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策劃低能症(2 / 3)

2002年6月,重慶風光公司以“風光饞味鴨”品牌開始特許加盟推廣其有絕密配方的烤鴨食品。但是由於初期的策劃方案不完善,對營業店數量、位置等沒有通盤計劃和科學布局,出現了“饞味鴨”店滿天飛的現象。最終,由於渠道失控,激烈的競爭使火暴一時的“饞味鴨”飛走了。

(4)策劃無計可施,高投入低產出。策劃方案雷同、缺少個性是削弱策劃效果的一大原因。有的策劃沒有經過精心研究設計,隻是自己認為有不同尋常之處,實則不被廣大消費者所認可,不免收效甚微,而花費卻是不菲。低能的策劃方案雖然考慮到了營銷環境、消費者、競爭對手、企業內部資源等等因素,具體運作上又以既定的營銷戰略為目標,從產品定位、價格、通路、傳播等方麵入手,製定切實可行的營銷策略。但是,策劃者往往根據以往的經驗,根據固有的模式進行策劃,其形式、內容並沒有多大的創新,所以隻能算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並無引人之處,其失敗也是必然的。而高質量的策劃方案應當是新穎的,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並且低投入、高產出,具有“四兩撥千斤”之勢。

V26在推出青少年裝和國產裝時,廣告投入達1億元人民幣,可是如此巨大的投入,單一的廣告方式,無創新的內容,並沒有激起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策劃欠佳,隻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2.低能策劃,緣由論短長

一個優秀的策劃方案要取得成功,就像冶煉黃金一樣,要經過許多道複雜的工序,同時還要不斷地增添催化劑,隻有這樣才能淬煉出黃金;要向消費者有效傳達清晰有力的銷售訊息,提供利益給消費者,並且解決潛在消費者的問題,以達到最後成交的結果,從而實現一個優秀策劃方案的成功。然而,現實中策劃方案的製定問題多多。

(1)市場調研走馬觀花。如今策劃人員都知道調研對於策劃方案的重要性,都會在策劃方案之前做一番市場調研,以確定策劃的目標和實施策略,但是大都做得不到位。往往是調研之前在自己的心裏已經設想了結果,所以調研隻是形式而已,是向著自己的“理想結果”努力,以調研結果證實自己的策劃方案的正確性。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導致了許多策劃案的失敗。調研過程當中,由於受時間、人力、財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執行者往往忽視調研的結果,不注重調研的真實性,卻重視當前的切身利益,如盡量節約資金,盡量節省時間等等,所以采取多種不可靠的手法來獲得資料。如此不正規的做法隻能是自欺欺人,最終害了自己。V26在新品上市時,就是沒有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結果匆匆上馬後又匆匆落馬。

(2)經驗主義大行其道。經驗是一筆財富,但是不講求條件的濫用則會成為錯誤之源。一些企業的策劃人員,他們做事情有自己的一套思維定式,往往憑經驗來判斷及理解現實的市場問題,但是他們所指的經驗並不是對市場經濟的深刻體驗,而是幾年前有過的一些決策曾經取得過很好的效果。可是他們都忽視了一個問題: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很快,幾年的時間可能跨越了其他國家十幾年的漸進過程。而且,我國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在這樣一個市場土壤上生成的許多特殊的規律,融和了許多先進與落後的矛盾,加之我國的地域文化特色,經濟的不同增長狀況,豐富了市場營銷的內涵。在這種情況下,僅憑一己之見去處理和分析市場問題,難免失誤。新的產品、新的市場、新的時間需要新的策劃方案,僅憑自己的主觀判斷,不做深入的市場研究,盲目采用其他的模式,所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失敗。

V26的進口裝剛上市時,策劃團隊雖然沒有經營保健品的經驗,但經過周密的上市策劃,成績喜人。在經營了一年之後,在青少年裝和國產裝上市時,就憑借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績,自認為已經經驗豐富了,對市場調查掉以輕心,做出的決策理所當然地逃脫不了自己設下的陷阱。成功了不代表永遠成功,經驗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3)決策與策劃各自為政。實際的策劃方案執行情況表現出低能的症狀,或許並不是策劃方案本身的問題,而是決策層的問題。當前,由於市場的激烈競爭,各行業的飛速發展,企業感到自身力不從心,於是請些“外腦”來幫助做一些策劃,這本來是共榮雙贏的事情,但是由於認識程度、利益等原因會造成眾多損失。

