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輪番上演的品牌迷局(3)(2 / 2)

然而,品牌有兩個重要的維度,一是知名度,二是美譽度。在陳光標知名度大幅度提升後,如何維護構建品牌的美譽度內涵和體係,是個人品牌價值提升的關鍵一步。

本書作者之一徐浩然與光標相識多年,在光標成名前就主持過多場他的慈善捐贈活動,見證了他個人品牌的成長和知名度的飛躍。不過,單純的知名度是一把雙刃劍,所謂樹大招風,操作不好,會傷及自身,引發品牌風險。

2011年上半年以來,部分媒體質疑光標的捐贈數額等,另外社會公眾也對光標的各種慈善秀有些審美疲勞,在知名度上升到一個高度之後,如果再繼續沿用以前的品牌推廣方法,單純地擴大知名度,品牌之路將會越走越窄,多年經營的慈善品牌形象會出現瓶頸。

一般而言,普通的品牌做知名度,優秀的品牌做美譽度,偉大的品牌做忠誠度。高調慈善沒有錯,但是,高調做事的背後應該是低調做人。一個優秀的慈善品牌不僅僅要高調,也要處理好與公眾、企業、社會等各方麵的關係。建議光標沉下心來,更加低調務實,肩負行業和社會責任,真正推動慈善行業的改革、創新與發展,做實做細慈善品牌。

品牌指南

高調,塑造品牌知名度;低調,塑造品牌美譽度。

1月18日加多寶PK王老吉的對決

品牌感悟

對手是最好的“朋友”。一個品類市場可以容納兩到三個競爭對手,沒有一個強勁的對手,這一品類市場就難以越做越大。但是要警惕兩敗俱傷式的零和競爭,而要在滿足消費體驗上不斷比拚,做大市場,做大自己,同時也帶動對手。

品牌分析

涼茶從民間的局部性飲料普及為大眾飲料,加多寶和廣藥王老吉都功不可沒。兩者在品牌、市場、渠道、知識產權和包裝的較量及競爭不管形式如何,敵對心態有多重,在客觀上提高了涼茶的關注度,向社會和公眾大範圍地普及了涼茶,推動了涼茶這一品類的迅猛發展。

2005年時,國內涼茶飲料不足100萬噸。到2010年,涼茶飲料銷量達到2500萬噸,超過可口可樂的全球銷量,成為世界第一大飲料產業。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涼茶的規模未來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加多寶與王老吉的較量和競爭推動了這一品類的發展,同時給兩大品牌做了一個免費的廣告。從商標之爭到“紅罐”之爭,再到渠道之爭,在一係列較量中,加多寶不斷借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已經完成了品牌再造過程;與此同時,廣藥王老吉也在競爭中完成了渠道的再建,實現了銷量的井噴。

但是進入2013年,為了紅罐之爭,兩方的戰爭開始進入白熱化狀態。加多寶與廣藥王老吉的戰爭,走出“口水戰”,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帶有惡性競爭的味道。如某品牌多個縣市的一線市場開發人員,開始挨門挨戶地向經銷商散發帶有競爭品牌“藐視中國法律終將受嚴懲”等字樣的廣告單,甚至升級為雙方的暴力事件。

兩大品牌的較量應該嚴防超越法律底線邊界,重返良性、合理的競爭軌道。否則,當大量不正當競爭手段出現時,局勢不可控製,導致傷敵一千,自傷八百,兩敗俱傷。受損害的不僅是兩大品牌自身,同時也有消費者的信心,更有涼茶產業。

我們不知道“紅罐”之爭具體證據如何,也無從判斷“紅罐”屬於誰。但是,站在涼茶品類的高度看“紅罐”之爭,答案比較清晰,那就是除了“紅罐”,涼茶的市場空間仍然很大,消費體驗仍然待挖掘。

相對於“紅罐”之爭和傳統正宗之外,涼茶是否具有其他的市場訴求和價值?如區別於“紅罐”,是否可以創造出一個“藍罐”涼茶的市場。事實上,白酒市場曾經有過洋河藍色係列的先例,在傳統白酒包裝主要以紅色為主色調的背景下,藍色經典啟用了藍色風格,顯出產品定位的差異化,一炮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