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貝爾企業內部的供應鏈建設狀況尚可,例如,有良好的內部信息基礎設施、ERP係統、流程和職責相對明晰。但上海貝爾與外部供應鏈資源的集成狀況不佳,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傳統的運作管理模式,而並沒真正麵向整個係統開展供應鏈管理。從1999年始,全球IT產品市場需求出現爆發性增長,但基礎的元器件材料供應沒及時跟上,眾多IT行業廠商紛紛爭奪材料資源,同時出現設備交貨延遲等現象。由於上海貝爾在供應鏈管理的快速反應、柔性化調整和係統內外響應力度上有所不夠,一些材料不成套,材料庫存積壓,許多產品的合同履約率極低,如2000年上半年普遍履約率低於70%,有的產品如ISDN終端產品履約率不超過50%。客觀現狀的不理想迫使公司對供應鏈管理進行改革。
2.上海貝爾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戰略
電子商務是一種未來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拓展市場的有效方式,同時,它也為傳統的供應鏈管理理論與方法帶來了新的挑戰。供應鏈管理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產生了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其核心是高效率地管理企業的信息,幫助企業創建一條暢通於客戶、企業內部和供應商之間的信息流。
上海貝爾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戰略的重點分別是供應商關係管理的E化、市場需求預測的E化、外包決策和跟蹤控製的E化和庫存管理戰略的E化。
(1)供應商關係管理的E化
對上海貝爾而言,其現有供應商關係管理模式是影響開展良好供應鏈管理的重大障礙,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麵作E化的調整:供應商的遴選標準:首先,依據企業/供應商關係管理模型對上海貝爾的需求產品和候選供應商進行彼此關係界定;其次,明確對供應商的信息化標準要求和雙方信息溝通的標準,特別關注關鍵性材料資源供應商的信息化設施和平台情況。傳統的供應商遴選標準+分類信息標準是E化供應商關係管理的基礎。
供應商的遴選方式和範圍:上海貝爾作為IT廠商,其供應商呈現全球化的傾向,故供應商的選擇應以全球為遴選範圍,而充分利用電子商務手段進行遴選、評價,如:運用網上供應商招標或商務招標,一方麵,可以突破原有信息的局限,另一方麵,可以實現公平競爭。
(2)生產任務外包業務的e化
目前,IT企業核心競爭優勢不外乎技術和服務,上海貝爾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提供完善的信息、通信解決方案和優良的客戶服務,生產任務的逐步外包是當然選擇。未來外包業務量的增大勢必會加大管理和協調的難度和複雜度,需要采用電子商務技術管理和協調外包業務。
外包廠商的選擇:除原有的產能、質量、交貨等條件外,增添對其生產計劃管理係統和信息基礎建設的選擇標準,保證日後便於開展E化運行和監控,如:上海無線電35廠一直是公司的外包廠商,但其信息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一旦外包任務量大增,市場需求信息頻繁變動,落後的信息基礎設施和遲緩的信息響應,會嚴重影響供應鏈的效率。
外包生產計劃的實時響應:上海貝爾現擁有Intranet和ERP係統,外包廠商可借助Internet或專線遠程接入ERP管理係統的生產計劃功能延伸模塊,與上海貝爾實現同步化生產計劃,即時響應市場、需求的變動。
(3)庫存管理戰略的e化
近幾年,由於全球性的電子元器件資源緊缺,同時上海貝爾的原有庫存管理體係抗風險能力差,結果庫存問題成為上海貝爾的焦點問題之一。麵向供應鏈管理的庫存管理模式有多種,根據上海貝爾的庫存管理種類和生產製造模式,采用如下庫存管理模式:
①材料庫存和半成品庫存管理。在上海貝爾,材料和半成品庫存管理基本是對應於訂單生產模式的,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迫使企業備有一定的安全庫存,這樣就產生了庫存的管理問題。根據近年遇到的實際情況,對關鍵性材料資源,考慮采用聯合庫存管理策略。通過供應商和上海貝爾協商,聯合管理庫存,在考慮市場需求的同時,也顧及供應商的產能,在電子商務手段的支持下,雙方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的良性庫存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