企業的決策層缺少專業知識,於是借助外部策劃團隊,但是策劃方案的可行與否的“生殺大權”又掌握在決策層的手中。策劃團隊有豐富的經驗,但他們的收入要靠企業,所以他們提供的策劃方案隻有讓沒有專業知識的決策層認可才能掙得“衣食”,二者是矛盾的統一。V26策劃團隊在方案的確定上就有同決策層意見不一的情況,到底采用何種方案最後還要企業的決策層敲定,這樣怎能保證策劃方案的順利實施?再者,由於各策劃公司為了能爭到項目,它們隻有迎合企業決策層的意思。它們往往想方設法揣摩決策層的意圖,根據這個意圖進行市場調研,而後把分析和定位全都建立在已有的主觀推測上,決策層也是選擇認為合乎自己心思的方案。這樣就難以保證策劃方案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策劃者有時為了取得一時的利益,於是采取短期行為。在做策劃時,隻著眼於目前的銷售,而不從企業長遠發展規劃入手,不注意策劃方案在該品牌的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這樣以犧牲未來為代價,追求一時的銷量,不亞於謀殺品牌,飲鴆止渴。還有的營銷策劃者不專業化,許多策劃團隊既玩創意又琢磨市場,既研究企業又了解消費者,既懂廣告又熟悉電視、報紙,幾乎無所不能。同時,他們在一個時期內同時為多個企業提供策劃服務,策劃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4)缺乏創新,趨同從眾。策劃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出新求異。隻有在時間和地域、內容和形式上以超凡的氣勢和獨特的運作予以展示,才能出奇製勝,達到策劃的目的。而如今營銷策劃一味照抄照搬或延續傳統做法,缺乏獨創性和新鮮感。

一個策劃要出新求異,就得不斷地否定過去、否定別人和否定自己。當然,我們並不否認,要借鑒過去和他人的成功經驗。但這不是一種簡單的重複、疊加。要創造,就必須綜合他人的研究成果,挖掘過去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富有新意的創意和設想。否則,如果老是對自己過去的東西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對別人的東西頂禮膜拜、謹小慎微,就永遠難以出新。有些策劃人重借鑒、重經驗、輕創造,往往選取常用的思維方式,沒有追求新穎獨創的思維動機和目的。因此,策劃出的方案平淡無奇,甚至批量複製,定位大多與人雷同,沒有個性。這樣策劃方案就表現出了低能。

3.策劃應在反思中升華

(1)反思策劃之本源。低能策劃按理說也叫策劃,隻是低能而已!好比貓捉老鼠,捉到老鼠是隻好貓,抓不到呢也是一隻貓。但是,養貓人養貓就是用來抓老鼠的(除了作為寵物),策劃部門卻不是企業供養的寵物,所以應當加強訓練,由低能變成“高能”。

何謂策劃?策劃一詞,也可稱為企劃,含有計謀、謀劃、計劃、籌劃、打算、辦法等意義。它與決策緊密相關,其含義深邃,寓意廣泛。從現代策劃性質看,策劃不是來解決單一膚淺的智障題,而是一門集科學、信息、經濟、技術、文化、藝術、智慧、謀略為一體的“軟科學”,具有知識性、思想性、決策性和創造性的特征。

從策劃的功能和作用來看,策劃不是紙上談兵,而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它研究策劃中的理論,既注重應用的研究,又注意回答和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如何收集情報,如何進行市場調查,怎樣擬定計劃,采取什麼樣的戰略和策略解決在決策、管理、協同、控製、實施過程中發生的一係列問題。

從策劃活動的結構、程序和步驟上看,策劃不是單兵作戰,而是一個係統工程,它具有係統性、整體性、層次性、目的性、運動性和適應性等特征。

從策劃的結果看,策劃不是生產物質產品,而是一種科學化的知識研究成果,它對企業具有增值的價值。

從策劃的本質看,策劃不是出點子、拍腦門的權宜之計,而是決策的依據。策劃的核心是確定戰略,並以設定目標作為起點,然後確定策略、政策,以及詳細的運作方案。那種把策劃等同於點子和創意的觀點,均是不妥的。策劃好比擬定作戰計劃,首先要確定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如何實現戰略目標,這需要參謀人員出點子、想辦法。策劃需要點子,但點子不等於策劃。今日的策劃人過多地把精力放在炒作上,有些人的點子甚至走火入魔,而忽視策劃的本質。這是今日策劃業的一大誤區。

(2)轉變低能策劃思維。低能策劃出自低能的思維,那麼好的策劃又需要什麼樣的思維呢?有了好的思維會出現什麼好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