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繞開失敗雷區:零壓力社交不能碰觸的禁區(2 / 3)

生命十分短暫,有很多建設性的工作等待我們去進行,因此,我們不必對說出我們不喜歡聽到的話語的每個人進行“反擊”,不必對我們不喜歡的事物一一進行評判。即便是遇到自己急於想要實現的目標更加需要冷靜,情感衝動並不表示你已經製訂好了計劃、有了可行的方案、能夠取得想要的結果,就像完備的考慮開始好像多花一點時間,但是它會更加有利一樣。

零壓力社交忌沉默寡言

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不會因說錯話喪失機會,但也會因沒有說好話而喪失更多的機會。

交往中,人們對一個人的了解最主要的是來自被了解者的言語,有高超的當眾講話水平就能體現一個人的知識水平、閱曆經驗等綜合素質,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別人是不會在意也無法了解的。孔子曾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意思是說,他看人,首先還是要“聽其言”。一個人思想怎樣、水平如何,聽他說話、同他談話,就可得知。當然,檢驗、衡量一個人思想、才能、學識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但那需要時間、條件。在組織、個人需要盡快認識、了解某人時,“聽其言”,則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所謂“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也是在“談”了之後才有的感受。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人才濟濟,要想在社會上取得一席之地,或找一份穩定工作,首先要讓別人了解你,而在求職麵試中,被人了解的途徑最主要就是言談舉止,正所謂“言之方可知之”。

韓信最早曾投靠項羽,但懷才不遇不為所用,千裏迢迢入蜀投奔漢王劉邦;因未得與劉邦言,也不得重用,隻做了個管理糧食的小官。他又走了,被丞相蕭何追回,力薦給劉邦。劉邦無奈,隻好召見他:“丞相數薦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韓信終於有了一吐胸中經綸的機會。他向劉邦分析了楚漢之間的形勢優劣,指出劉邦雖弱,但具備戰勝項羽的條件,言之鑿鑿,頭頭是道。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拜為大將,韓信果然不負聖望,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為成就漢室霸業,立下頭功。

試想,韓信如無一吐經綸的機會,或許此生就碌碌無為,曆史也會因此改變。

著名畫家徐悲鴻,他的人生機遇很多是用語言贏得的。1916年徐悲鴻21歲時報考複旦大學,校長召見新生,其優雅的談吐給校長留下深刻印象,認為徐悲鴻是可造之才,後給予諸多勉勵與幫助。1920年他留學法國時,在一次茶話會上被介紹給法國當時最大的畫家達仰·布佛萊。久慕大名的徐悲鴻當即說道:“先生!我很盼望能得到您的教誨。”一句話便讓達仰感到這個中國青年的誠懇樸實,立即將自己畫室的地址給了徐悲鴻,囑咐他每星期天的早晨到自己的畫室去。在第一個星期天,徐悲鴻去見達仰,同達仰談起了自己的追求和信心,達仰了解了其天賦和抱負異常歡喜,他竟忘記自己已68歲的高齡,開心地同徐悲鴻談起50餘年來的往事。得益於達仰的慧眼,徐悲鴻終成一代大師。

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不會因說錯話喪失機會,但也會因沒有說好話而喪失更多的機會,因此,要想獲得成功,就要讓自己適時地抓住說話的好時機,讓優雅的談吐贏得對方的好感,從而使自己快速實現目標。

零壓力社交忌空頭支票

“空頭支票”是一個人信用的組成部分,一旦開出而不能兌現,必然使自己的信譽度降低,因此,“空頭支票”還是少開為佳。

當今社會,開空頭支票已成為一些人的習慣,嘴上說得好聽,做起來卻是另一套。在交際場上,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無法收回,比如做生意的你信誓旦旦地承諾:

“不管怎麼樣,這次價格讓你便宜兩成兒! ”

“無論什麼時候都免費進行維修! ”

“這個和那個就白送給你了。”

