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入世”7年,工業品行業市場發展的分析(3 / 3)

首先,目前客戶趨同的觀點備受質疑。事實並不支持這種趨同觀,跨國界的客戶需求中,由於多方麵的不同,現在的需求中很少有什麼共性,所以不難看出國內和國際的客戶需要差異性超過了共性。

其次,全球化工業品市場的不斷分化導致了國內工業品市場的進一步細分,現在的客戶普遍對個性化的產品產生了需求。

最後,工廠數字化的進程帶來了低成本、少量多樣的靈活的生產方式,這向人們一般認為的規模經濟效益提出了挑戰。

換言之,目前的全球工業品營銷戰略過分強調標準化帶來的效益,實際上,國際工業品市場的重點也正由全球轉向地區。

三、世界500強企業的工業品營銷標準化優勢

對於進入國際市場的500強工業品企業來說,要想將自身業務運作成功打入多國市場,需要企業對其向客戶營銷產品及服務的方式實行標準化作業。來自各個行業的企業都要開發出在全球市場普遍受歡迎的產品和服務,采用更標準的營銷和分銷戰略,從而節約可觀的成本,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優勢。

工業品營銷標準化的益處,例如重新組織運輸及銷售國際供應鏈使我們在後勤服務方麵得以進行再思考。通過降低成本、縮短運輸時間以及重大的技術改進為那些原來保質期僅適合於在當地消費的產品創造了新的國際市場。正如國際信息係統實現了金融產品24小時交易一樣,由電腦控製溫度、濕度及環境的包裝係統拓展了鮮果及鮮花類產品的地域範圍。

四、工業品營銷全球化的靈活市場策略

全球市場對500強工業品企業的營銷組織架構和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隻要能創造優勢,管理實踐者通常就會運用全球化的工業品營銷戰略。但這些企業並不能在所有營銷環節上都實現全球化運作。全球化市場戰略的益處在於設計、采購、製造、包裝、分銷、營銷、廣告、客戶服務和軟件開發等方麵,使全世界各地的設施和運作方式得以實現標準化。企業即使隻能在以上一兩個方麵進行重新改造,也一樣可以受益,實現及時上線。

這種靈活而快速的市場策略在很長的時間以來隻被用於產品生產及市場標準化,以便調和徹底全球化和一味聽命於目標市場這兩個極端之間的矛盾。事實上,根據現有的資料,其實這兩種方式可以加以中和用來贏取更大優勢。具體說來,對部分產品或服務進行全球化的同時,又對這些產品的其他部分本土化以適應當地市場。

這種將全球化與區域化經營優勢相結合的過程被稱為“全球地域化”。

五、工業品營銷全球化要克服經驗不足

可能沒有多少工業品企業在沒有一定全球化營銷經驗的前提下會貿然采用“天真”的全球化工業品營銷戰略。企業自身都需根據地區或國家情況做一些改變。國際化工業品營銷戰略過分強調了標準化。如果企業能夠有效地實施融合與合作,就能大獲其益。

要克服全球化經驗不足所帶來的問題就需要提高企業自身內部與外部溝通的信息透明度,而透明度的增加將更加要求對跨國產品的營銷、運送和銷售趨向一致。不是所有的跨國企業都能跨越不斷拓展的地域進行資源配置,或發展出跨國營銷管理體係和快速回應客戶的能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在尋找和利用各個國家及地區的機遇時,沒能區別對待也可能坐失良機。在采用全球工業品營銷戰略時,作為營銷人不可忽略單個國家的存在。因為可能許多成功的產品或服務創新就來自對他國的觀察和總結。

身處國際工業品市場的我們為收集工業品市場情報創造了靈敏的觸角,這也是身臨其境處於國際工業品市場的一大益處,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對傳統的工業品營銷方式運作進行再思考。

世界500強企業是如何把握全球萬變的市場的,未來在工業品市場上又是如何運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在“世界未來500強中國論壇”上的講話中指出,“世界未來500強是事關未來發展的新生事物,它所倡導的企業行為模式融合了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等三重責任,代表了後工業化時代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從財富500強到未來500強的發展過程表現了人類認識上的一個飛躍……這樣一個新經濟運動的大方向與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符合,也跟中國未來的戰略發展決策相一致。我們中國與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IMSC認識到:從國家層次到企業層次,我國在管理方麵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遠遠超過了技術方麵的差距。為了彌補管理上的差距,中國付出了或者正在付出巨大的代價。如果中國企業還認識不到21世紀圍繞企業的種種變化,趕不上世界新經濟運動的潮流,隻埋頭於短期經濟效益,可能還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在下一輪新經濟競爭中又要落後幾十年,再一次重複“引進—模仿—製造”的道路。當然,不要忘記,創造新的經營模式還需要公眾認識的轉變、適應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支持,還需要通過軟技術的創新使得新的理念得以實施和執行,更需要與之相應的標準、政策、法規和法律等製度環境。

總之,中國企業需要新思想、新理念,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新經濟運動中,正麵迎接21世紀的諸多挑戰,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戰略指導思想在企業層次上得到落實,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作出貢獻。能夠幫助中國企業完成過渡蛻變的,就是剖析世界500強企業的內部成功模式並將其展現給中國企業,使我國企業更好地去學習、追趕、創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