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7)(2 / 3)

信息技術對供應鏈的有效支持。ID代碼、條碼、電子數據交換、應用標示符開始廣泛使用,一部分企業應用Internet和Extranet,建設了一些比較先進的企業網絡係統,初步實現了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換和數據共享。提高了企業領導層和員工對高新技術的了解和利用高新技術發展企業的意識,提高了企業領導對於員工在職培訓和采用激勵機製的正確認識。

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需要以實施供應鏈管理為基礎,也為實施供應鏈管理創造了條件。1997年以來,電子商務成為我國經濟社會活動中的一個熱門話題,電子商務技術和應用環境有了很大變化。特別是B2B電子商務不僅使得供應鏈上各個節點企業之間的聯係以“主導企業”為中心變得更加緊密,而且供應鏈的整體運作也更為高效。

與供應鏈管理相關的外部環境得到改善,特別是我國的配送業、連鎖業、零售業、倉儲運輸業有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在我國發展勢頭很快,這將在供應鏈幹線物流和末端物流之間起實物和信息的銜接作用。

2.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我國企業應用供應鏈管理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麵的問題和不足:我國許多企業的機製不夠靈活,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差,這使得供應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製。

我國相當多的企業自主開發能力弱,特別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開發能力,使得難以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供應鏈主導企業。

不少企業組織機構臃腫,各部門從自身實際利益出發,存在本位主義和相互推諉的現象,使得供應鏈管理受到傳統組織和思想觀念的阻礙。

我國的計算機通信網絡和信息技術雖然有快速發展,但是地區間尚不夠平衡,總體上仍遠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給異地組織產品設計和生產帶來較大的困難。

由於我國市場經濟環境尚不健全,加之不少企業產品質量差、可靠性不高、交貨不夠及時、可信度較低等,企業之間形成供應鏈戰略聯盟的廣泛信任和依賴關係的基礎不夠牢固。

8.6.3實施供應鏈管理增強我國企業競爭力的途徑

1.建立集成化的供應鏈管理的思想觀念

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應用中最主要的障礙來自組織傳統觀念的阻力,觀念的轉變和更新是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關鍵。

培養協作精神,建立雙贏思想。供應鏈管理是建立在雙贏的基礎上,企業要明確自己的戰略目標,把握核心優勢,樂於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共同承擔利益和風險,在合作方之間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和信息共享機製,克服由於信息不對稱而使供應鏈企業相互封鎖的弊端。

樹立“以人為中心”的指導思想。麵對快速的市場變化,人力資本建設是實現快速反應和動態創新的根本,企業需要以通過調動人的積極性來增加競爭優勢。因此必須是以人為中心,提供高質量的工作生活環境,建立合理的報酬和激勵係統為員工實現自我發展創造適宜的條件。而且,不隻是企業內部需要激勵,供應鏈中的企業也需要相互激勵。

樹立“敏捷性虛擬企業”的觀念。供應鏈上企業的組織必須是柔性的、可變化的企業。它可能不再是今天的部門、車間等相對固定的組織結構,而是以項目經理人或者負責人為核心的動態聯盟項目小組。一個產品從構思設計到為消費者接受,常常需要經過多個供應鏈企業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完成,產品是變化的,供應鏈企業也是變化的,不僅是內部結構調整,而且總體形態都會改變。

2.進行供應鏈管理係統的優化設計與構建

以往我國企業對供應鏈的關注主要集中在供應商-製造商這一層麵上,這隻是供應鏈的一部分,而缺少考慮整個從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到最終用戶的完整的供應鏈,更不會考慮供應鏈管理的戰略性問題。供應鏈管理係統的設計與構建,就是怎樣選擇最優的供應鏈合作夥伴,同時將選擇好的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有機集成起來,使之成為相互關聯的整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在時間上重新規劃企業的供應流程,以充分滿足客戶的需要,重要的是使產品盡量在靠近最終客戶的時間點完成。根據產品特性和客戶要求,可以分別采用延遲製造、訂貨采購、訂貨生產、訂貨裝配等不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