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手表定律(2)(1 / 3)

波特指出:“從戰略製定的觀點來看,五種競爭力量共同決定產業競爭的強度和獲利能力,而其中最強的某個力量或幾個力量處於支配地位並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公司競爭戰略成敗的關鍵就在於能否分析出整個競爭力量的本源及其強弱,與確定本公司的優勢與弱勢,使自己處於一個有效地抵禦這些競爭力量的位置,從而構築起公司的競爭優勢。

“良馬能曆險,耕田不如牛。”競爭優勢是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所具有的獨特能力。例如,一家通過自己的糖果銷售連鎖店經銷自己的產品的糖果製造商,可能因為糖果銷售連鎖店的經營不善而連續虧損,此時,該製造商就應賣掉連鎖店,充分利用專業化分銷網絡的優勢,在自己的糖果生產、設計上下功夫,生產出美味、價廉的糖果產品。這是揚優避劣的選擇。再如,蘋果公司的優勢表現在許多方麵,但它在創業過程中表現出的最大優勢是它的創新性。這種創新性絕不僅在於它開發了一個小型計算機,更主要的是它開發了一個尚未被意識到的領域,即創造了計算機小型化、個人化的新概念、新思路。

構造競爭優勢,需要對競爭雙方力量對比進行了解和分析。通常,公司在結構分析的基礎上找出那些決定性的主要力量(潛在的或現實的),並根據力量對比和利益大小,或直接對抗或聯合合作,以形成公司的競爭戰略。

①本公司力量和對手相比較弱,即受挫於對手,並且與對手之間的交往、貿易等方麵對本公司並不重要,則接受對方提出的方案。

②本公司力量大於對手,且對手的活動對我並不重要,就按本公司的要求強迫對手接受。

③自己力量不及對手,且自己與主要有關單位的配合帶來的利益對本公司很重要,則隨和,甚至還主動要求與對方配合。

④自己力量大於對手,與對方配合會帶來很大收益,則認真合作。

通過對競爭雙方力量對比的分析,公司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競爭策略。如果本公司的實力高於對手,就可以采取全麵進攻的策略以徹底擊敗對手;如果公司能力與競爭對手不分伯仲,最好不要挑起爭端,或采取側翼進攻的辦法;如果公司能力顯著低於對手,那麼最好遠離競爭對手,在夾縫中求生存。

總而言之,小公司要想在競爭中取得生存,就隻能擁有一塊手表,專注一點以成就一切。

四、怎樣聽取他人的建議

通常在工作中,當我們碰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都會尋求局外人或者同事的建議,由於他們置身事外,所以容易對事情做出客觀的評價,這也是管理谘詢公司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但“壞”建議是有風險的,在尋求外部顧問的建議時還請注意以下二點:

一、找到惟一的最好顧問:“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你更準確的時間,隻會讓你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你弄得無所適從,身心憔悴,不知自己該信哪一個。你要做的就是選擇其中較信賴的一隻,盡力校準它,並以此作為你的標準,聽從它的指引。記住尼采的話:“兄弟,如果你是幸運的,你隻須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二、你的顧問隻能和你一樣聰明:比如說你在投資理財上想找一個顧問,那麼你的顧問隻能和你一樣聰明。如果你不聰明,他們就不能告訴你太多;如果你有財務知識,有能力的顧問就能給你提出更複雜的財務建議;如果你沒有財務知識,他們必須按照法律為你製定安全、沒有風險的財務戰略;如果你不是一個老練的投資者,那麼他們僅僅是建議低風險、低回報的投資,例如多樣化的投資。

沒有哪個顧問會選擇花時間教你,因為他們的時間也是金錢。因此,如果你靠自己學到的財務知識經營你的錢,那麼有能力的顧問會告訴你隻有少數人才會看到的投資和戰略。但是首先,你必須使自己變得有知識。永遠記住,你的顧問隻能和你一樣聰明。

五、千萬不要朝令夕改

有這樣一位苦惱的人力資源主管,他的老板總是說話不算數,為此他吃了不少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