在總想賣出、讓對方買下的心態支配下,很容易無意中說出多餘的話來,而讓對方抓住意外的許諾,因此,在說出沒有商量餘地的話之前,一定要在腦子裏盤算幾下,必須明確表明:在某種範圍內自己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處理糾紛時更須注意不要做口頭上的許諾,千萬不要為了安慰對方而說出對自己、對自己公司不利的話,如果對糾紛處理沒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按照對方所說的去辦。“我方將很快做出處理,請原諒”、“那件事,我會負責的”、“這個,我知道怎麼處理”等宜慎用。在弄清事情的前因後果、判明自己的確有責任以後再說也不遲,雖然有必要傾聽對方的發言,但是並不意味著就可以輕率地承諾,否則很容易被抓住把柄。

不要在糾紛的當場許下諾言,而應該采用以下的話來平息糾紛:“我們一定會努力查明問題的真相!”“待和上司商量後,我們將酌情做出妥善處理!”“這件事還是讓我考慮考慮吧。”“我試著幹幹看吧。”但有時語言表達容易含糊不清,所以一旦找到對方能理解的妥協點,就要清楚說明哪些可做、哪些不能做,認真地予以解決。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將其付諸書麵形式,處理糾紛也是商業交涉,最後一定要弄得一清二楚。

零壓力社交忌優柔寡斷

零壓力社交忌優柔寡斷,放開優柔寡斷的雙手,你會收獲更多。

許多人經常處於惶惶不可終日之中,他們每天不是擔心工作,就是擔心家庭,簡直沒有一件事不擔心的。這樣的結果,就是作任何決定都優柔寡斷,不知取舍。

人生要想有真正的保障,就得每天在各方麵有所改進,爭取每天都有進步,但是進步並不是完全不需要付出代價,事實上就是因為你犯了錯,才有機會去改進,也才有機會獲得更多,並擁有更大的保障。

一個人優柔寡斷,實際上是因為他對所擁有的東西太在乎,信心不足,進取心又不強。

現實生活中,行動的快與慢是決定成功的關鍵。快速的行動是對積極心態的實踐,如果隻有積極的心態而沒有積極的行動,那麼積極的心態也隻能止於心態,不會有任何效果和作為。

起步稍慢的結果,就是會增加很多遺憾。現實生活中有3種人:一種是引領潮流者,能引領新生事物的發生;另一種是跟隨者,是仿效前者生存;後一種是頑固者,不願放棄原來的東西,結果隻能是空留遺憾。

兩個獵人去打獵,路上遇到了一隻大雁,於是兩個獵人同時拉弓搭箭,準備射殺大雁。這時獵人甲突然說:“喂,我們射下來後該怎麼吃?是煮了吃,還是蒸了吃?”獵人乙說:“當然是煮了吃。”獵人甲不同意煮,說還是蒸了吃好。

兩個人爭來爭去,雖然明知彼此建議的優缺點,但就是作不了決定,一直沒有達成一致。終於,前麵來了一個砍柴的村夫,於是兩個人征詢村夫的意見,村夫聽完說,這個很好辦,一半拿來煮,一半拿來蒸,不就可以了。兩個獵人感覺這個主意不錯,決定就這麼辦。待他們再次拉弓搭箭,可是大雁早已飛走了。

獵人犯了議而不決、拖遝等待的錯誤,在如何吃的問題上,花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最終失去了獵殺大雁的最佳時機。沒有了獵殺的過程,當然就沒有了怎麼吃的結果;沒有快速地行動,當然就沒有最後的成功。

這裏,快速製訂計劃是前提,而迅速地行動才是檢驗計劃和實施計劃的根本,快速行動應該是一個追求有所收獲的人必備的素質。要克服決斷依賴症,在需要作出決斷的時候,不會無謂地拖延,就要明確行動的重要性,不在計劃上耗掉太多的時間。有的時候,優柔寡斷的人,往往就是因為將計劃的重要性強調得太厲害了,所以遲遲作不了決定。

