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9)(2 / 2)

②成品庫存管理。由於上海貝爾公司的產品結構和近期市場需求旺盛兩方麵方麵的原因,近年來基本無嚴重成品庫存管理問題,但是因市場需求波動造成的缺貨壓力偏大。上海貝爾較終端產品的渠道和分銷商信息IT係統和基礎設施比較完善,能有力地支持庫存管理,同時企業實力、存儲交貨能力也較強,2000年公司已開始嚐試運用總體框架協議、分批實施、動態補償,同時實行即時的相關信息交換,采用供應商管理客戶庫存模式來實現終端成品庫存管理。

(4)需求預測和響應的e化

上海貝爾要發展成為世界級的電信基礎設施供應商,必然麵對全球化的市場、客戶和競爭,勢必對市場研究、需求預測和響應作相應的變革。

①e化的市場研究和需求預測。上海貝爾的庫存風險來自兩方麵:其一是庫存管理模式,其二市場預測的偏差大。強化市場研究、減少需求預測偏差勢在必行。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可從研究範圍、信息來源、反饋時間、成本費用等提高市場預測的水平。上海貝爾可以在公司原有Intranet的基礎上,與各分公司、分銷商專門建立需求預測網絡體係,實時、動態地跟蹤需求趨勢、收集市場數據,隨時提供最新市場預測,使上海貝爾的供應鏈係統能真正圍繞市場運作。

②e化的市場和客戶響應。現在,上海貝爾各大分公司通過專遞合同文本至總公司審查確認,然後進入ERP運行,周期平均為7~10天,而現有的合同交貨周期大量集中在20~30天,生產的平均周期為10~15天,運輸周期為3~5天,如此操作,極易造成交貨延遲,ERP係統在物理上的延伸的確能較大地改善需求和合同響應效率。

近期,可通過骨幹網專線的延伸或Internet,建立公司內部ERP係統與分公司、專業分銷商之間的電子聯接,同時將有關產品銷售或服務合同的審查職能下放至各大分公司,使市場需求在合同確認時即能參與企業ERP運行,同時在需求或合同改變時企業ERP係統及時響應,調整整個供應鏈的相關信息。

從中長期而言,逐步發展上海貝爾的B2B 電子商務,建立網上產品目錄和解決方案、網上客戶化定製和訂購、在線技術支持和服務,使上海貝爾的目標客戶更直接、方便、及時地與上海貝爾的內核響應。

3.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的要素和應用的關鍵切入點

(1)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的集成。供應鏈管理模式要求突破傳統的計劃、采購、生產、分銷的範疇和障礙,把企業內部及供應鏈節點企業間的各種業務看作一個整體功能過程,通過有效協調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將企業內部的供應鏈與企業的供應鏈有機地集成,以適應新競爭環境下市場對企業生產和管理運作提出的高質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基於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內容涉及訂單處理、生產組織、采購管理、配送與運輸管理、庫存管理、客戶服務、支付管理等幾個方麵。

電子商務的應用促進了供應鏈的發展,也彌補了傳統供應鏈的不足。從基礎設施的角度看,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是一般建立在私有專用網絡上,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隻有一些大型的企業才有能力進行自己的供應鏈建設,並且這種供應鏈缺乏柔性。而電子商務使供應鏈可以共享全球化網絡,使中小型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加入到全球化供應鏈中。

從通訊的角度看,通過先進的電子商務技術和網絡平台,可以靈活地建立起多種組織間的電子聯接,從而改善商務夥伴間的通訊方式,將供應鏈上企業各個業務環節孤島聯接在一起,使業務和信息實現集成和共享,使一些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方法變得切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