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零壓力社交的關鍵在於“說”(3 / 3)

把別人放在心上,少說“我”,多說“你”

說話時,把“我的”變為“我們的”,可以巧妙拉近雙方距離,使對方更容易接受你和你的話,使你同別人的友誼進一步地加深。

說話好像駕駛汽車,應隨時注意交通標誌,也就是要隨時注意聽者的態度與反應。如果紅燈已經亮了仍然向前開,闖禍就是必然了。無聊的人是把拳頭往自己臉上打的人,也是“我”字的專用者。

人們最感興趣的就是談論自己的事情,而對於那些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事情,眾多的人覺得索然無味,對於你自己有濃厚興趣的事情,不僅常常很難引起別人的興趣,而且還令人覺得好笑。年輕的母親會高興地對人說:“我們的寶寶會叫‘媽媽’了。”她這時的心情是高興的,可是旁人聽了會和她一樣高興嗎?不一定。誰家的孩子不會叫媽媽呢?你可不要為此而大驚小怪,這是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不會叫媽媽才是怪事呢。因此,你看來是充滿了喜悅,別人不一定有同感,這是人之常情。

自己喜歡的東西要求別人也要喜歡,自己沒有把什麼心裏話都告訴好朋友,卻要求別人對自己毫無秘密,全部公開,世界的豐富多彩就是因為每個人都不同,包括他們的個性愛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怎麼能要求別人公開隱私呢?即使是好朋友也沒有這個權利。

竭力忘記你自己,不要總是談你個人的事情,人人喜歡談論的是自己最熟知的事情,那麼,在交際上你就可以明白別人的弱點,而盡量去引導別人說他自己的事情,這是使對方高興的最好方法。你以充滿同情和熱誠的心去聽他敘述,你一定會給對方以最佳的印象,並且對方會熱情歡迎你、熱情接待你。

說話時,把“我的”變為“我們的”,可以巧妙拉近雙方距離,使對方更容易接受你和你的話。

假如你在說話中,不管聽者的情緒或反應如何,隻是一個勁兒地提到我如何如何,那麼必然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假如改變一下,把“我的”改為“我們的”,這對你並不會有任何損失,隻會獲得對方的好感,使你同別人的友誼進一步地加深。

我們經常看到記者這樣采訪:“請問我們這項工作……”或者:“請問我們廠……”經常發現演講者使用“我們是否應該這樣”、“讓我們……”等表達方式。這樣說話能使你覺得跟對方的距離接近,聽來和緩親切。因為“我們”這個詞,也就是要表現“你也參與其中”的意思,所以會令對方心中產生一種參與意識。

比如說“你們必須深入了解這個問題”,便拉開了聽眾與演講者的距離,使聽眾無法與你產生共鳴;如果改為“我們最好再做更深一層的討論”就會縮短與聽眾之間的距離,使氣氛立刻活躍起來。

有一位名人說:“不對別人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於這種人。”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重要,或者說,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認為很重要。如果對方感覺到他在你心目中很重要,一定會對你產生好感——沒有人會討厭一個喜歡自己、尊重自己的人。

有些人自視甚高,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卻忘了別人也需要這種感覺。他們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對別人的輕視,於是受到大家的疏遠;隻有使別人產生自己很重要的感覺,你才會受到他們的歡迎。

怎樣使對方產生重要的感覺呢?禮貌上的尊重是必需的,關鍵是你要把他放在心上,同時還可以采用一些讓人產生好感的方法。

關心對方關心的事。他關心自己的利益、關心自己的健康、關心自己的家人……你隻要對他的利益、他的健康、他的家人……表現出足夠的關心,他就會把你當成自己人。

欣賞對方欣賞的事。他欣賞自己的成就、欣賞自己的能力、欣賞自己的風度……你隻要對他的成就、能力、風度……表現出你真誠的欣賞,他一定會欣賞你,把你當成難得的知音。

請教對方所擅長的事。自己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事情,不妨向對方求教,這樣既可增長見識,又能得到對方的好感,何樂而不為?

