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故事(1 / 2)

儒家先賢有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縱觀古今,當得起這十二字評語的人屈指可數。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占一“勇”、洛離王朝的開國帝君陳放占一“仁”、學識無雙一步儒聖的王明寅占一“知”,此三者可謂是浩瀚無疆的曆史長河中最耀眼的光彩,明亮如皓月,璀璨似星辰。

相較三人而言,方不器的存在實在是太過渺小,仿若沙粒,微不足道。

不過,當今之世,能坦然麵對天雷轟擊的人也沒幾個,方不器倒勉強可稱一聲“大勇”。

他一向大膽,不然,也不會安心修煉序章上寫明“逆天改命”的《洞玄經》。

有道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越是熟悉,越可聽音而識。

猶若晨鍾暮鼓的一道淺吟隨風入耳,直如醍醐灌頂般,雙眸閉合的方不器猛然眼簾一掀,一抹淡白色的光輝劃過眼角,沒有道理的支撐,不用縝密的詮釋,他的第一反應是,劍光。

不講道理的劍光,將烏雲密布、雷霆充斥、狂風肆虐的天空硬生生地劈開,手法極其簡單粗暴,效果也立竿見影,雲散雷隱,風聲漸止。

生命威脅眨眼消去,方不器心底卻無一絲喜意,麵沉入水,來不及多想,霍然轉身朝後山方向看去。

下一刻,後山之上,大風起兮雲飛揚,天降雷霆數百道,電光閃爍間,轟然下砸,樹遭雷擊,火焰頓生,成燎原之勢,映得半邊天紅,雷鳴之聲不絕於耳。

毫發未損順理成章步入夢寐以求之通玄境的方不器瞳孔一縮,麵色大變,常擅分析的大腦一片空白,張口欲言卻又止,整個人渾渾噩噩,哪還有半點先前激戰楊青青的風采。

天雷之威攝人心魄,演武廣場滿堂千餘客一時競相無言,目瞪口呆。

“方小子,借老子一劍!”

雷電與火焰相伴的學宮後山之上,遠遠傳來一聲大喊,並不出塵,反透著股市井青皮的味道,很是俗氣。

話聲未落,方不器背在身後斜插於黑鐵劍匣內的木劍脫鞘而出,劍身白光大亮,仿佛白虹貫日,拖出一條細長的匹練劃過天際,一劍飛入後山。

“踏馬江湖多少事,劍掃不平幾時休?任你高官厚祿、黃金美妾、名望權勢、江河萬裏何處不為家?於我言,不過一劍!世間諸般道理,唯美酒不可負,美人……不可辜……”

悠揚的歌聲飄蕩在後山上空,聲音頗顯粗獷,夾雜著一絲沙啞,與天籟之聲沒有半點聯係,旁人聽之,莫名覺出一股灑脫不拘的逍遙氣來,使人心向往之。

這歌聲一出,天邊紅光漸消,後山雷聲緩止,風聲依舊呼嘯,卷起些微濕意,一滴綠豆般大小的雨珠落在方不器肩上,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淅淅瀝瀝,似要洗去煉金台上因比鬥而生出的戾氣。

雨水沾濕了方不器的襯衣,他回頭看了一眼露出廬山真麵目的楊青青,目光一轉,和台下恰逢其時的小公爺心有靈犀地對視了一眼,環顧四方,眼角餘光自學宮三巨頭所在的高台一閃而過,眾目睽睽下,一字一字地說道:“我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