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嘉誠並不如此認為。他認為價格高昂,必然少人問津。加上塑膠花工藝並不複雜,等到長江廠的塑膠花一推向市場,其他塑膠廠勢必會在極短時間內跟著模仿上市。
經過成本預算後,李嘉誠知道,大批量生產的塑膠花,成本並不高。若將價格定得太高,其他廠商再一擁而上,長江廠的市場地位就難以穩定。隻有把價格定在大眾消費者可接受的適中水平上,才會掀起消費熱潮。賣得快,必產得多,以銷促產,比“居奇為貴”更符合商界的遊戲規則,而且能盡快占領市場。
因而,最好盡快在獨家推出的第一時間內,以適中的價位迅速搶占香港的所有塑膠花市場,一舉確定長江廠的領先地位。
這樣一來,當跟風者蜂湧而上時,長江廠的塑膠花早巳深深植入了消費者心中,市場地位將難以撼動。
就在長江塑膠廠生產的塑膠花即將大規模上市的前兩天,意大利塑膠花已進入了香港市場,由連卡佛百貨集團公司經銷。
連卡佛是老牌英資洋行,走的是高檔路線。意產塑膠花價格不菲,隻有少數洋人和華人富有家庭才買得起。
李嘉誠深知,長江廠的塑膠花質量目前還無法與意產塑膠花相比,如果同走高檔路線,自然不是對手。所以,李嘉誠更堅定了原來定下的定價思路。
合理定價,這是他的第二個高明之處。
李嘉誠攜帶自產的塑膠花樣品,像最初做推銷員那樣,一一走訪經銷商。當李嘉誠把樣品展示給他們時,這些經銷商被眼前這些小巧玲瓏、惟妙惟肖的塑膠花弄得瞠目結舌、眼花繚亂。有些經銷商是長江廠的老客戶,正由於太了解長江廠了,他們才更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就憑長江廠那破舊不堪的廠房、老掉牙的設備,能生產出這麼美麗的塑膠花?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這是你們廠生產出來的嗎?”一位客戶狐疑地問道,“論質量,可以說與意產的不分上下。”
“你們大概懷疑我是從意大利弄來的吧?”李嘉誠早已看出了客戶的狐疑,他心平氣和地微笑道:“你們可以將兩者比較,看看是港產的,還是意產的。”
大家圍著塑膠花仔細察看,這才發現李嘉誠帶來的塑膠花,的確與印象中的意大利產品有所不同。在樣品中,有好多種中國人喜愛的特色花卉品種。
李嘉誠說:“歡迎各位去長江看看,長江雖然還是老廠房,可生產塑膠花的設備卻是新的,研製塑膠花的都是新人,當然,現在的事業更是新的。”
李嘉誠眼看推銷時機成熟,報出了塑料花的價格,又一次使他們目瞪口呆。他們沒想到,這麼好的東西,竟然這麼便宜,確實太出乎意料了。
物美價廉,當然不愁不暢銷。大部分經銷商,都十分爽快地按李嘉誠的報價簽訂了供銷合約。有的為了買斷權益,甚至主動提出預付50%訂金。
由於每家經銷商的銷售網絡不盡相同,李嘉誠盡可能避免重疊。他根據消費者層次的不同,分別給予經銷商不同的花色品種,以保證銷售的均衡。
不久,塑膠花迅速風行香港及東南亞。更精確地說,應該是在數周之間,香港大街小巷的花卉店中,幾乎全都擺滿了長江出品的塑膠花。尋常百姓家,大小公司的寫字樓裏,甚至汽車駕駛室裏,無不綻放著絢爛奪目的塑膠花。
李嘉誠用他的塑膠花掀起了香港消費新潮,長江塑膠廠逐漸開始蜚聲香港產業界。
在商業訣竅中,有“一招鮮,吃遍天”這一條。李嘉誠也可謂是憑著率先推出的這“一招鮮”吃遍了香港。做生意主要有3種方式,一是創新,二是改進,三是跟風。創新吃的就是“一招鮮”,雖然不易,一旦使出來,卻費力少而收獲大:改進是在別人的基礎上做得更好,雖不易造成轟動,後勁卻很足:跟風是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這樣做起來較容易,風險也較小,但跟吃人的殘羹冷飯差不多,收獲有限。若想從小做大,最低限度應持改進的態度,不能老跟風,若有機會,也不妨創創新,來一個“一招鮮,吃遍天”。
5.頭腦冷靜,穩步前時
李嘉誠終於通過創出自己的新產品而很快占領了市場,企業得到很快的發展。李嘉誠敢於開風氣之先,使塑膠花從塑膠製品家族中脫穎而出,一枝獨秀。長江塑膠廠在李嘉誠的領導下,大發而特發。
追風跟潮,是香港產業界的看家本領。很快,香港產業界就冒出了許多專門生產塑膠花的專業廠家。塑膠花很快就席卷了整個香港市場。
引領了消費新潮的李嘉誠,並沒有陶醉在初戰告捷的喜悅中,他開始居安思危,想著進一步發展的路子,他的初步成果使他堅定了做一番大事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