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種新品牌觀的誕生(3)(2 / 2)

在發展過程中,伍爾特不僅沒有擴張產品品類和領域,相反,卻盡可能縮小縱向的生產範圍,伍爾特與保時捷等知名客戶形成了長期定製的合作模式,保證了其產品的高附加值。

當然,品牌的背後是文化,德國有著成熟的工業文化和文明,這與中國完全不一樣。德國教育引導人才流向製造業,盛行工程師文化和藍領文化,他們在社會受到尊敬。

中國企業應該學習德國企業,專注實體經濟,回歸品牌,構建自己的工業文化和製造文化,從世界組裝車間轉向中國創造和中國名牌,精耕細作,做出品牌,做出價值。

品牌指南

堅持堅守好實體經濟,才能創造出中國乃至世界名牌。

2月18日星巴克還是一家咖啡店嗎?

品牌感悟

品牌已經邁入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互聯網式生活會更加普及,電子商務的滲透率也會提升更高。在這種巨變的背景下,傳統企業和品牌需要麵臨一次全新的升級,擁抱互聯網。

品牌分析

當今世界已經處於數字化時代,移動互聯網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也在極大地影響著企業的品牌管理和營銷傳播模式。

提起星巴克,你會想到什麼?第三空間體驗,咖啡味道彌漫的地方,可以不用點餐也能免費享受服務的地方,一個有品質的社交場合。這隻是過去。現在,星巴克正成為一家新型的互聯網零售公司。

是的,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星巴克不僅僅是一家純粹喝咖啡的地方。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成本的上升,傳統星巴克的營收和毛利率受到挑戰,這種形勢驅動它主動轉型擁抱互聯網。星巴克的定位正在從一家傳統的咖啡店轉變為一家互聯網零售公司。

2008年,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重新擔任公司CEO,全新定位星巴克,大規模地建設IT基礎設施,開始了令人驚歎的轉型。2012年3月9日,星巴克任命首席數字官(CDO),全麵發展星巴克網站、手機、社交媒體、數字營銷、Starbucks Card和電子商務以及WiFi技術。

轉型效果已經顯現,從2013年起,美國7000家星巴克門店開售Square刷卡器,全麵啟動移動支付。在最近的一個財季,星巴克美國地區的店內銷售有超過10%來自移動支付。

在中國,星巴克引入“第三空間”理念,打造家庭和辦公室之外的休閑空間,贏得了全球第二大市場。現在,互聯網是星巴克的下一站,星巴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打造以移動互聯網為平台的“第四空間”,“第四空間”由智能手機APP、微博和微信等各類社交媒體和消費者粉絲共同組成。

“顧客去哪兒,星巴克就在哪兒”。星巴克這次掀起的不是產品的革命,而是一場品牌和營銷的革命,目的在於滿足消費者的互聯網體驗。

早在2010年秋,星巴克在北美啟動星巴克數字免費WiFi計劃,黏合了當今流行的數字信息渠道與平台。顧客在星巴克門店內,可以通過免費的WiFi網絡,免費閱讀《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付費內容,收看ESPN的賽事。此後它又與雅虎合作,在其數字網絡上鏈接多種免費電子書籍、新聞、音樂和電影。

星巴克目前在Twitter上擁有超過400萬粉絲,星巴克中國的微博粉絲達78萬。此外,剛剛發展的微信平台也積累了30萬的粉絲。

當傳統零售公司的客戶紛紛離開實體店,走向網購時,星巴克的客戶不僅沒有流失,反而擴大,互聯網技術使得星巴克與客戶的關係更為緊密。2012財年星巴克總營收133億美元,運營利潤20億美元,在全球擁有1.8萬家門店,星巴克品牌打開了巨大的互聯網空間。

品牌指南

遠離互聯網就是遠離未來。

2月22日打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牆

品牌感悟

在2.0版的營銷時代,用戶體驗會更加精準,消費數據會更加及時。過去工業時代的大規模標準化製造、管理和品牌傳播都麵臨升級的要求,以跟上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