“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你。”這是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的一句名言。你輕視一個人,就不會把他放在心上,對他的一切都漠不關心。你重視一個人,就會關心他的感受,關心他所處的狀況。當他感受到你的輕視或重視後,也會報以同樣的態度,當你想改善和鞏固跟某個人的關係時,把他放在心上,無疑是一條捷徑。

學會巧妙地說“不”

拒絕他人的時候,自己總會覺得難為情,開口拒絕本身就有難度。因為被人拒絕的時候,心裏難免會不高興,所以怎樣有分寸地說“不”,才能讓被拒絕的人不會留下不高興的感覺,這是難上加難,但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社交高手,就要運用技巧。

有時候,拒絕帶來的後果總是傷害到雙方的友情及各自的利益。如何說“不”才能避免這樣的後果,又是一個難題。毫無疑問,有分寸地說“不”,才能讓別人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拒絕,而要想有分寸地說“不”,我們可以試試下麵的招數。

1.設置條件,成功拒絕

小王大學畢業後分到一個小地方工作,開始時感到很失意,成天和一幫哥們兒喝酒、打牌。一年之後,他才逐漸醒悟過來,開始報名參加等級考試。

有一天晚上,他正在埋頭苦讀,突然一個電話打過來叫他去某哥們兒家集合,一問才知道他們“三缺一”。小王不好意思講大道理來拒絕他們的要求,也不想再像以前沒日沒夜地玩耍了,便回答說:“哎呀,哥們兒,我的酸手藝你們還不清楚啊,你們成心想讓我‘進貢’嘛,我這個月生活費都快見底了,這樣吧,一個小時,就打一個小時,你們答應我就去,不答應就算了。”一陣哄笑之後,對方也就不好食言,後來他們都知道小王已經“另有所愛”了,也就不再來打擾他了。

有時候,斷然拒絕朋友的邀請顯得不夠義氣,那就可以先給對方設置一個條件,爭取自己及時脫身的主動權,讓對方明白你的態度,他也就不會太勉強了。

2.閃爍其詞,含糊回避

模糊語言的拒絕方式,適合用於不便明言拒絕的場合,這樣既給對方留了麵子,又不顯得自己是一個不肯幫忙的人。

而有時,模糊的語言在一些準備拒絕的場合並不合適。

有一次,某局的小張的同學請他晚上到家裏去聚聚,小張知道這個同學是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便問請的人都有誰。同學一開始支支吾吾,最後才說出還有他那位和小張所在局可能有工程聯係的小舅子。

小張不想去赴宴,但又不便直接駁對方的麵子,就說了一番坦誠的話:“你我相識這麼多年,應該清楚我的為人。若是你我幾個老同學湊個熱鬧,我一定欣然前往,可是由於我工作的特殊性和你那個小舅子的關係,我才不能去吃你這頓飯。畢竟這種工程,百年大計質量為本,將來即使你那位親戚承包的工程質量合格了,我公事公辦問心無愧,但別人還是會對我及你的親戚說三道四。你那位親戚的心情我理解,其實工程質量檢測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何必事先就把事情弄得這麼複雜呢?況且,萬一工程質量有什麼閃失,到時咱倆見麵會有多麼尷尬啊。”入情入理的一番話,把其中的利害關係分析得非常透徹,那位同學聽了後,也就不再勉強邀請小張了。

當有些請求確實自己不能應允時,哪怕對方是關係再好的朋友或者對方的態度誠懇至極,你也不能因為不好意思而支支吾吾的,以免對方還心存幻想,而應當講明事理,徹底打消對方的念頭。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更有一些人為了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不顧後果,最後,遭到報應的還是自己。因此,在平時辦事中要保持頭腦清醒,眼光放遠,要學會說“不”字,同時為了顧及別人的麵子,要學會有分寸地說“不”,要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長話短說,言簡意賅更動人

說話是否精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抓住了關鍵、是否說到了點子上、是否能打動聽眾,應了解聽眾最喜歡的是有什麼說什麼,直來直去。對於那些空話套話,他們不但不願聽,甚至覺得是精神折磨,是浪費時間。

據史書上記載,子禽問自己的老師墨子:“老師,一個人說多了話有沒有好處?”墨子回答說:“話說多了有什麼好處呢?比如池塘裏的青蛙整天整天地叫,弄得口幹舌燥,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雞隻在天亮時叫兩三聲,大家聽到雞啼知道天就要亮了,於是都注意它,所以話要說在有用的地方。”

墨子的話和古語“言不在多,達意則靈”一樣,說的都是講話要少而精的道理,我們要追求的正是用最凝練的話語來表達盡可能豐富的意思。

說話是否精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抓住了關鍵、是否說到了點子上、是否能打動聽眾,應了解聽眾最喜歡的是有什麼說什麼,直來直去。對於那些空話套話,他們不但不願聽,甚至覺得是精神折磨,是浪費時間。

