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所擁有的最巨大的財富,便是他頑強的事業精神。
當人們問及李嘉誠在名成利就的今天,為什麼還有那麼大的動力去忘我地工作,而且領導這樣龐大的李氏王國居然沒有絲毫的壓力感,並顯得格外從容的時候,李嘉誠不假思索地說:
“這樣說吧,以一個富有的人來說,正常生活所需要用的錢占比例隻是很少,一生沒法子用得完。譬如,我以二、三十年前的財產,就算由那時開始不做事,錢一生也花不完,不用說二、三十年後的今天。所以我認為,如果你既然已有一生花不完的錢,而錢是賺不盡的。若你為了賺錢做一些對不住良心的事而損壞你的名譽,這個人就很傻。我一向的做法就是盡本分去賺錢,將賺到的錢,部分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在醫療教育上出力,我盡我的能力去做好些,再加上從來不與世上任何人去比較財產的多少,所以在這種心理下賺錢隻有少許的壓力。
我對現在的情形怡然自得,當我沒有應酬的時候,我的菜式跟一個普通‘打工仔’的家常便飯一樣,我不覺得吃大魚大肉是一種享受。”
李嘉誠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他常常以古代的哲學思想來作為自己修身養性之道。比如“老子教人大智若愚,深藏若虛,凡事要留有餘地,才是待人接物的最高準則”之類等等,都是李嘉誠嚴於律己、寬厚待人的至理名言。
而且,虛懷若穀的李嘉誠,真正體現了他所崇尚納百川而歸大海的長江風格。在平時,不管碰到什麼樣的情況,李嘉誠從來不像其他的人那樣處事不擇手段,他對人從不抱有任何成見,也不喜歡報複。
由於李嘉誠生來就非常謙遜,即使他曾經如此坦率地剖析過自己:
“我沒有說過自己完美,我也有弱點,例如我很驕傲,我的內心很驕傲,但不表露出來……”
即使他也偶爾發過幾次脾氣,但是,他始終保持冷靜的頭腦,始終懂得如何真誠地去尊重他人。而且他非常自重寵辱不驚,這使得他直到今天仍然在社會上享有極高的威望,並且,這種威望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財富,而是因為他高尚的品行和得體的舉止所帶來的,使得李嘉誠直到今天仍然能夠贏得他的下屬以及他企業的所有股東的支持與忠心耿耿。
李嘉誠認為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直到今天他仍然堅持不懈地學習,仍然堅持從中英文報刊上吸收各種知識。長江實業的一位高級職員曾經將一篇有關於李氏王國的翻譯文章送給李嘉誠看,李嘉誠一看立即便說:“這不就是《經濟學家》裏麵的那篇文章嗎?”原來,李嘉誠早已看過原文。
不僅如此,李嘉誠的閱讀十分廣泛,他希望通過不斷地學習來陶冶自己的性情,李嘉誠曾說:
“一般而言,我對那些默默無聞,但做一些對人類有實際貢獻的事情的人,我都心存敬仰,我很喜歡看關於那些人物的書。無論在醫療、政治、教育、福利有廣闊的胸襟,對全人類有所幫助的人,我都很佩服。”
李嘉誠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扒艇好手,他最喜歡在假日時與家人好友乘艇出海暢遊,這時候,他便可以在實踐中任意升華他那獨特的船長意識了。
李嘉誠認為最能夠鬆弛腦神經、平衡身心的辦法,就是駕駛他那艘58米長的私人豪華遊艇出海遨遊了。而且當遊艇開到大海的中心地帶時,他還可以發揮他那遊泳和用通氣管潛水攝影的專長。
在汕頭大學開辦期間,李嘉誠曾經想到親自駕駛遊艇往返汕頭香港之間,但後來因為海關和邊檢的問題,李嘉誠隻好作罷。
李嘉誠不僅喜歡在事業上將自己跟大海和船聯係在一起,而且在生活環境也是這樣。譬如在李嘉誠豪華典雅、歐陸情調濃鬱的客廳裏,有一幅由著名油畫師所精心繪畫的巨大肖像畫。畫畫上的李嘉誠麵對著藍色的大海,顯得格外高大偉岸,海風將他身上米黃色的風衣高高吹起,李嘉誠用他深邃堅定的目光遙遙地注視著遠方。而遠方,在蔚藍色的海麵上,海鷗飛翔之處,船帆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