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2)(3 / 3)

電子商務供應鏈的資金流的傳遞方式與傳統供應鏈有很大不同。通過Internet的電子支付方式,供應鏈上的企業之間可以通過銀行實現快速的資金轉賬與結算。資金流的流動方向雖然仍沿著供應鏈依次向上遊企業流動,但資金的流動速度及周轉率將得到顯著的提高,這將為企業創造價值。

電子商務供應鏈的基本物流傳遞方式與傳統的供應鏈區別不大,但在電子商務供應鏈條件下出現了創新的物流管理方式——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多由傳統的運輸公司或郵件投遞公司轉變而來,為供應鏈企業提供專門的物流服務,包括企業間的產品運輸,向最終用戶的商品遞送,並通過Internet向客戶及時提供運送中產品的信息。從以上比較可以看出,無論從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來分析,電子商務供應鏈與傳統供應鏈都有顯著的區別和創新。因此,實施電子商務供應鏈戰略就必須利用Internet手段在這三條流上全麵改造傳統的供應鏈,實現電子商務、同步作業和資源共享。

8.2.7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的特點和主要內容

總的來說,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1)信息:Web 技術優化企業現有的供應鏈或構造新的供應鏈,盡可能地集成鏈上的所有要素的信息,包括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一級分銷商、二級分銷商等。

(2)技術:在企業各個層麵上改造IT係統以處理新的信息需求,將內部運轉與外部環境集成一體,將後端應用如ERP等與客戶終端如企業Web 站點相集成。

(3)運作: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利用Internet技術結成動態聯盟,以提高供應鏈柔性和信息傳遞的效率。包括供應商管理的e 化、客戶管理的e 化等。

(4)中間目標:以縮短客戶響應時間、提高客戶滿意度以及削減供應鏈費用為目標。

(5)最終目標:最終將供應鏈轉變為價值鏈。價值鏈就是要實現鏈上的每一環節都實現增值,剔除不增加價值的無效環節。企業作為價值鏈的一部分,集中精力於為顧客提供價值。

在傳統的商業運作模式中,供應商把零部件或原材料推銷給製造商,製造商把他們的產品推銷給批發商,批發商又推銷給零售商,零售商又推銷給顧客。我們把這種商品的供應方式稱為“推動式”的供應方式。在這種方式中,供應商、製造商、批發商和零售商隻是注重於他們之間的討價還價。如果他們推出的商品顧客不接受,那麼他們之間的任何交易都不會給他們帶來效益。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製造商、批發商和零售商逐漸把原來的“推動式”供應方式轉變為“拉動式”供應方式,以顧客為中心,為了滿足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建造一個靈活、有效的供應鏈體係。這種體係,就是當今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

8.3供應鏈管理方法

供應鏈是一個複雜的係統,要想使其協調高效的運作並獲得良好的運行績效,必須找到有效的管理方法,SCM (供應鏈管理)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提出的。

由於從不同角度對供應鏈管理進行研究,產生了快速反應、虛擬物流、連續補充等各類不同的定義,但不管從何種角度看,供應鏈管理的目標都是通過計劃和控製有效管理供應鏈,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8.3.1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美國生產和庫存控製協會(APICS)第九版字典中的供應鏈管理定義:“供應鏈管理是計劃、組織和控製從最初原材料到最終產品及其消費的整個業務流程,這些流程連接了從供應商到顧客的所有環節。供應鏈包含由企業內、外部各職能部門所形成的價值鏈。”美國生產和庫存協會關於SCM (供應鏈管理)定義涵蓋了從原材料供應商、製造商和分銷商到最終用戶的整個流程,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價值增值。

還有一種對於供應鏈管理的描述是極具代表性的:“製造商與它的供應商、分銷商及客戶,整個‘外延企業’中的所有環節,協同合作,為客戶期望被滿足並願意為之付出的需求,提供產品和服務。這樣一個多企業的組織,作為外延的企業,最大限度地利用共享資源(人員、流程、技術和性能評測)來取得協作運營,其結果是高質量、低成本,迅速投放市場並獲得顧客滿意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