管理學大師湯姆·彼得斯說:快速製訂計劃並迅速行動是一種修養。拿破侖·希爾說: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後才去做,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如果要等所有條件都具備以後才去做,那就隻能永遠等待下去。

優柔寡斷的人,就像一個貪婪而不自量力的家夥,顯得可愛而又愚蠢,可恨而又可憐。他必須要將“人生就是有得必有失”的道理明確到他的具體行動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一個方麵都做到最好,而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不要優柔寡斷,要快速作出決定。

零壓力社交忌優柔寡斷,放開優柔寡斷的雙手,你會收獲更多。

零壓力社交忌多疑猜忌

猜疑一般總是從某一假想目標開始,最後又回到假想目標,就像一個圓圈一樣,越畫越粗,越畫越圓。有些人在某些方麵自認為不如別人,因而總以為別人在議論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計自己;一個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別人,越不易產生猜疑心理。

人們常說: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拯救一個人,也可以摧毀一個人。在麵臨困難、挫折時,為何有的人會百折不屈、意誌堅強;有的人卻會誠惶誠恐、一蹶不振?這主要是心態的問題,或者說是心理健康的問題。生活中誰都不可避免遭遇心理問題,心理素質好的人能很快地自我調節過來,而心理狀態差的人就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這就需要借助心理專業人士的疏導和解壓,使其盡快恢複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

造成猜疑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作繭自縛地封閉思路

猜疑一般總是從某一假想目標開始,最後又回到假想目標,就像一個圓圈一樣,越畫越粗,越畫越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人偷斧”的寓言了:一個人丟失了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從這個假想目標出發,他觀察鄰居兒子的言談舉止、神色儀態,無一不是偷斧的樣子,思索的結果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標,他斷定賊非鄰子莫屬了。可是,他不久在山穀裏找到了斧頭,再看那個鄰居兒子竟然一點也不像偷斧者。現實生活中猜疑心理的產生和發展,幾乎都同這種封閉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維密切相關。

2.對環境、對他人、對自己缺乏信任

古人說:“長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長相疑。不過,“他信”的缺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聯係。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別人,實際上也是對自己有懷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麵自認為不如別人,因而總以為別人在議論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計自己;一個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別人,越不易產生猜疑心理。

3.對交往挫折的自我防衛

有些人以前由於輕信別人,在交往中受過騙,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損失和感情挫折,結果萬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

猜疑的人通常過於敏感。敏感並不一定是缺點,對事物敏感的人往往很有靈氣、有創造力,但如果過於敏感,特別是與人交往時過於敏感,就需要想辦法加以控製了。具體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用理智力量克製衝動情緒的發生

當發現自己開始懷疑別人時,應當立即尋找產生懷疑的原因,在沒有形成思維之前,引進正反兩個方麵的信息。如“疑人偷斧”中的那個農夫,如果失斧後冷靜想一想,斧頭會不會是自己砍柴時忘了帶回家,或者挑柴時掉在路上?那麼,這個險些影響他同鄰人關係的猜疑,或許根本就不會產生。現實生活中許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由於猜疑者的頭腦被封閉性思路所主宰,卻會覺得他的猜疑順理成章,此時,冷靜思考顯然是十分必要的。

2.培養自信心

每個人都應當看到自己的長處,培養起自信心,相信自己會與周圍人處理好人際關係,會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這樣,當我們充滿信心地進行工作和生活時,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行為,也不會隨便懷疑別人是否會挑剔、為難自己了。

3.學會自我安慰

一個人在生活中,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流言,與他人產生誤會,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細節上不必斤斤計較,可以糊塗些,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己煩惱。如果覺得別人懷疑自己,應當安慰自己不必為別人的閑言碎語所糾纏,不要在意別人的議論,這樣不僅解脫了自己,而且還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勝利,產生的懷疑自然就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