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武戲(1 / 2)

二十年前的江湖,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飛刀不可接。”

江山代有才人出,二十年後的江湖,鋒芒畢露的年輕人們薄衫仗劍萬裏路,拔刀相助埋不平,已少有人知“飛刀不可接”的始末。然而,記憶不會消失,它潛藏於每個人的腦海裏,一經激發,便會如潮般湧出。

有人生來記憶力超群,強橫者被譽作過目不忘。曾威震一方的“幽冥鬼手”原天記性頗好,能讓他印刻入腦的人放眼天下不超五十之數,生平第一大敵琅琊侯平一梅當居首位,緊隨其後的,非天下六聖、非三朝帝君,而是一名色藝雙絕的勾欄女子,一個聖人之下飛刀無解的江湖傳奇——杜三娘。

倒退二十年,這天下間有兩位力壓須眉男兒的奇女子,一為洛離七上將之首統軍數十萬的夢青落,二為青樓出生一手飛刀例不虛發的杜三娘,前者居廟堂之高,後者處江湖之遠。

原天暗握左掌掌心的焰火號為“幽冥”,有悖於五行相克之理,遇水土不滅,遇金木興旺,一經沾身,如附骨之疽,極難擺脫,乃是他的得意絕學。

然而,杜三娘飛刀一至,熊熊燃燒的“幽冥之火”便摧枯拉朽般眨眼熄滅,掌心被洞穿,下一瞬,寒光射進蘇高歌的胸膛。

身為上京城年輕一輩領軍人物、聖人之子的蘇高歌懷藏六大絕技,穿有內外兩層金門鎖子甲,通玄上境的修為,但對上那一點寒芒,卻連抬一下手指的簡單應對都無法做到。

胸膛中刀,纓穗飛揚。

這一刀的風情很難用言語去形容,如果硬要去做一個類比,拿方不器傳承自老頭子的拔劍式來說,重在一“快”字,而飛刀,則再添兩字,“準、狠”!

任你萬水千山,日落月升,飛刀一出,不達目標誓不罷休,執不成功便成仁之念,輔以無數次的揮刀動作,再加上高山止仰的武道修為,聖人之下,何人能敵?

計謀施展基於一定限度內,倘若實力相差太過懸殊,則百無一用是書生。

蘇高歌萬沒料到淪落至賣麵為生境地的杜三娘強得完全不講道理,他連出招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一記飛刀釘在柱子上,那般輕描淡寫又潑墨揮毫的出塵姿態,為他生平僅見。

人貴有自知,與欺男霸女外強中幹的尋常帝都紈絝不同,蘇高歌沒有因驚怒而叫囂,他知道對方已手下留情,不然這一刀就能要了自己的小命。

蘇高歌偏頭吐了口血沫,唇角牽起一抹強笑,左手握住正中前胸的飛刀刀柄,眉頭微皺,兀然朝外一拔,血花噴濺,紅刀落地,束縛一經解開,整個人差點軟倒在地,暗暗運勁撐住身形,右手折扇唰的一展,道:“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皆不及,飛刀杜三娘。咳咳……果然名不虛傳。”

全然不顧花花轎子人人抬之理的杜大娘柳眉一挑,嗤笑道:“老娘有無名,虛傳否,你一介黃口小兒有何資格評論?憑蘇無遮那條老狗?”

識時務者為俊傑,權貴世家出生的精英子弟大都能忍人所不能忍,講究一個喜怒不形於色,吃了一記飛刀教訓的蘇高歌沒有針尖對麥芒地出言相譏,古之梟雄,為求霸業,生食親子之肉亦曾有過。

蘇高歌的沉默讓杜大娘更是不屑其為人,但凡血性尚存,生父遭辱,理應給予強力回應,拳腳不是對手,口舌卻可一爭上風。

隱忍求活固然重要,但若沒了傲骨,苟且於世又有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