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繞開失敗雷區:零壓力社交不能碰觸的禁區(3 / 3)

4.及時溝通,解除疑惑

世界上不被誤會的人是沒有的,關鍵是我們要有消除誤會的能力與辦法,如果誤會得不到盡快地解除,就會發展為猜疑;猜疑不能及時解除,就可能導致不幸。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同你“懷疑”的對象開誠布公地談一談,以便弄清真相、解除誤會。猜疑者生疑之後,冷靜地思索是很重要的,但冷靜思索後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該通過適當方式,同被疑者進行推心置腹的交心。若是誤會,可以及時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過談心,了解對方的想法也很有好處;若真的證實了猜疑並非無端,那麼,心平氣和地討論,也有可能使事情解決在衝突之前。

身處紛繁複雜的社會中,其實,每個人都存有心理疾病,隻不過是輕重程度的不同而已。初看這句話時,也許你會讚同,也許你會詫異甚至會辯駁,認為這是危言聳聽,好端端的人,哪裏會有什麼心理疾病啊?然而,近年來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案例的報道,或親身耳聞目睹過自己身邊熟悉的人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非生理性問題時,不得不相信:心理疾病在現代社會已相當普遍,且危害程度不亞於生理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自殺。因此,初步掌握判斷心理疾病病情的輕重緩急的基本知識對於提高治愈率、改善預後十分有益。

在人際交往中應如何消除猜疑心理呢?

1.優化個人的心理品質

也就是說要加強個人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質的修養,淨化心靈,提高精神境界,拓寬胸懷,以此來增大對別人的信任度和排除不良心理的幹擾。

2.擺脫錯誤思維方法的束縛

猜疑一般總是從某一假想目標開始,最後又回到假想目標。隻有擺脫錯誤思維方法的束縛,擴展思路,走出“先入為主”、“按圖索驥”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證實和不能自圓其說的情況下自行消失。

3.敞開心扉,增加心靈的透明度

猜疑往往是心靈閉鎖者人為設置的心理屏障。隻有敞開心扉,將心靈深處的猜測和疑慮公之於眾,或者麵對麵地與被猜疑者推心置腹地交談,讓深藏在心底的疑慮來個“曝光”,增加心靈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間的了解溝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閡、排釋誤會、獲得最大限度的消解。

4.無視“長舌人”傳播的流言

猜疑之火往往在“長舌人”的煽動下才越燒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釀成惡劇,因此,當人們聽到“長舌人”傳播流言時,千萬要冷靜,謹防受騙上當,必要時還可以當麵給予揭露。

5.要綜合分析被猜疑對象的長期表現,識破各種離間計

當我們開始猜疑某個人時,最好能先綜合分析一下他平時的為人、經曆以及與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現,這樣有助於將錯誤的猜疑消滅在萌芽狀態。

零壓力社交忌直言直語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掩飾自己的情緒,不管什麼場合,也不問對象是誰,不考慮說話會引起什麼後果,心裏有什麼就說什麼,直來直去,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結果無意中便得罪了別人。

喜歡直言直語的人一般都具有“正義傾向”的性格,言語的爆發力及殺傷力很強,所以有時候這種人也會變成別人利用的對象,鼓動他去揭發某事的不法,去攻擊某人的不公。不管成效如何,這種人總要成為犧牲品,因為成效好,鼓動他的人坐收戰果,而他分享不到多少;成效不好,他必成為別人的眼中釘,是排名第一的報複對象。 所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該委婉含糊時就不要直白。

“直言直語”本來是人性中一種很可愛、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質,因為唯有這種直言直語的人,才能讓是非得以分明,讓正義與邪惡得以區分,讓美和醜得以分明,讓人的優缺點得以分明,但在人性叢林裏,“直言直語”卻是一個人的致命傷。

