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定位,建立與在市場上傳播該產品的關鍵特征與利益。
這三步又稱為STP營銷或STP三步曲:S指Segmenting market,即市場細分;T指Targeting market,即選擇目標市場;P為Positioning,亦即定位。
正因為如此,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認為:當代戰略營銷的核心可被定義為STP。
三個步驟當中的第一個就是分散的區域市場。市場細分即指企業根據消費者的一定特征,把原有市場劃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子市場(不同的購買群體),這些子市場可能值得企業為其提供獨立的營銷組合服務。市場細分從消費者分析出發,體現了現代市場營銷觀念,本身又是企業市場營銷戰略戰術運用的前提。
五、評估全球化細分市場
市場細分活動為企業發掘了許多市場機會,而市場細分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機會。全球化細分市場與以往細分市場的實施平台不同。所以,在選擇目標市場之前,IBM對各細分市場的潛在盈利能力和競爭狀況進行分析。每一個市場的盈利能力和競爭狀況是不一樣的,在有些市場中,與較弱的競爭者競爭市場機會就會更多。下麵將討論IBM如何評估細分市場。
1.全球化細分市場獲利能力分析
在分析潛在市場的獲利能力時,分為四種不同的指標。
(1)市場潛力,指一定時期內某一市場對某一產品的購買量的最樂觀估計。
(2)銷售潛力,指一定時期內企業銷售量在市場潛力中所占份額的最樂觀估計。
(3)銷售預測,指一定時期內的企業銷售量的預測。
(4)利潤預測,指預計的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差額。
在既定的市場內測量市場潛力的方法有很多,有定量的方法也有定性的方法。定量方法如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相關分析等,定性方法有德爾菲法、專家意見法、銷售人員意見法等。當市場確定而且發育成熟時,有關市場的曆史數據則較容易獲得,一般采用定量分析法。當曆史數據不健全時,企業則更多地依靠銷售人員、高級管理人員等發揮主觀判斷能力預測市場潛力,即定性分析法。
2.細分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全球營銷計劃不能隻考慮需求和獲利能力,市場中競爭者的類型和數量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競爭者有行業內的、行業外的,有國內的、國外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獲利潛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賴於對競爭者的優勢和劣勢的分析。在評價細分市場的競爭狀況時,營銷經理必須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誰是主要競爭者?”“主要競爭者的戰略弱點是什麼?”和“主要競爭者營銷設計上最易受到攻擊的點在哪裏?”
在介紹競爭力量的類型時,他們引進邁克爾·波特的五種競爭力量分析法。五種競爭力量分別為:現有行業內的競爭者,新進入者,替代品,供應商和顧客。第一種競爭力量說明每一行業的經營受行業內部競爭的影響很大。第二種競爭力量指出盡管行業內的企業樹立了很多阻止進入的障礙,仍然有著新競爭者入侵的危險。第三種競爭力量是替代品的可獲得性和適用性,也說明了產品的需求是有彈性的。第四、第五種競爭力量分別來自強有力的供應商和顧客討價還價的能力。
3.公司目標和資源
即使全球化細分市場的獲利能力不錯,行業內外的五種競爭力量也不強,IBM仍然優先考慮其目標及資源與細分市場的相關性。有些細分市場雖具有吸引力,但因無法與IBM長期目標相配合,很快就得放棄,否則隻會把公司注意力和精力引離公司目標。
如果細分市場符合公司目標,公司就必須決定其是否擁有在此細分市場成功的技術和資源,每一細分市場都有一些成功的要素,若缺乏或無法即刻獲得競爭成功的實力,則不宜加入。要贏得該細分市場,僅擁有必備力量是不夠的,還必須擁有優於競爭者的技術和資源。總之,隻有在公司提供的價值及擁有的優勢超過競爭者的前提下,才適宜加入此細分市場。
