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總經理戰略管理行為研究(5)(1 / 3)

人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對於總經理來說,僅僅獲得金錢收入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金錢本身給總經理帶來的滿足程度是有限的,總經理一輩子並不能消費多少財富,何況真正在市場經濟下摸打滾爬、通過自己的汗水獲得收入的總經理,往往生活並不奢侈。但並不是說,總經理不需要金錢。在金錢已基本滿足、不再能作為對總經理的激勵手段時,是否還有其他的激勵方式可以激勵總經理將自己的心血完全投入到企業的持續發展上去呢?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工作的動力除了掙錢滿足自己及家人的生活需要外,更重要的、能給以最大滿足的也是更有激勵作用的是實現自身的價值,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可、尊重,甚至是敬仰,突出表現在他的社會和政治地位上。如何提高總經理的社會地位呢?讓優秀的總經理去做官,既不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也不符合當前總經理職業化的潮流。借鑒國際經驗,首先,應創造一個使總經理獲得尊重的社會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主體是企業,總經理作為企業的領袖,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所以創業者、大企業的總裁等都是新聞媒體追蹤的對象,是社會上的名流,是人們向往和模仿的對象。大企業的總經理能夠對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活動進行決策,對人、財、物等資源進行組合,創造出極大的社會財富,一些企業的銷售收入甚至超過許多小國家的GDP。伴隨著經營的全球化,總經理也將企業的品牌甚至自己的名字推向世界各個角落,所有這些都會給總經理以成就感和自豪感,這也是推動總經理將一生的心血投入企業的最重要的激勵。其次,給總經理足夠的經濟收入,讓其能夠根據自己的意誌去做對社會有益的事。金錢對於總經理的含義和對於一般老百姓的含義是有區別的,因為總經理是有風險的,一旦被解聘,他的社會地位、社會影響就不能像在職時通過自己的工作成績表現出來,但可以通過過去積累下來的金錢做一些善事。在美國就有洛克菲勒基金會、福特基金會,比爾·蓋茨也於2000年拿出157億美元建立慈善基金。最後,給總經理提供參政議政的機會。雖然隨著總經理的職業化,總經理越來越願意將自己的一生貢獻給企業,但是他們也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政治,中國的總經理更是如此。中國曆來是一個官本位的國家,人們具有很強的參政意識。總經理作為社會的上層人士,具有一定的參政能力,更具有強烈的參政欲望,當其獲得經濟上的權力以後,就更會對政治權力產生渴望。雖然我們可以通過某種渠道使得一些具有較高政治素質的人走上政治舞台,但是對於大多數總經理來說,還是應該疏通其議政的渠道,使他們的聲音能夠傳播出來,使他們的好的、可行的政策建議能夠對國家的改革和經濟運行產生影響。

四、約束機製的建立

(一)完善企業產權製度和治理結構

總經理的經營管理行為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是企業製度和總經理評價報酬製度。傳統國有企業製度的弊端和問題,各界討論很多,已基本達成共識,在此,僅就傳統國有企業製度如何製約了總經理的戰略管理進行簡要分析。

在傳統體製下,對總經理的約束主要是行政約束,主要是通過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的。行政主管部門對企業是一個人財物、產供銷無一不管的主要部門。這種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地按嚴格行政等級進行管理,產權關係模糊,產權主體虛置,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隻有采取外部行政約束來關注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問題,通過企業主管部門來幹預企業,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總經理不可能自主經營、開拓創新,從而造成總經理的依附性、服從性和被動性。從總經理的任命方式來看,大多數國有企業負責人是由行政主管部門任命的,行政主管部門手中握著企業負責人的烏紗帽,這種體製造成總經理的眼睛盯市長、局長,而不看市場,一切服從行政的安排,扼殺了企業的活力。另外,傳統上企業作為政府附屬物,總經理等同於國家幹部,被當作“算盤珠子”撥來撥去,造成許多總經理沒有把總經理的職業固定化,沒有把幹企業作為終身追求,而是希望在短期內提高效益,為提升到更高的政府行政職位打基礎。總經理將企業作為政治“跳板”,助長了企業的短期行為。同時,傳統的國有製總經理實行按級別的月工資製,其收入沒有與經營效益掛鉤,不能調動總經理的積極性。前些年實行的承包製,也隻是負盈不負虧,甚至有些總經理連自己該得的獎金都不敢全額領取。由此可以看出,企業產權製度造成的企業自主權的缺乏,使總經理難以發揮戰略管理職能,而總經理的行政任命製和總經理等同於國家幹部造成的非職業化等使得總經理較重視企業短期的贏利,缺乏執行戰略管理的足夠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