老實厚道的李軍是一家公司的中級職員,他的心地是公認的“好”,可是一直升不了職,和他同年齡、同時進公司的同事不是外調獨當一麵,就是成了他的頂頭上司。另外,別人雖然都稱讚他“好”,但他的朋友並不多,不但下了班沒有“應酬”,在公司裏也常獨來獨往,好像不太受歡迎的樣子。

其實,李軍能力並不差,也有相當好的觀察、分析能力,問題是,他說話太直了,總是直言直語,不加修飾,於是直接、間接地影響了他的人際關係。

喜歡“直言直語”的人說話時常隻看到現象或問題,也常隻考慮到自己的“不吐不快”,而不去考慮旁人的立場、觀念、性格。他的話有可能是一派胡言,但也有可能鞭辟入裏;一派胡言地“直言直語”,對方明知,卻又不好發作,隻好悶在心裏;鞭辟入裏的直言直語因為直指核心,讓當事人不得不啟動自衛係統,若招架不住,恐怕就會懷恨在心了,所以,直言直語不論是對人或對事,都會讓人受不了,於是人際關係就出現了障礙,別人寧可離你遠遠的,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靜。

有個人為慶祝自己40歲的生日,特意邀請了幾個好朋友到家中吃飯慶祝。其中3個人準時到了,隻剩下一位不知何故遲遲不出現。此時,“壽星”有些著急,不禁脫口而出:“煩死啦,該來的怎麼還沒來呢?”其中一位朋友聽了之後很不高興,對主人說:“你說該來的還沒來,意思就是我們都不該來,那我就告辭了。”說完,就氣衝衝地走了。

一個沒來,又被氣走一位,這位主人急得又冒出了一句:“真是的,不該走的卻走了。”剩下的兩位,其中一位聽到此話生氣地說:“按你那麼說,該走的是我們唄!那我也告辭了。”說著,起身摔門就走了。

又氣走了一位,請客吃飯的主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這時,氣量較大、心態較好與他交情較深的最後一位朋友開口說道:“哪有你這麼勸人的,朋友都被你氣走了,你說話怎麼不考慮一下啊?你討厭別人遲到,但你不能針對別人啊!”

這位主人很無奈,苦惱地說:“他們全都誤會我了,我根本不是說他們……”最後這位朋友一聽,再也按捺不住了,臉色大變,喊著說:“什麼?你不是說他們,那就是說我啦!莫名其妙,有什麼了不起的,你自己一個人過你的生日去吧!哼!”說完,黑著臉走了,一場美好的生日宴會就這樣不歡而散了。

讀過上麵的故事之後,我們都讀懂了。其實,這位主人並不是針對任何一位朋友的,而完全是因為著急,不加思考地把話說了出來,隻是發發牢騷,誰想到因為他說的話含糊不清,遭到了眾人誤會,因此在日常交往中,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讓你無心說出來的話破壞了本來很好的氛圍,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意。在了解了說話的智慧後,便可以做到“說者無意,聽者也無意”了。

在日常交際中,總會有一些人們不便、不忍或者語境不允許直說的話,需要把“辭鋒”隱遁,或把“棱角”磨圓一些,使語意軟化,便於聽者接受。

對人方麵,直言指陳他人處世的不當,或糾正他人性格上的弱點,這不會被認做“愛之深,責之切”,而會被看做和他過不去。

說話是一門語言藝術,如何運用好這門藝術還需要有著過人的智慧:不同的詞彙組合、不同的語氣都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千萬要管好你的嘴,即使遇到令自己生厭的事,也要再三思量之後再開口。

零壓力社交忌曲高和寡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謙讓乃君子之風範,中國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人與人之間發生一點糾紛,理應相互諒解,以和為貴。

有爭鬥,必然有所損傷。若在“打鬥”之前有一方能主動退讓,那麼,損傷將會減到最小甚至是零損傷。但大多時候,特別是在兩個或者幾個好勝者之間,是沒有一方會首先提出“暫停”或是不“打”而舉“白旗”的,原因就是為了麵子,更害怕別人誤解自己的立場而認為是害怕或是心虛等,真正的智者會主動喊“停”,做別人眼中的糊塗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輸掉了“戰爭”,從一定程度上說,真正的贏家是這些喊“停”的人,因為他掌握了事情發展的主動權。

