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是釘沒有再講下去。
老師笑著說:“你有理想完全正確,但是你要認真學習,就你現在所學的知識,別說飛碟,就是一把手槍也設計不了,還空談什麼其它的武器呢?好好學習吧。”
老師不了解丁是釘,也是情有可緣。丁是釘也不想解釋太多,就算他說自己能夠設計手槍,也沒有誰會相信,他保持了沉默。
想了想,丁是釘說:“老師,謝謝你,我會勤奮學習,到時候可以用分數證明一切。”
老師又想起了什麼似的,問:“最近你沒有交作業吧?”
丁是釘說:“是的,我沒有交作業,我會做那些練習題,其實你必要給同學們布置太多作業,我們每天為做作業累得腦子發昏,思想混亂,越學越笨。”
老師拍了拍丁是釘的肩膀,笑著說:“我是過來人,理解你們,小時候多吃苦也是應該的,以後你們會明白,記住,以後要交作業。”
丁是釘未語。
他和老師結束了談話,回到了教室裏聽課。
一個學生不交作業,有時候老師很難發現,除非老師很用心,才可能發現。當然,偶爾一次不交作業,沒被發現也正常,天天不交作業,一定會被發現。
丁是釘也不隻是數學科目不交作業,其它科目也一樣,也許是老師粗心,沒有逮到他,還有一種可能性,老師認為他是初次犯錯,沒有在意。
他的同桌也覺得他的行為怪異,見他總是看一些課外書,也好心提醒過他看課本,可是他並沒有接受同桌的勸說。
同桌見他考試成績都拿了滿分,心裏納悶,問:“你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嗎?”
丁是釘無奈地搖了搖頭,說:“沒有,我和你唯一不同之處是,我能過目不忘,還擁有超強的理解能力,你千萬別學我,我們不是擁有同等智商的大腦。”
智商有差異,同桌也認同,同桌想,我們之間也不至於差別很大吧。同桌的心裏還有些疑惑,又說:“可是也並不見你認真聽課呀。”
丁是釘說:“我不需要聽老師講,我自己能看懂課本。”
不會認真聽課成了他的習慣。許多老師都習慣性地提醒他聽課,他卻充耳不聞,置之不理。
丁是釘也沒有再向哪個老師提出不聽課的條件,他也沒有在課堂上看其它書。他換了一種方式。在每節課堂上,他都做著自己的事,他在本子上畫著一些線條,這是他同桌的認識。
其實那些線條在有順序地組合下,形成了圖形,是設計圖。
首先製止他的是班主任。那天,從上課開始,班主任就見丁是釘手上的筆沒有停止過,也沒有抬頭,那樣子像是在做作業。
班主任站在講台前,提醒地說:“上課的時候要注意聽講,別急著做作業,也不必一味做筆記。”
丁是釘似乎沒有聽到班主任的聲音,還在埋頭苦幹。
過了十分鍾,班主任來到他身邊,他也沒有發現。班主任盯著他的桌麵,見他畫著一些線條,就問:“你在畫些什麼?為什麼不認真聽講?”
丁是釘終於驚醒,抬起頭來,望了班主任一眼,又向左右前後看了一眼,見同學們都盯著自己看,有些不自在起來,便說:“我在設計武器。”
其他同學聽了,哄堂大笑。
班主任也笑了笑,從桌麵上拿起他畫的圖形,看了看,滿紙橫七豎八的線條,忽粗忽細,似乎沒有看懂,又還給他,說:
“別去想設計武器,現在在上課,是不允許做與課堂無關的事,你應該清楚,這是紀律。”
丁是釘說:“是,我清楚,可是集中不了精神來聽課。”
許多學生的成績不好,與聽課有直接的關係。學生對所學的科目不感興趣,不肯去聽,不肯去學,也不肯記在心裏。並不能說學生笨。智商與學習成績不能成正比。許多聰明的學生,聰明之處是不肯學習,他們不肯付出,不肯花心思。
當老師的人,最怕遇到那樣的學生。
“為什麼?”班主任皺起了眉頭,雙目有些迷茫。
“我不感興趣,覺得枯燥無味。”丁是釘如實地說。
班主任盯著他的臉看了許久,也沒有發現他有生病的跡象,嚴肅地說:“不管怎麼說,你都不能做與課堂無關的事,這是紀律,我不想再看到你這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