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3)(2 / 3)

它具有管理理念創新、供應鏈整體協調、涉及範圍廣等特點:

①有效客戶反應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具有高效反應能力和以客戶需求為基礎的係統,使得供應鏈成員以業務夥伴方式合作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而不是單個環節的效率,從而大大降低整個係統的成本、庫存和物資儲備,同時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②要試試,首先應聯合所有供應鏈成員改善供應鏈中的業務流程,使其更加合理有效;然後在以較低的成本使得這些業務流程自動化,以進一步降低供應鏈的成本和壓縮供應鏈的時間。具體地說,要試試需要將條碼掃描技術和電子商務集成起來,在供應鏈之間建立一個快速反應係統,以確保產品或服務能夠不間斷的由供應商流向最終客戶。同時,信息流能夠在開放的供應鏈中循環流動,這樣才能滿足客戶對於產品或者服務的要求,提高客戶滿意度。

3.電子訂貨係統

電子訂貨係統是指企業之間利用通信網絡和終端設備,以在線連接的方式進行訂貨作業和訂貨信息交換的係統。按照應用範圍可以分為企業內係統、零售商與批發商之間的係統以及零售商、批發商和生產之間的係統,基本框架是能夠及時準確的交換訂貨信息。它在企業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如下:

(1)對於傳統的訂貨方式,可以縮短從接到訂單到發出訂貨的時間,縮短訂貨商品的交貨期,減少商品訂單的錯誤率,節省人工費。

(2)有利於減少企業的庫存水平,提高企業的庫存管理效率,同時也能防止商品特別是暢銷商品缺貨現象的出現。

(3)對於生產廠家和批發商來說,通過分析零售商的商品訂貨信息,能夠準確判斷暢銷商品或滯銷商品,有利於企業調整商品生產和銷售計劃。

(4)有利於提高物流信息係統的效率,使得各個業務信息子係統之間的數據交換更加便利和迅速,豐富企業的經營信息。

企業在應用係統時應該注意:

(1)訂貨業務作業應標準化,這是有效利用係統的前提條件。

(2)商業代碼的涉及。在零售行業的單品管理方式中每一個商品品種對應一個獨立的商品代碼,商品代碼一般采用國家統一規定的標準。商業代碼的涉及是應用係統的基礎條件。

(3)訂貨商品目錄賬冊的製作和更新。訂貨商品目錄賬冊的涉及和運用是係統成功的重要保證。

(4)計算機以及訂貨信息輸入和輸出終端設備的添置和係統合計是應用係統的基礎條件。

8.4集成化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電子商務的推廣,集成化供應鏈管理係統研究已經成為國內外管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8.4.1集成化供應鏈管理係統的概念

供應鏈是由具有多種不同功能的鏈節形成的鏈條,每個鏈節實現供應鏈的一個或幾個功能。供應鏈各個鏈節之間彼此相互製約、相互影響,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實現供應鏈的整體目標。為了優化其性能,供應鏈的各個鏈節必須以一種協調的方式以相同的節奏運作。但是,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經濟活動的多變性使得這種協調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化。這些多變的動態因素包括:

(1)市場需求的多變;

(2)原材料不能及時到達;

(3)生產設備出現故障;

(4)客戶改變或者取消訂單;

(5)產品壽命周期縮短;

(6)部門和企業之間的衝突;

(7)外部競爭加劇;

(8)價格和利率、彙率的波動。

這些動態因素導致傳統供應鏈運作的實際進程和結果與計劃發生偏差。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問題可能在局部得到解決,即可能在某個供應鏈鏈節或者某個供應鏈功能範圍之內得到協調解決。而在另外的一些情況下,則可能需要涉及供應鏈跨鏈節、跨組織、跨職能之間的協調。

因此,供應鏈管理係統必須具有跨越供應鏈多個鏈節或者功能來協調計劃調整的內在機製。具有這種內在機製的供應鏈就是電子商務下的研究重點——集成供應鏈管理係統。

為了能夠及時傳播信息,準確地協調決策管理人與係統的行為,供應鏈在戰術和戰略層次中需要不斷提高供應鏈管理係統的協調敏捷性和靈活性,正是這種協調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最終決定了集成供應鏈係統能夠有效地、協調地實現它自身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