴力行為性格?有關專家認為,如果不去察覺情緒的細微變化,而總是以宣泄方式排解,其實怒氣並沒有真正被消化,反而會形成惡習,重複發生。

這時,我們可以使用“情緒溫度計”法。平時養成記錄情緒的習慣,每天分幾個時段記錄,並寫下動怒的原因,這種訓練有助於自我察覺、檢測怒氣。

1,將情緒溫度計的刻度設定在0~10分,將一天分為七段落,例如一早搶停車位失敗,還沒進辦公室就在電梯前和部門經理吵架,決定隻給自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