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人人都能成為品牌(2)(2 / 3)

蔣錫培高考落榜後開始創業,盡管如此,他身上一直保持著強烈的學習精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被問到“性格中的哪些特點對你成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時,蔣錫培回答說:“我覺得我很好學,對什麼東西都非常有激情,非常有新鮮感,都希望能夠多了解一點。”

作為一名事務繁雜的企業掌門人,工作之餘,他堅持每天花一個小時學習,看看書、資料或者新聞。此外,他還抽空參加各種培訓班和論壇,積累知識和經驗。作為企業領導人,他非常支持和鼓勵員工學習,大力營造企業的學習氛圍,幫助員工加強學習和培訓。

“我們可以沒有學曆,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停止學習。學什麼呢?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向你的前輩,可以學習經驗智慧;向你的同輩,可以學習激情向上;向你的後輩,可以學習理想創新。”蔣錫培說。

正是因為持續的學習,蔣錫培個人品牌不斷發展提升,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和CCTV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不斷提升,受到外界的關注。

本書的作者之一徐浩然博士是一位終身學習者,在他與朋友交流的過程中,小到企業品牌營銷和傳播,大到國際國內經濟政策,都是在一種愉快的學習交流氛圍中進行的。2004年,徐浩然也因為學習而成為公眾人物。在這一年的8月31日,南京市委市政府舉行了隆重的“學習之星”表彰大會暨南京市第三屆學習節開幕式,當時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讀博士、全國十佳“金話筒”主持人的他當選為南京市首屆“學習之星”,成為被政府表彰的最愛學習的人之一,讀了四個大學和四個不同的專業的他,其熱愛學習的精神不斷感染著身邊的人。

品牌指南

持續不斷的學習,能令個人品牌保鮮。

12月11日贏在最後一公裏

品牌感悟

個人品牌存在“最後一公裏”的現象。在建立個人品牌的10公裏長跑比賽中,很多人艱難地跑完了前麵9公裏,以為萬事大吉。糟糕的是在最後一公裏放棄出局,導致個人品牌衰退貶值,甚至毀於一旦!

品牌分析

這是一個品牌危機四伏的年代,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打造一個品牌很艱難,但是毀掉一個品牌卻很容易。

塑造個人品牌的最後一步是用心維護和危機公關。在個人品牌的非常時刻,要進行危機管理和危機公關,努力避免或減少危機產生的危害。並將危機轉化為機遇,“跑完最後一公裏”。

曾經在富豪榜上的名人Y,就是輸在個人品牌創建的最後一公裏上。某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Y曾在《胡潤2005百富榜》上排第二名,從黑馬到富豪,迅速引發媒體關注。然而,他在之後的一係列危機事件中快速消失。

Y的個人品牌創建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他個人品牌造名階段。“胡潤2005百富榜”上顯示,Y以總財富125億元排在百富榜第二名。由於陌生,這一跳升引起了民眾的好奇和關注。

此時,Y迅速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他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在各大電視、網絡、平麵媒體免費展現其個人品牌和公司品牌,將富豪榜的新聞熱點引導至其個人品牌上——價值觀、管理方法、創業傳奇,甚至包括其傳奇色彩的武術——“輕功”。

Y滔滔不絕的口才及犀利的觀點為其品牌創建增色不少。他以一種爆炸式的速度建立起了全國知名的個人品牌,然而,長跑比賽才剛剛開始。

第二個階段是個人品牌懷疑階段。由於Y的個人財富增長了逾7倍,成為財富成長最快的人,引發媒體跟進挖掘其財富來源和商業模式,此時危機隱患已經出現。

有媒體報道,湖南長沙的包工頭因為Y旗下的公司欠債不還而不得以自殺,外界更加關注Y財富到底是否有水分,個人品牌報道已經轉為質疑階段,危機隨時可能爆發。

然而麵對媒體的質疑,此時Y還在侃侃而談其人生傳奇、管理思想和創業之道理,沒有及時地通過媒體進行危機公關,說明其商業模式和經營情況。這給媒體和公眾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媒體對Y的質疑之聲再次四起。

人們很難相信,富豪榜第二位的富翁連100多萬元都拿不出來,也無法想象一個在媒體前大談社會責任的企業家竟然對小合作夥伴不聞不問。

第三個階段是個人品牌衰退階段。媒體爆出Y旗下公司欠巨債,Y由於無法馬上償還,向當地政府和銀行申請給以理解和援助。隨後司法介入,Y被南京法院限製出境。Y個人品牌如此快速地衰退令人扼腕歎息。