好勝心和自尊心人人都有。人際交往,對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其實根本沒有必要計較,可有些人就不這樣想,對一些小小不然的皮毛問題爭得不亦樂乎,非得說上點兒什麼,誰也不肯甘拜下風,說著說著就計較起來,非得決一雌雄、出個勝負才算罷休,結果常常是大打出手,鬧得不歡而散,朋友結怨,反目成仇。

為什麼非要爭個勝負呢?對於一些非原則性問題,給朋友一個台階,滿足一下朋友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不但可以使朋友之間的友情得以加深,而且還能顯示出你的胸襟之坦蕩、修養之深厚,以及綽約柔順的君子風度,何必執著於一時意氣之爭呢?

不少衝突都是由於一方或雙方糾纏不清或得理不讓人,一定要小事大鬧,爭個勝負,結果矛盾越鬧越大,事情越搞越僵。學習會持有“難得糊塗”的心態,在這些小事上,沒有必要那樣清楚明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妨學得糊塗一下,得理也要讓三分,用寬容之心待人。

人類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上,需要很好地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需要與朋友友好地相處,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通俗地說,必須用一顆善良的心來對待一切,必須時時檢點自己,也就是要嚴以律己;同時,對人要寬容,得饒人處且饒人,也就是寬以待人。

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體現在事業的成功上,而事業的成功則一半取決於人際關係的成功。在魚龍混雜的社交場合裏,表現得太過強硬,容易惹來麻煩;表現得太過軟弱,又無法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聰明的人要運用社交手腕得到好人緣,得到別人的肯定,要學會如何與他人“以和為貴”地相處。“以和為貴”的“宗旨”是一種具有靈活性、既能夠堅持原則又能夠靈活應用、不失變通的交際智慧。生意場上和氣生財,社交或交友以和為貴,心氣平和地對待一切事情,“和”就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一種以柔克剛的力量。

“和”是一種處世的根本原則。釋放自己、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寬恕別人,就是增加自己的榮耀;原諒別人,就是提高自己。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寬容一切眾生的人生,寬恕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緩的語氣,使人感激,心存寬恕之心,才能令人懷念。

無論社會生活多麼複雜,說到底都是由人際交往組成的,社會生活猶如一張網,每個人都是這張網上的一個結,不管你自覺不自覺、願意不願意,每時每刻都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給別人留一些餘地,自己將獲得一片天空;給別人留一點後路,就是為自己打開寬闊的道路。與人方便即是自己方便,這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做人處世的藝術,不是嗎?

歲月總會留給記憶一些東西,很多不關注的事物也會隨著歲月慢慢進入眼簾。很多時候,爭強好勝未必是好的處世態度,有些事情也不必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世界並非隻有黑白是非之分。現實是多樣化的,必須去適應,而不是等待它變化,委屈、忍讓,是必須經曆的,也幾乎是人人經曆的。從最初的張揚、心直口快、衝動、好勝,漸漸過渡到明白這些所謂的性格並不能適合這個現實的世界。對了不必炫耀,錯了不必沮喪,心知肚明即可,不必太過計較,計較除了增加心中的諸多不快之外,什麼好處也不會留下。

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恕。寬容是剔除了心中的私欲和雜念後的淡泊明誌,是推己及人、以德報怨的瀟灑人生,它帶著一生的千千結,再多煩惱幽怨都渙然冰釋;寬容體現了人類超凡的愛心,沒有愛心談不上寬容。試想一下,一個對世界漠然、對生活失望、對他人冷酷、斤斤計較,易怒、易恨、易嫉妒的人,怎能做到寬容呢?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謙讓乃君子之風範,中國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人與人之間發生一點糾紛,理應相互諒解,以和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