有一回,鳳姐讓小丫頭小紅給平兒傳話。小紅從平兒那裏回來時,她把四五件事壓縮在一小段話中回稟鳳姐:“我們奶奶問這裏奶奶好。我們二爺沒在家。雖然遲了兩天,隻管請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們奶奶還會讓五奶奶來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兒打發了人來說舅奶奶帶了信來了,問奶奶好……”

局外人李紈聽了自然不懂,追問是什麼意思。鳳姐卻讚賞道:“這是四五門子的話呢。”她表揚小紅能把四五門子的話用幾句話表達出來。

於是鳳姐當即決定,把小紅要到自己這裏,也可以說,小紅簡潔、準確的話語,贏得了鳳姐的信任。

說話簡潔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歡、使人易於接受;說話冗長累贅,會使人茫然、使人厭煩,而你則會達不到目的。簡潔明了的清晰聲調,一定會使你事半功倍。鳳姐讚賞小紅說話簡潔、明確的同時,也指出了話語冗繁往往意味著辦事拖泥帶水。人們交流思想、介紹情況、陳述觀點的時候,為了能夠使對方更快地了解自己的說話意圖、領會要領,往往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

但是,應該注意的是,簡潔要從實際效果出發,簡得適當、恰到好處;否則,硬是掐頭去尾,隻能捉襟見肘、掛一漏萬、得不償失。應該承認,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簡短的語言有時很難將相當複雜的思想感情十分清晰地表達出來。與人交往,過簡的語言則有礙於相互間的了解,有礙心靈的溝通。同時,簡短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鄒韜奮先生在公祭魯迅先生的大會上隻講了一句話,短得無法再短,而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演說長達15分鍾,卻也是世界公認的短小精悍的演講。總之,簡短應以精當為前提,該繁則繁,能簡則簡。

那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夠做到言簡意賅呢?要做到以下幾點:

1.重要的是要培養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

要學會透過事物的表麵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征,並善於綜合概括。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交流語言,才能準確、精辟、有力度、有魅力。

2.同時還應盡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詞彙

福樓拜曾告誡人們:“任何事物都隻有一個名詞來稱呼,隻有一個動詞標誌它的動作,隻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它。如果講話者詞彙貧乏,說話時即使搜腸刮肚,也絕不會有精彩的談吐。”

3.“刪繁就簡”也是培養說話簡潔明快的一種有效方法

說話要簡練,最好把複雜的話能夠簡單地說出來。這樣才會明白易懂,使大家都愛聽。

人們最討厭廢話連篇、半天說不到點子上的人。言簡意賅,不說廢話,這樣才顯得說話的人幹練,所以,在與人交往時,要注意說話要簡潔一點,這樣才能夠處處受到人們的歡迎。

循循善誘,耐心最重要

說服別人並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搞定的事,說服別人需要的是耐心,因此,我們在說服別人時要循序漸進,耐心地、一步步地說服別人。

作為一名說服者,不到最後的時刻,永遠不要放棄你的說服目標。如果達不到目的,你也不會有新的損失,你仍然會取得你已經取得的說服成果。

1928年,著名的鬆下公司急需一筆項目的建設資金。當時的鬆下公司還處於起步階段,公司賬麵上的錢遠遠不夠。這時的鬆下公司隻能向銀行貸款。

鬆下和有聯係的銀行負責人見麵,說明公司的項目要求貸款。銀行經理詳細詢問了整個項目的細節,決定和總行協商後再作出答複。3天以後,總行答複:同意貸款,但要以土地、建築物乃至鬆下的“信譽”做擔保。

盡管貸款有了著落,但卻不是鬆下所希望的那種方式。對銀行方麵的做法,鬆下心中不大滿意:以鬆下的“信譽”做擔保,讓人總覺得不那麼放心,如果在投資上真的遇到風險,那麼把鬆下的“信譽”賭了出去,鬆下公司將如何發展呢?在鬆下看來,信譽是無價的。鬆下考慮,最理想的結果應該是無擔保貸款,於是鬆下向銀行方麵表示:“對貴行的決定,我表示衷心感謝。但如果以不動產做擔保,恐怕會影響到企業的形象, 不僅對公司不利,將來對貴行可能也會有所影響。所以,我冒昧地請求,貴行是否可以提供無擔保貸款?”

