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疏通信息渠道。要廣辟信息來源,拓寬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質量,做到信息快速、準確、無遺漏地傳遞。如果在那些可能影響全局的敏感問題上出現緩報、虛報、漏報甚至瞞報,就會貽誤時機,使局部問題發展成全局問題,一般問題演變成重大問題,造成應對上的被動。
三是要辨別信息真偽。領導幹部對於從各種渠道獲取的各種信息要能比較、分析和甄別,從中捕捉應對複雜局麵有價值的信息,為決策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二、見微知著的分析判斷能力。
準確地確定複雜局麵的性質,深刻地揭示複雜局麵的成因,全麵地把握複雜局麵諸因素相互之間的聯係是妥善處理問題的基礎和依據。
一是要抓住主要矛盾。領導幹部麵對紛繁複雜的各種矛盾,要正確地分析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並善於抓住矛盾的實質,形成有針對性的應對方案。
二是要借鑒類比。複雜局麵,同任何社會現象一樣都有其“共性”所在。領導者可以借鑒彼時彼地應對類似情況的經驗教訓。以縮短此時此地應對的決策時間,把握處理時機。同時,通過借鑒類推,可以超前把握事態發展的方向,爭取應對處置的主動權。
三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領導幹部應對複雜局麵,既要借鑒以往的經驗教訓,又不能照搬照抄以往的應對方案,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置。
三、果斷決策的臨機處置能力。
應對複雜局麵,少不了緊急情況下的臨機決斷。領導幹部如能果斷決策,迅速控製局麵,使矛盾不蔓延、不擴大、不升級,就為成功地處置問題創造了條件。
一是要善抓時機。複雜局麵形成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質和量。不同階段、不同質和量的問題,其解決的難度大小不同。麵對複雜局麵,尤其是群體事件,領導幹部要有敏銳的眼光,非凡的膽識,把握處理的火候,抓住處置的時機。
二是要風險決策。緊急情況下的決策條件往往是情況複雜,矛盾突發,未有先例,因而這種條件下的決策多屬風險決策,它對領導幹部個人的經驗、知識和魄力的要求更高。領導幹部經驗豐富,遇事容易觸類旁通、從容應對;領導幹部知識淵博,遇事不至於臨陣茫然、束手無策;領導幹部魄力過人,遇事敢擔風險,當斷則斷、不受其亂。複雜局麵條件下的風險決策,具有比較濃厚的個人風格,它是對領導幹部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特殊考驗。
三是要創新思維。複雜局麵條件下的決策,往往沒有固定的程序可以遵循,多屬非常規性決策。領導幹部要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善於獨辟蹊徑,為解決問題創造新的條件,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以達到出奇製勝的功效。
四、總攬全局的統籌協調能力。
廣泛運用各種有效的手段,整合每一個條塊,疏通每一個環節,走好整盤棋,努力形成應對複雜局麵的強大合力,至關緊要。
一是要審時度勢。複雜局麵的形成不是一個孤立的社會現象,它往往和一係列社會現象彼此相關。領導幹部應對複雜局麵,不能就事論事,要把它置於全局這個整體中去觀察、考慮和決策,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就是這個道理。既要善於從大局的角度,即橫的方麵觀察、考慮問題,也要善於從曆史的角度,即縱的方麵觀察、考慮問題。
二是要周密組織。應對複雜局麵,涉及各個部門,涉及黨團、工青婦各種組織,涉及行政、經濟、法律等各種手段。作為處於指揮地位的領導幹部要善於整合各種力量,善於調動各種手段,善於協調各方關係,齊心協力、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三是要顧此顧彼。應對複雜局麵,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領導幹部統觀全局,照顧周全。比如防治“非典”的鬥爭,除了組織搶救、實施各種果斷措施外,還必須考慮到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國際的交往,市場的供給,知識的普及,科學的研究,環境的整治,等等。
五、靠前指揮的率先垂範能力。
由於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是解決各種社會矛盾的關鍵,社會生活中出現利益衝突,發生尖銳矛盾,人們很自然地要把解決問題的焦點投射到黨委和政府的一些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身上。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必須具備靠前指揮的率先垂範能力。
一是要敢於靠前。越是麵對複雜困難的局麵,領導幹部越是應該身先士卒,深入一線了解情況,置身一線組織指揮,帶領幹群攻堅克難,穩定人心,鼓舞士氣,盡快化解複雜局麵。
二是要心理調適。麵對複雜情況,甚至麵對群情激憤的圍攻和指責,領導幹部要有良好的心裏調適能力,臨陣不懼,激而不怒,沉著鎮定,從容應對,力求以“冷”對“熱”、以“靜”製“動”、以“柔”克“剛”,切忌濫用警力,激化矛盾。
三是要善於溝通。在群體性事件中,總有一些人起著謀劃、指揮的“牽頭”作用,領導幹部要善於在關鍵時刻,抓住關鍵的問題,與關鍵的人物進行對話,做好這些人的工作,借用他們的影響力來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