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輪番上演的品牌迷局(2)(3 / 3)

事實也是如此,今天的蘋果、三星不斷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呼風喚雨,以“中華酷聯TCL”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品牌迅速補位,在中低端彌補了摩托羅拉的空缺。

2013年8月2日,摩托羅拉終於在美國發布了最新旗艦手機Moto X。這是2007年iPhone發明之後,美國本土第一次製造手機。美國《華盛頓郵報》稱,科技業的製造回流正在成為一種趨勢,本土製造的摩托羅拉手機也將獲得特殊的競爭優勢。摩托羅拉移動CEO伍德塞德表示,在美國本土安裝手機,可以讓公司創新和解決問題的速度加快。

我們不能苟同《華盛頓郵報》和伍德塞德的觀點。一家失去品牌戰略和品牌抱負的手機品牌難道把製造車間從中國搬到美國,就可以解決技術創新問題,就可以生產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體驗的手機產品嗎?

摩托羅拉移動要獲得新生,必須解決品牌發展的一係列問題,包括品牌定位、品牌戰略、品牌創新,而不是以高科技回流美國為說辭。長此以往,摩托羅拉移動的市場空間會進一步減少,最終結果可能是成為穀歌收購的一個花瓶,最終被消費者淡忘。

品牌指南

保持與消費者溝通聯係,小心被遺忘。

1月15日郭美美“美”不美?

品牌感悟

在這個時代,要獲取注意力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要贏得一定的影響力卻很難。注意力經濟已經成為過去,現在是影響力經濟時代。對於品牌,特別是對於個人品牌來說,影響力才是競爭力。

品牌分析

在全麵品牌管理理論的個人品牌體係中,有一個“美譽度”定律——犧牲美譽度換取知名度的做法並不可取。為了博得大眾不健康的心理需求,做出嘩眾取寵的行為,盲目追求個人知名度,無法維持太久。脫離主流價值觀和道德觀,強求出名也是一種臭名,很快會被大家遺忘。

2011年6月,一個名叫“郭美美Baby”的微博頗受網友關注。這個自稱“住大別墅,開瑪莎拉蒂”的20歲女孩,在微博上多次曬出其豪宅、名車、名包等照片,被網友指責炫富。而她的認證身份居然是“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這一事件引發了軒然大波,網友紛紛對中國紅十字會進行質疑,同時惡炒郭美美。

回顧整個事件,郭美美事件總體來說是一次吸引眼球的炒作。她對整個過程的掌控十分到位,較有章法。比如,在個人品牌知名度的炒作過程中,郭美美運用造勢、借力、獵奇等手段,用較小的成本達到了傳播炒作最大的效果。

郭美美雖然成功推廣了自己的知名度,吸引了眼球,迅速走紅,但是美譽度卻還在“地板上”,人們對她的印象僅僅停留在了最初的噱頭上——炫富,有背景,美女,潛規則。郭美美成為社會公益機構畸形管理的一個縮影,成為中國網絡文化的圍觀吐槽對象。所以,廣告商判斷她的個人品牌商業價值為負溢價,如有優秀品牌沾上了郭美美,很可能導致消費者的藐視,唯恐躲之而不及。

將注意力轉為影響力,是個人品牌商業價值質的跳躍的關鍵一步。可惜的是,在打造品牌的縱深過程中,她未能完成這一跨越。2011年8月15日,郭美美在其微博中表示,希望通過騰訊微博將一個全新的她展現給公眾,並將進軍娛樂圈,表示將來會回報社會。郭美美母女進軍娛樂圈“勇氣可嘉”,她們原本想借助這次微博事件將自己推銷出去,沒有想到的是,得到的隻有一麵倒的嘲諷和喊衰聲,不少業內人士也都表示抵製。

2013年,郭美美在自己的微博上公開了幾張正在拍攝的新寫真圖花絮,寫真連續換上多套華麗禮服,多為性感撩人的寫真造型。這種炒作的邊際效應遞減,缺乏紅十字會的猛料,郭美美的名聲不再。

從注意力的角度說,郭美美成功利用紅十字會炒作了自己。很遺憾,利用炒作和負麵信息出名的她至今也沒能再扭轉自己的形象。換句話說,她難以實現個人品牌的縱深推進,實現個人品牌價值的持續提升,其個人品牌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品牌指南

用犧牲美譽度的方式來換取知名度的炒作,是最為冒險的品牌打法。

1月16日中國紅十字會怎麼啦?

品牌感悟

品牌最大的危機來自品牌內部而不是外部。如果品牌裏邊都髒了爛了,就經不起抹黑。一抹黑,品牌就會倒掉。如果說品牌本身沒有問題,即使把我無端地抹髒了,出現輿論危機,我一擦就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