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4)(1 / 3)

處於這個階段的企業,生產係統必須具備更高的柔性,提高對客戶需求的反應能力和速度。企業必須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既能按照訂單生產,按訂單組裝包裝,又能按配貨方式進行不同的優化配置。延遲技術強調企業產品生產加工到一定階段後,等待收到客戶訂單以後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完成產品的最後加工、組裝,這樣企業供應鏈的生產就具有很高的柔性。

為了達到與外部供應鏈的集成,企業必須采用適當的信息技術為企業內部的信息係統提供與外部供應鏈節點企業的很好的接口,達到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達到相互操作的一致性,這些都需要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支持。

本階段企業采用銷售點驅動的同步化、集成化的計劃和控製係統。它集成了客戶訂購數據和合作開發計劃、給予約束的動態供應計劃、生產計劃等功能,以保證整個供應鏈的成員同步化,從而進行供應鏈管理。

3.集成化供應鏈動態聯盟

在完成企業內部供應鏈集成和外部供應鏈集成之後,已經構成了一個供應鏈共同體,它的戰略核心及發展目標是占據市場的領導地位。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供應鏈共同體必將成為一個動態的網鏈結構,以適應市場變化、柔性、速度、革新、知識等需要,不能適應供應鏈需求的企業將從供應鏈聯盟中淘汰。供應鏈從而成為一個能快速重構的動態組織結構,即集成化供應鏈動態聯盟。企業通過網絡商務軟件等技術集成在一起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一旦客戶的需求小時,它也將隨之解體。而當另一需求出現時,這樣的一個組織結構又由新的企業動態地組成。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求生存,企業如何成為一個能及時、快速滿足客戶需求的供應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集成化供應鏈動態聯盟是基於一定的市場需求、根據共同的目標而組成的,通過實時信息的共享來實現集成。主要應用的信息技術是Internet和Intranet的集成,同步化的、擴展的供應鏈計劃和控製係統是主要的工具。基於Internet的電子商務取代傳統的商務手段,是供應鏈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8.5績效評價與合作機製

8.5.1供應鏈績效評估概述

供應鏈績效是指供應鏈各個節點成員企業通過信息協調和共享在供應鏈基礎設施、人力資源、技術開發等內外資源的支持下,通過物流管理、生產操作、市場營銷、客戶服務、信息開發等活動,增加和創造價值的組合。所以,供應鏈績效評估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對確定供應鏈目標的實現程度和提高決策支持,具有重要意義。供應鏈績效評估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判斷各個方案是否達到了目的,想預訂的性能指標能否在滿足各種內部約束條件下實現係統的預定目標;二是按照預定的評估指標體係評出參評方案的優劣,做好決策支持,為進行最優決策選擇實施方案服務。

相對於單個企業,供應鏈績效評價會涉及更多的企業、更多的供應鏈環節和更大的區域。因此,供應鏈績效評價應區分這些差異,綜合考慮各個方麵的影響因素,設計出相應的績效評價體係和步驟,從而達到供應鏈績效管理的目的。

8.5.2供應鏈績效評價的含義

供應鏈績效評價是指圍繞供應鏈管理的目標,對供應鏈整體、各個環節的運作狀況和各個環節之間的協作關係等進行的事前、事中、事後的分析評價。其目的一是判斷績效計劃的實施是否在各種約束條件下達到了預定目標;二是分析績效計劃與實際結果的差距及其原因,為進一步的績效改進奠定基礎。因此,供應鏈績效評價是圍繞供應鏈管理的目標進行的,其評價客體是供應鏈整體及其組成成員,其評價範圍涉及供應鏈內部績效、外部績效和供應鏈綜合績效,其內容涉及反映供應鏈的運作狀況和運作關係的各種指標,其時間過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整個績效管理的過程。

1.供應鏈績效評價的特點

供應鏈績效評價側重於供應鏈的整體績效評估。它是根據供應鏈管理運行機製的基本特征和目標,反映供應鏈整體運營狀況和上下節點企業之間的運營關係,而不是孤立的評價某一節點的運營情況;它不僅要評價該節點企業的運營績效,而且還要考慮該節電企業的運營績效對其上下節點企業或者整個供應鏈的影響。例如,某一供應商所提供的某種原材料成本的價格盡管很低,但是其加工性能較差,不能滿足該節點企業生產工藝要求,這勢必增加下遊企業的生產成本,影響生產效率,進而影響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