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熱爐”法則(3 / 3)

五、製定規矩要合理性,別讓“熱爐”成“火爐”

為了確保秩序,企業的領導當然希望企業員工能自行遵守規矩,但事實上並不太可能,因如此做法並不一定能訂下讓大家心服口服的規矩,故必須多聽聽員工的意見,多拮取他們的思想,待員工充分同意後再來製訂規矩。

如果規矩無法被遵守,在廢棄之前須將此規矩做全盤的檢查,看看有無勉強、不合理、不必要的規矩摻雜其中。規矩可能因時而異,若有不合時代要求的規矩,就應大刀闊斧修改或刪除。

昔日有一家公立機構破例招募女職員,當時公司有條規定,男女職員不得直接麵對麵談話,如果非說不可的話,必須有第三者在場,像這種規定若仍留存至今,顯而易見的一定是條空洞的條文,毫無用處。又有家公家機構規定,即使炎炎夏日裏,晉見上司時仍須結領帶、西裝筆挺,否則恕不接見。像這些條文如今已不合時宜了,但諸如此類的行文卻仍殘留不少,導致員工漠視它,實在要不得。

六、避免製訂愚蠢的規章製度

每個組織都需要規章製度來指導其運營,這些規章製度的製定和執行是管理者的責任。自然,公司也希望員工遵守這些規章製度。

如果你製定了沒有必要的愚蠢的製度,而這些製度又與組織文化或其他製度相抵觸,或製度本身就不合理,員工就會對所有製度產生否定態度。對愚蠢製度的鄙視情緒很容易轉移到新的規章製度上。

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確保所有的規章、條例、政策、程序和操作方法都是合理的並且是正確的。這些規章製度應當有助於組織取得成果,有助於員工完成工作。

組織發展得越大,就越容易製定更多的規章製度。即使一切正常運行,隨著員工數目和工作場所的增加,也會使規章製度成比例地增加。在許多情況下,規章製度是必需的,在製定政策時,要集中考慮這些情況,而不要顧及別的問題。

要阻止在官僚組織中有越來越多規章製度的習慣。切斷文牘主義,別再讓它繼續繁殖了!文牘主義很難自行消失,不利於組織環境的培養。

七、上班時要做到公私分明

對現代上班族的管理應以嚴格的製度做規範,對他們的訓練需從做一個公私分明的人開始,才能逐漸適應工作的環境。

要做到公私分明就應特別留意以下幾點:

1.不可以私自外出。最好利用休息時間辦私人的事,絕對不可在辦公時間偷偷出去。如果萬不得已,則應向上司報告,獲得許可後才能外出。

2.若有朋友等突然因私事來拜訪時,也應該委婉地向友人說明,上班時間不可洽談私事,最好等休息時間或下班後再談。

3.不可擅自在辦公室打私人電話。員工應該在休息時間才可離席,禁止使用公用電話和親友或同事聯絡私事,絕不可假公濟私地利用公司的電話談私事。

4.遇有緊急的私事要處理,可征求上司同意,在上班時離席去打公用電話聯絡。

5.下班時,不應將公物帶回家占為已有,如果公物要帶出去,應該依照所規定的手續外借。

6.上班時間內不可與鄰近同事閑聊、談私事、打擾其他同事工作。

八、不能無視雇員的浪費與怠工

為了避免浪費,首先,老板就要以身作則,起好帶頭作用。讓雇員從剛一開始參加工作,就養成不浪費的好習慣。

老板發現雇員有小的浪費現象時,就要對其進行忠告,因為,小的浪費會帶來大的損失。

即使雇員發牢騷說:“我們老板對這一點小事都斤斤計較,真是太小氣了。”但是,老板仍然不要對他們妥協。隻要看到雇員有浪費現象就要對他們進行批評。

老板要對雇員那些有礙正常工作的行動提出警告,這也是熱爐法則的警告性原則。人們很容易養成不良的習慣,而且很難糾正。所以,要在壞習慣形成之前,就幫助他們糾正過來。

一點一滴都不要浪費。當日本“經濟時報”麵臨危機的時候,為了重整旗鼓,正坊地隆美從日立事務所調到那裏去當老板。年末大掃除的時候,他看到地上扔著幾根短的鉛筆頭,於是,他把財務部長叫來,並讓他把鉛筆頭撿起來。正坊地隆美的這種行動使得雇員們對勤儉節約有了新的認識。大家都想連經理都這麼節約,自己今後一定要注意。

如果不注意小的浪費,那麼積少成多就會造成大浪費,無論任何企業都是經不起浪費的。為了避免造成巨大的浪費,老板就不應當允許有小的浪費。

對雇員時常怠工不能視而不見。有很多人經常遲到,然而他們都要找出很多借口,說什麼汽車晚了,突然頭痛起來沒法出門等等。這種人會影響集體中其他人的士氣。對這種人要給予明確的批評。對缺勤很多的人,在辦公室談戀愛而影響工作的人,也要視不同情況給予批評或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