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次,李嘉誠從他人那裏了解到他的一位老同事因病逝世。想到這位老同事曾與自己同甘共苦,如今卻撒手離去,心中很不是滋味。盡管多年沒有這位老同事的消息,李嘉誠仍然覺得自己有必要去吊唁。由於自己很忙,他便派人去完成此事。屬下去後,幫著這位老同事家人料理後事,並送上一些款項作為他們的家用及孩子的學費等。
李嘉誠的公司裏,有這樣一個員工。他是公司裏一個普通的管理人員,在公司幹了十幾年後,患了青光眼。治病過程中,這位員工花光了公司規定的能為員工報銷的醫療費用,不僅治病成了問題,就連生活也成了問題。李嘉誠知道後,他一方麵鼓勵這位員工不要放棄治療,另一方麵他向這位員工打聽他太太的工作問題,告訴他如果他太太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到長實上班。因為他太太隻要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治病和生活都會有資金來源了。
這位員工後來去了國外接受治療,作為一個老板,李嘉誠的責任已經盡到了。但是李嘉誠沒有忘記此事,他完全把自己的員工當成了自己的朋友和親人。李嘉誠愛看書,每當他看到有關治療青光眼的信息後,他都會叫人把這些文章寄過去,讓這位員工看看這種治療方法是否用過。
李嘉誠就是這個一個關心員工、處處為員工著想的人,他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已經遠遠超過了老板應該做的。
作為一個商人,李嘉誠這樣做自然有他的目的。他深知,如果沒有員工的鼎力相助,沒有員工的擁護和愛戴,一個再有本事的老板也不會有什麼發展前途的。企業的凝聚力至關重要,如何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呢?四個字:心係員工。
李嘉誠在談到員工與公司的關係時說: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大企業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員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員工是替公司賺錢的,是對公司有貢獻的人,他們也應該取其所得。所以說,是員工養活了整個公司,公司應該感謝他們才對。
“我一向這樣想:雖然老板受到的壓力較大,但是做老板所賺的,已經多過員工很多,所以我事事總不忘提醒自己,要多為員工考慮,讓他們得到應得的利益。”
也許有人會用“冠冕堂皇”一詞形容李嘉誠這番話,並認為他這麼說不過是在收買人心。其實,我們可以不必管他怎麼說,隻看他怎麼做。他為老員工安排出路,總是實實在在的事。不管他這麼做是真心實意,還是收買人心,都對他的事業有事實上的好處,使別人真心實意地跟著他幹。一般的老板隻想利用員工,並不願為員工利益著想,一有不利,就把員工當包袱甩。這樣,員工就不敢將日後的前途托付給老板,隻想為自己謀出路,有力也不願使出來。這樣對誰有利呢?不過是一損俱損罷了。
李嘉誠經典語錄:
千萬不能這麼說,老板養活員工,是舊式老板的觀點。現代企業的觀念應該是員工養活老板、養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