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級管理人員的培訓更不可忽視。IBM公司200名高層部門經理要參加為期兩周的跨國公司經理培訓課程,從南美到中東,從貿易逆差到聯邦預算,凡是對公司有可能發生特殊影響的因素,都將被考慮在課程內容之內,甚至連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這樣的國際政治專家也被聘請來參加這種講座活動。對此,托馬斯曾經說過:“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不受外界經濟興衰的影響,主要是依靠堅持不懈地培訓高級經理人員,這是IBM公司取得成功的秘密。”
4.技術手冊
在IBM研究所的創意中心,每一名研究員都會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人稱技術手冊)。這種筆記本的用途是為IBM技術人員記錄持有者的各種點子,用來作為點子發明人的書麵證據。IBM公司華鬆研究所為適應市場競爭以及開發新產品的需要,製定了這一完美的點子構想權保障製度。隻要是曾在這本技術筆記中記載過的任何新點子,都可不必等到專利權正式生效,發明者便可享有一切應有的權利。研究所成員不管這些點子是否真的能派上用場,隻要自己心中有任何想法或發現,都會把它們一一記在筆記中,這樣做除了可確保自己的專利權外,也可以和同事互相討論,借以增加更多的新發明和新發現。
時間是有限的資源。技術人員懂得點子產生於每時每刻,需要他們能夠時刻把握,他們不放過任何想點子的時間,如早上洗臉、吃早餐、乘車,甚至做夢、開會、和朋友交談、睡覺前等,技術人員也深深懂得,自己所想出來的點子是屬於自己的重要資源。
5.“藍色”精神密碼
IBM業務谘詢服務部對世界500強企業的調查表明:這些企業出類拔萃的關鍵在於具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它們令人注目的技術創新、體製創新和管理創新根植於其優秀而獨特的企業文化。IBM也不例外,“無論你進IBM時是什麼顏色,經過培訓,最後都變成藍色”。藍色文化是IBM聞名於世的根本原因。
“在這近一百年裏,我們的企業文化是跟著企業的發展不斷調整的。”周偉焜還記得他剛加入IBM公司時,就經曆了企業文化的三個基本訓練。
這三個基本價值理念是老托馬斯·沃森在1914年創辦IBM公司時就設下的行為準則:“尊重個人、追求卓越、服務顧客。”這些一直被公司幾代員工牢記,任何一個行動及政策都直接受到這三條準則的影響。
“尊重個人”是指IBM最重要的資產是員工。管理人員對公司裏任何員工都必須尊重,同時也希望每一位員工尊重顧客,即使對待同行競爭對手也應同等對待。公司的行為準則規定,任何一位IBM的員工都不可誹謗或貶抑競爭對手。
“追求卓越”是指IBM是一個具有高度競爭環境的公司。在公司裏,每個人都不可以自滿,都力爭上遊;每個人都認為任何有可能做到的事,都能做得到。
“服務顧客”強調IBM是一個“顧客至上”的公司。也就是說,IBM的一舉一動都以顧客需要為前提。為了讓顧客感覺自己是多麼重要,無論顧客有什麼問題,一定要在24小時之內解決。如果不能立即解決,也要給予一個圓滿的答複。如果顧客打電話要求服務,通常在一小時之內就會派人去服務。
IBM之所以能成為擁有40多萬職工、500多億資產、500多億美元年銷售額的首屈一指的世界大企業,對人才的不斷培訓、不斷開發是它在行業中領先的法寶,能夠成功轉型,五個秘訣是關鍵中的關鍵。
案例IBM的備忘錄
備忘錄一:IBM中國大事記
IBM,即國際商業機器公司,1911年創立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目前擁有全球雇員31萬多人,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IBM公司的全球營業收入達到965億美元。
早在1934年,IBM公司就為北京協和醫院安裝了第一台商用處理機。1979年,在中斷聯係近30年之後,IBM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再次來到中國,同年在沈陽鼓風機廠安裝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台IBM中型計算機。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IBM先後在北京、上海設立了辦事處。1992年,IBM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
1993年,IBM中國有限公司又在廣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到目前為止,IBM在中國的辦事機構進一步擴展至哈爾濱、沈陽、深圳、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漢、福州、重慶、長沙、昆明和烏魯木齊等16個城市,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在華業務覆蓋麵。此外,IBM還成立了8家合資公司和獨資公司,分別負責製造、軟件開發、服務和租賃的業務。
1995年,IBM在中國成立了中國研究中心,是IBM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現有150多位中國的計算機專家。隨後在1999年又率先在中國成立了軟件開發中心,現有近2000位中國軟件工程師專攻整合中間件、數據庫、Linux等領域的產品開發。
二十多年來,IBM的各類信息係統已成為中國金融、電信、冶金、石化、交通、商品流通、政府和教育等許多重要業務領域中最可靠的信息技術手段。IBM的客戶遍及中國經濟的各條戰線。與此同時,IBM在多個重要領域占據著領先的市場份額,包括服務器、存儲、服務、軟件和筆記本電腦等。
對於IBM在中國的出色表現和突出貢獻,媒體給予IBM十分的肯定。IBM先後被評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中國最受尊敬的外商投資企業”“中國最具有價值的品牌”“中國最佳雇主”等。IBM大中華地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總裁周偉焜先生從2001年到2004年連續被評為年度IT財富人物。2004年,IBM中國公司被《財富》雜誌中文版評選為“中國最受讚賞的公司”,並榮居榜首。
備忘錄二:IBM轉型路上的大筆收購
2002年
7月: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谘詢部門,此舉立刻給IBM公司增加約50億美元的收入,並帶來了3萬名在垂直行業具有豐富經驗的谘詢師隊伍。
12月:軟件工具發展商瑞理軟件公司,此舉使得IBM公司能提供完整的軟件開發環境,在開放標準如Linux的基礎上建立應用軟件。瑞理公司的工具被超過60萬家軟件開發商使用。
2003年
5月:思考動力公司,一家私人軟件供應商,該公司的係統能夠幫助企業合理分配技術處理能力。
12月:綠色牧場軟件公司,其內容管理係統讓用戶能同時管理、編輯和同步處理多個電子文檔。
2004年
3月:特利格科技公司,針對供應鏈的信息管理中間件供應商。
4月:坎德爾公司,提供服務器和存儲設備管理的軟件,加強了IBM公司Tivoli 係統管理工具的組合。
4月:施傑業務持續性公司是石油服務企業公司施倫伯傑有限公司的業務持續性經營機構,在歐洲和北美洲運營設備恢複中心。
7月:阿爾法布勞克斯公司,此舉進一步加強了IBM公司在企業情報市場上的地位。該公司的軟件能讓用戶和合作夥伴通過對業務數據的可視化顯示提升應用軟件的性能。
8月:印度的達克什電子服務公司,一家客戶聯絡中心運營商,能按照客戶意願在低成本離岸地區配置非戰略性的職能部門。
12月:采購服務類企業KeyMRO公司,該公司運營一個貿易網絡,在這個網絡平台上,企業能夠采購到旅遊服務、辦公設備等各種各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