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當危機來臨之時(3)(1 / 2)

坦誠、誠信是品牌應對危機事件必備的態度。盡管這一事件對多位企業家個人品牌的影響較大,但是,當事人能夠在強烈的質疑聲中勇敢地站出來澄清,保證了公眾的知情權,沒有不回應、不作為,既是對其多年維係的品牌負責,也給了大眾一個交代。所以經過這一事件後,他們的個人品牌根基沒有動搖。

品牌指南

真實和坦誠,最終必然能贏得公眾的信任。

11月16日黃鳴如何打響反危機第一槍

品牌感悟

危機無情但人有情。當然危機來臨時,用情待人,以情動人,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通過情感牌向品牌利益相關方柔性回應解釋,可以在危機中擺脫被動。

品牌分析

在一個道德底線受到挑戰的商業社會裏,情感正成為一種奢侈品。情感就像危機公關時的“溫柔一刀”,打開消費者的心門,獲得他們的支持,化解輿論的衝擊。

消費者是具有特定喜好和情感需求的偏好群體,他們以此來選擇和評價信息內容。公眾的情感需求包括親情、愛情、友情等基本情感,以及其他主流價值觀情感。

因此,在危機公關中提供符合公眾心理期待的情感素材,可以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使之達到情感的滿足和平衡,柔性協調危機衝突和矛盾。

2012年上半年的皇明危機公關事件是一起經典的案例。當皇明太陽能深陷“黃勝案”、“IPO折戟”等泥沼時,負麵報道隨之而來。當時的皇明集團和黃鳴還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媒體報道是一陣風,於是采取“冰凍”戰術。

他們認為,一兩周過後輿論會自動轉到其他熱點。然而,負麵報道並沒有自動“冰凍”,反而泛濫成災。他們調查發現,有競爭對手在有計劃地組織這一危機事件。隨後,皇明董事長黃鳴開始絕地反擊。

如何打響反危機第一槍?當時皇明集團內部有不同意見,一是正式召開新聞發布會,澄清傳聞;二是直接PK《南方周末》,因為這家媒體的報道軟肋較多,同時頗負盛名。經過討論後,黃鳴決定采取柔性策略,首先在博客上發布“一封寫給女兒的信”,澄清“兒女”親家傳聞,打響了反危機的第一槍。

黃鳴在其博客上發布了一封寫給女兒的信,瞬間激發了網民的淚腺,引得網民紛紛轉帖留言,表示同情支持黃鳴。黃鳴這封信的邏輯是:“你們陷害我可以,把髒水潑給我可以,你們為什麼不放過一個無辜的女兒。”

在信中,黃鳴深情地寫道“當如今你媽媽笑我因不停地念叨你而證明我近年老時,我悵然當年不能和你有更多的時間享受天倫之樂。”他還講述了從小和女兒相處時的心路曆程,無不讓廣大網民為之動容。在此後的記者見麵會上,黃鳴在念致女兒的一封信時,更是數度哽咽,頻頻擦淚,一時間成為了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

當危機四起時,黃鳴沒有直麵回擊潑來的“髒水”,而是迂回地放低姿態,以真情實感講述父女之情,喚起了公眾的心理共鳴,取得了輿論和民意的支持,從而占據主動權。

黃鳴“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建立在主流價值觀基礎之上,越過了人們堅如磐石的“心防”。公眾認為,一個對家庭負責、對女兒負責的企業家也應當對消費者和公眾負責,對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負責。此信一出,黃鳴迅速站在情感的至高點上,皇明危機格局的被動局麵實際上已經被打破。

品牌指南

危機無情人有情。

11月17日借勢引火

品牌感悟

危機事件就像一場大火,品牌管理者經常像一個消防員一樣四處滅火,不過火勢越撲越大。高明的方法是,在一場危機的大火到來之時,找到火源,順勢助推,將大火引致其他的熱點區域,適時地轉移危機。

品牌分析

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社會輿論的壓力,企業自身的困難處境……危機事件如同一場來勢洶洶的火災,品牌管理者不得不像一個消防員一樣四處滅火。

有些小火可以撲滅,但是大火難以控製。如果硬碰硬的話,容易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與其如此,還不如找明火源,順勢轉移到其他區域。

滅火如同危機公關,企業在應對危機事件的時候,不能被輿論或者相關力量牽著鼻子走;而要主動地設置話題,轉移危機,跳出大坑,化被動為主動。

在轉移危機的過程中,要進行議程設置和話題設置,通過媒體發布有利於轉移危機事件的相關信息,挑起一場更大的火。在話題的設置上,尋找新的有利關注點,並逐步實現對原有新聞焦點的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