把問題弄明白隻是整個事情的一大部分,不是全部。許多市場細分方案先被實施,然後被忽視,因為重要的決策者並沒有參與市場細分工作,也不知道這些方案是如何實施的。IBM認為,公司開展市場細分活動,應該有重要的人員參與,認真地討論市場細分會給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至關重要。要想讓這些人員參與研究,並且使他們與研究利益相關的途徑之一就是,讓他們思考某個特定市場的細分會是什麼樣的,可以采取什麼行動來吸引每個細分市場中的顧客。
在細分行動之後和進行市場營銷活動之前,要記住與決策者們進行溝通。他們會用他們的語言,而不是你的語言展示他們需要什麼和如何完成。他們的觀點也是對市場細分方案的一次實踐檢驗。當然,市場細分方案不會完全有效。由於這些細分方案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在全國或全球推廣之前,一定要進行試點。循序漸進的做法可以降低風險。
最後,要做好準備去超越這些當前的細分模型。細分活動通常會揭示服務客戶的新方式、新渠道,開展業務的新方法、培訓和支持銷售隊伍的新途徑。這樣一來,目標和顧客群便一同發展了。
六、預測全球化細分市場需求的方法
全球化市場細分基礎是選擇合適的變量作為細分的依據,前麵已經簡單介紹了他們的細分原則,這裏針對行業市場的一般情況,介紹市場細分的依據。IBM認為,常見的細分變量包括人口變量、經營變量、采購方法、情況因素和企業個性特征五個方麵。
其實,全球化市場細分隻是全球工業品市場營銷的開始,通過市場細分完成對市場的界定以後,營銷人員要確定企業到底應該選擇哪一個或哪幾個細分市場來開展活動。
目標市場選擇就是根據全球化細分市場評估的結果選擇最適合的市場進入,要考慮市場上的競爭狀況,打算好要和競爭對手形成什麼樣的競爭格局。
目標市場選擇後,在不同的目標市場企業如何組織及展開其營銷活動,這就是市場細分策略,主要包括三種。
其中,無差異營銷是指企業對整個市場隻采取一種營銷戰略,這種策略針對的是差異化顧客的共性方麵,其好處在於可以使企業獲得成本優勢。但隨著市場經營的精細化,這種方式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差異化營銷是指企業麵對經過篩選的兩個或多個不同的細分市場,分別使用不同的營銷組合和營銷策略,麵對采購要求比較複雜的行業市場,這種方式顯然比較適合,然而它會在研發、生產、渠道等各項活動中帶來成本的相應增加,要求較高的利潤加以彌補。集中化營銷是指企業將所有營銷努力集中於某個單一的、經過縝密定義的細分市場,相對而言,它有機會對客戶的需求和行為做更深入的了解,因而能夠更好地立足。
案例:IBM的4E+1行動準則
根據SWOT分析結果與全球4E+1角度,剖析今日的IBM營銷策略。
一、定位策略(Positioning Strategy)
IBM一向將自己定位在整體方案的提供者(Total Solution Provider),今日更將自己定位在電子商務的領導者(E-busi-ness Leader)。最近在市場上的心靈版圖(Mind Share)調查已經證實此事。凡有意在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友商不妨以合作的方式與IBM接軌。
二、項目策略(Project Strategy)
IBM的項目策略主要是,以項目為主,產品為輔,配合電子商務定位策略,朝下列幾個方向前進。
1.全球服務單位提供顧客整體解決方案
這個單位負責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給顧客,也就是說,IBM提供的產品不僅是軟件、硬件,還有各式各樣的服務,在做法上不僅提供本公司的產品與服務,也與友商合作,采用外包策略,以達到顧客的滿意。這是IBM目前賺錢的事業單位之一。
2.個人計算機硬盤與計算機芯片
這是透過OEM的原廠委任製造方式,將產品銷售給其他公司,其他公司再以其自己的品牌銷售,這種業務超過預期。
3.中大型硬件產品線
包括RS/6000、AS/400、System/390等。
4.個人計算機係統
包括一般用途的個人計算機係統、消費性軟件、工作站、服務器、商用桌上型計算機。至今,PC事業部門已經卷土重來,開始有利潤進賬。
5.軟件包括中大型的係統與應用軟件的持續研發與投入,在個人計算機領域雖然第一名的地位已被微軟先登,但IBM仍將加強投入研發,在NT上使用的中件產品(middleware)。且將繼續投資在OS/2係統上。IBM希望因為軟件的加強使公司在家庭用計算機與桌上型計算機的區隔上都獨占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