銀行方麵顯得有些猶豫不決。鬆下接著說:“償還貸款,給我們公司兩年時間就足夠了,請放心。我廠的土地權利書和建築物權利書,都可以交由貴行保存。我很希望貴行能給鬆下公司一次機會。”

經過鬆下的耐心說服,銀行方麵終於同意了鬆下的請求,答應再和總行聯絡。兩三天以後,銀行通知鬆下,決定對鬆下公司提供無擔保貸款。

如果你的觀點是對的,一時說不服對方,你很可能會犯過分心急的毛病。當然,如果對方聽了你勸說,立刻點頭叫好、改弦易轍,並稱讚你“一言驚醒夢中人”,這自然是最妙不過的。實際上,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別人的看法、想法、做法,不是一天形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要對方改變看法也絕非一日之功。相反,即使他當時表示了心悅誠服,你還要讓他回去好好考慮。因為積習難改,當麵服了,回去細想可能還會出現反複。即使真是如此,也千萬不能指責對方是“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可見,說服別人要循序漸進,要有耐心。因為有時候,說服本來是可以取得更好效果的,但因為說服人認為已經達到了說服的目的,早早地放棄了說服,使得本來有可能更有利的局勢毀於一旦。因此,要想說服他人,要遵循以下3個步驟,循序漸進:

1.了解對方的想法與憑據來源

想要讓對方同意你的意見,第一步就是要設法先了解對方的想法與憑據來源。很多人為了說服對方,就精神十足地拚命說,說完了七成,隻留下三成讓客戶“反駁”,這樣如何能順利圓滿地說服對方?所以,應盡量將原來說話的立場改變成聽話的角色,去了解對方的想法、意見,以及其想法的來源或憑據,這才是最重要的。

2.先接受對方的想法

當你感覺到對方仍對他原來的想法堅信不疑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接受他的想法,甚至先站在對方的立場發言。先接受對方的立場,說出對方想講的話。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當一個人的想法遭到別人一無是處的否決時,極可能為了維持尊嚴而咽不下這口氣,反而會變得更倔強地堅持己見,排斥反對者的新建議。

某家庭電器公司的推銷員挨家挨戶推銷洗衣機,當他到一戶人家裏,看見這戶人家的太太正在用洗衣機洗衣服,就忙說:“哎呀!這台洗衣機太舊了,用舊洗衣機是很費時間的,太太,該換新的啦……”

結果,不等推銷員說完,這位太太馬上駁斥道:“你在說什麼啊!這台洗衣機很耐用的,到現在都沒有故障,新的也不見得好到哪兒去,我才不換新的呢!”

過了幾天,又有一名推銷員來拜訪。他說:“這是台令人懷念的舊洗衣機,因為很耐用,所以對太太有很大的幫助。”

這位推銷員先站在太太的立場上說出她心裏想說的話,使她非常高興,於是她說:“是啊!這倒是真的!我家這台洗衣機確實已經用了很久,是太舊了點,我倒想換台新的洗衣機。”

於是推銷員馬上拿出洗衣機的宣傳小冊子,提供給她做參考。這種推銷說服技巧,確實大有幫助,因為這位太太已被動搖而產生購買新洗衣機的想法。至於推銷員是否能說服成功,隻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

善於觀察與利用對方的微妙心理,是幫助自己提出意見並說服別人的要素。一般來說,被說服者之所以感到憂慮,主要是怕“同意”之後,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如果你能洞悉他們的心理症結,並加以防備,他們還有不答應的理由嗎? 至於令對方感到不安或憂慮的一些問題,要事先想好解決之道以及說明的方法,一旦對方提出問題,可以馬上說明。如果你的準備不夠充分,講話可能模棱兩可,反而會令人感到不安,所以,你應事先預想一個可能引起對方考慮的問題,此外,還應準備充分的資料給客戶提供方便,以方便客戶決策。

3.讓對方充分了解說服的內容

有時,雖然有可行的計劃,但在向對方說明時,對方無法完全了解其內容,他可能馬上加以否定。另外還有一種情形是,對方不知我們說什麼,卻已先采取拒絕的態度,擺出一副不會被說服的模樣;或者根本不聽我們說什麼。如果遇到以上幾種情形,一定要耐心地一項項地按順序加以說明,務求使對方了解我們的真心實意,這是說服這些人先要解決的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