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8)(3 / 3)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形成,經濟網絡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帶來了新的調控手段、經營理念、消費方式。作為參與經濟的重要個體,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手段日趨複雜,產生了許多新的觀點和理論,如企業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BRP、ERP、虛擬企業(Virtual Enterprise)等。而這些新的管理理論、方法都與電子商務環境密切相關。電子商務從產生到現在雖然時間不長,但是發展迅速已經受到世界政府和各業務領域以及廠商企業的廣泛重視和積極參與,並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顯著地改變著人們長期以來習以為常的各種傳統貿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信息共享是實現供應鏈高效管理的基礎。供應鏈的管理協調運行建立在各個節點企業高質量的信息傳遞與共享的基礎上。因此,有效的供應鏈管理離不開信息技術係統提供可靠的支持。

物流業是企業第三利潤的源泉,而要真正的實現利潤,則須擯棄陳舊的不適應經濟的管理模式,引入新的合理的管理模式。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產生,滿足了這種要求,它的實現可以為企業及國家帶來極大的效益。目前,我國正在逐漸實施這種模式,雖然在這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障礙,但這種管理模式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

要成功地實施供應鏈管理,使供應鏈管理真正成為有競爭力的武器,就要拋棄傳統的管理思想,把企業內部以及節點企業之間的各種業務看作一個整體功能過程,形成集成化供應鏈管理(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體係。

通過信息、製造和現代管理技術,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有關的人、技術、經營管理三要素有機地集成並優化運行。通過對生產經營過程的物料流、管理過程的信息流和決策過程的決策流進行有效的控製和協調,將企業內部的供應鏈與企業外部的供應鏈有機地集成起來進行管理,達到全局動態最優目標,以適應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市場對生產和管理過程提出的高質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

目前在我國,盡管供應鏈管理的支持技術及其配送業、零售業、倉儲運輸業等環節都有了良好的開端,但我國供應鏈管理的實現仍然麵臨極大的問題,而電子商務環境所要求的基礎設施、技術條件、人文條件等還很不成熟,在兩者的結合上企業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要處理和解決好來自各經濟組織的觀念問題、人才問題、傳統企業機構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協調問題等。針對我國供應鏈麵臨的諸多問題,一方麵,我們要加速企業觀念的轉變;另一方麵,我們要積極培養供應鏈管理方麵的人才。同時,企業還應從自身出發,轉換組織機構,采用先進管理方法,製定合理的績效評估製度,努力實現供應鏈管理的優化。

案例1上海貝爾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

在網絡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麵對電子商務的出現和興起,企業最關心的是如何通過電子商務解決供應鏈管理問題。本文通過研究上海貝爾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戰略實施案例,分析了基於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的要素,並對應用的關鍵切入點進行了探討。

1.上海貝爾麵臨的供應鏈管理問題

中比合資的上海貝爾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是中國現代通信產業的支柱企業,連續名列全國最大外商投資企業和電子信息百強前茅。公司總注冊資本12050萬美元,總資產142億元,現有員工4000多人,平均年齡29歲,72%以上的員工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曆,擁有碩士和博士生500餘名,其中科研開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0%。2000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8億元。

上海貝爾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通信網絡及其應用的多個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17年來,公司建立了覆蓋全國和海外的營銷服務網絡,建成了世界水平的通信產品製造平台。公司的產品結構主要由兩部分構成:(1)傳統產品:指S12係列程控交換機係列;(2)新產品:相對S12產品而言,由移動、數據、接入和終端產品構成;產值比例約為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