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沒什麼不能談:零壓力社交的人際溝通(3 / 3)

可是,如果是換一種說法,那個男生可以選擇說:“咱們學校外邊剛剛開了一家餐館,你肯定會喜歡的。今天晚上咱們一塊去那裏吃點東西怎麼樣?”

這樣說的時候,強調了“你肯定會喜歡的”,男生已經預先潛在地幫女方解答了心裏將要出現的問題,這樣女生就會更容易接受男生的邀請。

這就是以對方為中心的巨大力量。

假設我們正在參加一個關於新產品發布的研討會議,一個與會者提出了某個問題,他肯定喜歡聽到我們說“這個問題提得不錯”,不過,如果我們跟他說“你這個問題提得真是好”,他聽後心裏肯定會更加高興。

假如銷售人員對客戶說:“這個問題很重要……”,就不如對對方說:“你說的這個問題很重要……”

進行商業談判的時候,一般不說“事實將證明……”而通常會用“你會看到事實將證明……”來代替。

在允許的範圍內,與人談話的過程中我們使用“我”的次數越少,我們在對方的眼裏就越顯得有理性。事實上,那些善於交際的人相互間談話時使用“你”的次數要遠遠多於使用“我”的次數。

因此,我們在跟陌生人交往的時候,每個句子前麵都要盡可能地加上“你”字,這樣會立刻抓住對方的心。運用這個技巧可以獲得很多積極正麵的反應,比如可以使對方產生自豪感,省去額外的思考。

總之,想要擁有一個好人緣,想要贏得別人的尊重與賞識,一定要記得隨時隨地把“你”字掛在嘴邊。

與人交往要保持距離,把握分寸

距離是一種美,也是一種對自身的保護。感情容易滋養人心,也會輕易傷害人心,不管是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是海誓山盟的愛情,都可能在不經意間刺痛對方。

刺蝟是一種全身披著刺的針毛動物,這種動物通常群體而居,自成一個小團體。西方有一種刺蝟定律:每當天氣寒冷的時候,刺蝟被凍得渾身發抖。為了取暖,它們會彼此靠攏在一起,但是它們之間會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原來,如果相互距離太近,刺蝟身上的刺就會刺傷對方,但如果距離太遠的話,又達不到相互取暖的效果,於是刺蝟們找到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會被彼此刺傷。

在職場上,也有所謂的“刺蝟理論”,我們稱它為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認為與別人的交往越親密越好,其實不然,如果你不注意保持距離、把握分寸,就可能會在人際交往中受到傷害。

在目前的企業中,最可怕的莫過於人際關係瀕臨破裂,以及嚴重壓力所造成的精神危機。幾乎每家公司的人事經理都表示,上班族人士由於同事間糾紛而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我們可以把“刺蝟理論”運用到領導與部屬、同事與同事之間的關係處理上,保持互不傷害的適當距離,達到共存共處的目的。

心理學研究認為:領導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這樣做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可以避免下屬之間的嫉妒和緊張,可以減少下屬對自己的恭維、奉承、行賄等行為,可以防止與下屬稱兄道弟、吃喝不分,並在工作中喪失原則。事實上,霧裏看花,水中望月,往往會讓人產生“距離美”的感覺,保持親密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適當的距離。

好朋友之間也應當注意保持距離。朋友間相處,也需要有一些空間,太過親近而不小心忘了分寸,口無遮攔,會造成彼此間關係的緊張。另外,大家來自不同的環境,接受過不同的教育,時間一長,即使再親近的朋友,也難免會出現問題。感情往往是最脆弱的,太過疏遠難免淡漠,太過親密難免疲憊,隻有保持適中的距離,才能保持和諧。

就算是關係最親密的夫妻,相處的時候也需要有些距離,要有屬於個人的空間。人們常把夫妻比做兩個相交但又重合的圓。交叉部分是夫妻共同的世界,兩人在這兒盡享親密和溫馨;不交叉的部分是各自獨有的天地,這裏有丈夫和妻子不同的色彩甚至隱私,任何恩愛夫妻都不能因親密無間而慷慨地全部讓出,也不能因一時的矛盾而無限地擴大自己的空間。

距離是一種美,也是一種對自身的保護。感情容易滋養人心,也會輕易傷害人心,不管是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是海誓山盟的愛情,都可能在不經意間刺痛對方。

留出距離就是給彼此的感情騰出一個足以盛放的空間。為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遠方的距離承載了更多的向往和更多的牽掛,距離換取的是更多的珍惜而不是摩擦。

提問要講求技巧

與人交往,不該知道的就不要知道,知道多了反而惹事生非。

有個人家裏出了一點麻煩,可他並不想讓別人介入這件事。可是有個朋友一次到他家去,感覺氣氛不對頭,於是就不斷問:“怎麼回事?你家出什麼事了?”搞得他很無奈。

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喜歡刨根問底的人,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人不堪忍受。假如有人沒完沒了地打聽你的生活,你肯定也會很煩。

與人交往,不該知道的就不要知道,知道多了反而惹事生非。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保密的東西,都有不想讓別人知道某些事的權利。你的朋友因一個不願讓他人知道的事鬧得情緒很低,而你又敏感地從他的神色上猜出了他有心事,於是就問對方遇到了什麼麻煩,可對方覺得告訴你不好,不告訴你又怕得罪你,這不是難為他嗎?

