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癌細胞不怕好肉,好肉懼怕癌細胞一樣,小人效應對人們的精神構成了極大的毒害。說真話最困難,說假話很容易。
十個人敘說同一件事會說成十種樣子。社會上真誠少了,歪理多了,一件事有多少人參與就有多少道理,誰的話都有理,唯獨真誠沒道理。
小人正是利用社會的虛偽,利用人們對壞事的好奇心,不斷製造“轟動效應”。好人說話做事講究人格,自尊自重,受社會的約束,也受自己的約束。
小人沒有人格,更沒有自尊自重的負擔,所以無拘無束,享受更多的自由。在以好人為主的社會中,小人無形中成了特殊的享受優惠政策的群體。
六、中小型公司要避免人浮於事
公司在用人上也要能簡則簡,盡量少用,以避免人浮於事,互相扯皮。
一些中小型公司,本來就獲利不多,若再雇上幾個人,就更沒有什麼賺頭了。所以,商人要精心盤算,雇幾個人才合算,既不會耽誤生意,又不讓雇員有空閑,讓雇員在工作期間滿負荷工作。
一個臃腫的企業,是沒有效率可言的。閑雜人多,形成“粥少和尚多”的局麵,本來一個人可承擔的工作讓許多人去-幹,其結果是不會理想的。他們會相互扯皮,互相攀比,誰也不肯多幹,人多事也多,彼此扯後腿。這種工作是沒有效率可言的,其企業的狀況也就不言而喻了。
那麼,是否機構多、人多就不好呢?
當然也不是。如果一個企業較大,機構多,但每個人都有事幹,不互相扯皮,仍可創造出高效率。
由此可見,運作良好的企業,不在乎機構的多與寡,而在於職工是否能滿負荷工作。一個使員工能在工作時間內滿負荷工作的企業,一定會取得較高的工作效率。
不要因人設事
簡單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弱項,然而一個辦公室或一個企業裏的職務就是那麼多,如果根據取長棄短的原則給每個人安排一個職務,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硬要安排,隻能是形同虛設,毫無意義。
所以,高明的領導善於因事設人,而不會因人設事;他會盡量堅持取長補短的原則,給每個下屬安排一個最適合的職務,但又不順從他們,而是在職務的限製下自由發揮。這就是因事設人。
“因人設事”之所以與“因事設人”相對立,是因為它們體現了兩種不同的用人態度和方法。企業領導不應該漠視公司的實際需要而安置“多餘人”,安置“多餘人”隻能給企業帶來人浮於事,而以“因事設人”為行之有效的用人原則。這就要求根據工作崗位的要求來挑選合適的人選,把合適的人才聘用到合適的職位上工作,提高企業工作效率。
因人設事的八大弊端:
1.使企業管理出現人員“擁擠”的現象,從而使企業效率低下;
2.給企業管理帶來複雜的人際關係,以至於形成“關係網”;
3.由於人浮於事,從而使企業的具體工作沒有秩序,沒有標的;
4.會把企業的本位工作置於次要地位,而誇大人情的作用;
5.會使企業在複雜的人際網絡中逐步失去內在的活力和競爭能力;
6.會使企業人才遭到創傷,因為不正常的人際關係會製約有用人才發揮作用;
7.會給企業崗位職責帶來破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