要恰當,得體、有效地提問,需要掌握一定的提問技巧。

1. 選好對象,有針對性地提問

(1)適應對方的年齡、身份、文化素養、性格等特點

你對小朋友可以問“你幾歲啦?”對老年人就不宜這樣問。再如你可以對一個中國人問:“你在哪兒工作?”“收入不錯吧?”“家裏有幾口人?”這是關心尊重對方的表示;但這樣問一個美國人,就是打聽別人隱私的不禮貌行為。被問人有的熱情直爽,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文靜安詳,有的急躁毛躁;有的高傲,有的謙虛;有的誠懇,有的狡黠。性格不同,氣質各異,提問的方式也應當有相應的變化:或單刀直入、或迂回進攻、或直接發問、或試探而進。隻有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2)根據對方的心理特點

在問答過程中,提問的人、提問的內容、提問的方式,甚至提問行為的本身都會對被問人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提問人必須根據被問人的心理特點進行提問,這樣才能達到提問的目的。在提問的時候,被問人總是處於一定的心境之中,比如我們去探望病人,對方正在為病情焦灼不安,我們就不應問:“病情會不會惡化呀?”

另外,被問人總會對提問人的問題本身采取一定的態度,從而產生種種心理活動,如抗拒心理、回避心理、揣測心理等。

2. 掌握雙方問答進程,提問要有明確目的

提問在交際活動中處於主動地位,它決定了對方說不說、說什麼、怎麼說;也決定了雙方的交談程序和交際氣氛。所以,提問也應有控製技巧。

(1)掌握社交氣氛

兩人問答,氣氛是冷淡或是融洽,對社交的效果有很明顯的影響。社交氣氛可由提問的問題和方式來控製。選擇問句的句式和嚴肅的語氣,使氣氛緊張,能對被提問人的心理產生壓力。如審訊犯人:

“你昨晚去沒去過會計室?”

“去過。”

“一個人還是幾個人?”

“一人。”

“去幹什麼?”

“偷錢。”

“偷沒偷?”

“偷了。”

從此例可看出提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掌握由提問到表達的過程

有時人們提問,是要對方聽自己表達,這就有個由自己提問到自己表達的轉變過程。如:

電車上,一位中年人給一位婦女讓座。這位婦女一聲不吭就坐下了。

中年人問:“嗯,您說什麼?”

婦女回答:“我沒說什麼呀!”

中年人說: “哦,對不起,我還以為你說了‘謝謝’呢。”

中年人的提問是為了引出自己後麵對婦女的批評,顯得含蓄而又有心計。

孟子在批評齊宣王不會治國時問:“假若一個人,把妻室兒女托付給朋友照顧,自己到楚國去了。等他回來時,妻子兒女卻在挨餓受凍。對這樣的朋友,該怎麼辦?”

齊宣王答:“和他絕交。”

孟子說:“假若管刑罰的官吏不能管理他的部下,怎麼辦?”

齊宣王答:“撤掉他!”

孟子又問:“假若一個國家搞得很不好,那又該怎麼辦?”

齊宣王這時隻好看看左右而講其他的了。

孟子先設兩問誘導齊宣王作出肯定的回答,然後提出應該怎樣處置不會管理國家的國君,使齊宣王無以對答,最後服從自己的想法。

3. 講究方式提問,提高提問水平

(1)話題的選擇是一大關鍵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要使對方樂於答話,不如挑他感興趣的來說。其實,提問也如此。比如一個人羽毛球打得好,就可先問:“聽說你對羽毛球很拿手,是嗎?”問話的提問正像打羽毛球時的發球,你以對方的特長發問,就像特意發了個使對方容易接的球,他當然樂意還擊,一來一往,暢談不休,所以,有人把提問稱為“談話的發球”,這一比喻是很恰當的。

(2)技巧要與實際相適應

有位青年人走進一家裝潢別致的咖啡廳,拿起餐巾圍在脖子上。店主看見了,就對夥計說:“你過去告訴他,他弄錯了。不過講話要注意方式。”服務員走過去,對顧客說:“對不起,先生,您要刮臉,還是理發?”這個青年人聽後卻拉下了臉。

這個提問由於不符合社交場合,誰也不會跑到西餐館來刮臉或理發,於是這種委婉的提問在青年人聽來就可能是諷刺與嘲弄,是達不到交際效果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